•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8976278 閱讀: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5:3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包括:槳葉、槳轂、旋臂、機體、旋臂軸、伸展臂、槳軸和腳架;所述槳葉設置在槳轂兩側邊,且槳葉通過嵌入方式與槳轂相連接;所述槳轂設置在槳軸上部,且槳轂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相連接;所述槳軸設置在槳轂下部,且槳軸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相連接;所述腳架設置在槳軸下側,且腳架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相連接;所述旋臂設置在機體外側,且旋臂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軸相連接;所述旋臂軸設置在伸展臂外側,且旋轉臂通過軸轂方式與旋臂軸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具有結構小巧、攜帶方便、美觀的優點,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有裝置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A portable UAV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 particular to a portab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lade, a hub, a rotating arm, an airframe, an arm shaft, an extension arm, a propeller shaft and a scaffold; the blad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hub, and the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ub by an insertion method; the hub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aft, and The propeller hub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peller shaft by the hub mode; the propeller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hub, and the propell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arm by the insertion mode; the scaffold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propeller shaft, and the scaffol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peller shaft by the hub mode; the rotary arm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body and the rotary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arm shaft by the insertion mode; The rotary arm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tension arm, and the rotat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arm shaft through the axle hub.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carrying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through structural improvement, thereby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攜式無人機
    本技術涉及無人機
    ,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無人機。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人機不再是以前僅供軍方使用的技術,開始漸漸成為人們工作休閑和兒童娛樂的工具。然而以往的無人機往往采用固定翼式,存在無人機產品結構大、攜帶不方便、不美觀等問題,如何提供一種結構小巧、攜帶方便、美觀的便攜式無人機,成為了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無人機,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產品結構大、攜帶不方便、不美觀的問題和不足。本技術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方案所達成: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包括:槳葉、槳轂、旋臂、機體、旋臂軸、伸展臂、槳軸和腳架;所述槳葉設置在槳轂兩側邊,且槳葉通過嵌入方式與槳轂相連接;所述槳轂設置在槳軸上部,且槳轂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相連接;所述槳軸設置在槳轂下部,且槳軸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相連接;所述腳架設置在槳軸下側,且腳架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相連接;所述旋臂設置在機體外側,且旋臂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軸相連接;所述旋臂軸設置在伸展臂外側,且旋轉軸通過軸轂方式與伸展臂相連接;所述伸展臂設置在機體兩側邊,且伸展臂通過螺栓與機體相連接。優選的,所述槳葉呈螺旋頁片狀結構設置,且槳葉設置有四組。優選的,所述槳轂呈半球狀結構設置,且槳轂設置有與槳葉相配合的卡槽。優選的,所述槳軸呈圓柱狀結構設置。優選的,所述旋臂截面呈弧形結構設置。優選的,所述旋臂軸呈圓柱狀結構設置。優選的,所述伸展臂為截面呈矩形塊狀連接件。優選的,所述腳架為可折疊裝置,且機體通過腳架起落支撐裝置。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技術通過槳葉呈螺旋頁片狀結構設置,能夠做到兩片槳葉折疊,做到小巧便攜。2、本技術通過旋臂截面呈弧形結構設置,有利于輕便進一步做到兩側旋臂折疊。3、本技術通過伸展臂為截面呈矩形的塊狀連接件,有利于在兩側旋臂折疊時,給旋臂留出空間,進一步保護旋臂。4、本技術通過機體下方設置的可折疊腳架,有助于機體自動起降時做為地面支撐裝置使用。5、本技術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具有結構小巧、攜帶方便、美觀的優點,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有裝置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螺旋槳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折疊狀態外觀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折疊狀態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槳葉1、槳轂2、旋臂3、機體4、旋臂軸5、伸展臂6、槳軸7、腳架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至圖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包括:槳葉1、槳轂2、旋臂3、機體4、旋臂軸5、伸展臂6、槳軸7和腳架8;槳葉1設置在槳轂2兩側邊,且槳葉1通過嵌入方式與槳轂2相連接;槳轂2設置在槳軸7上部,且槳轂2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7相連接;槳軸7設置在槳轂2下部,且槳軸7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3相連接;腳架8設置在槳軸7下側,且腳架8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相連接;旋臂3設置在機體4外側,且旋臂3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軸5相連接;旋臂軸5設置在伸展臂6外側,且旋轉軸5通過軸轂方式與伸展臂6相連接;伸展臂6設置在機體4兩側邊,且伸展臂6通過螺栓與機體4相連接。具體的,槳葉1呈螺旋頁片狀結構設置,且槳葉1設置有四組,四角設置有助于無人機的平衡具體的,槳轂2呈半球狀結構設置,且槳轂2設置有與槳葉1相配合的卡槽,槳轂2設置有配合槳軸7的連接件。具體的,槳軸7呈圓柱狀結構設置,槳軸7上方設置有配合槳轂2連接件的預留孔。具體的,旋臂3截面呈弧形結構設置,弧形狀設置有利于減輕無人機重量,更是方便旋臂的折疊。具體的,旋臂軸5呈圓柱狀結構設置,旋臂軸5與旋臂3和伸展臂6旋接方式連接。具體的,伸展臂6為截面呈矩形塊狀連接件,伸展臂6起到加長旋臂3和給旋臂3折疊預留空間的作用。具體的,腳架8為可折疊裝置,且機體4通過腳架8起落支撐裝置。具體使用方法與作用:使用無人機時,先將四個旋臂3展開,再展開八個槳葉1,再將四個腳架8撐開,放到平地上,接通電源就可以使用了,同時本無人機在起降時,通過控制器,可以做到自動回收及自動起降的功能,使用完后折疊時,先折疊腳架8,再折疊槳葉1,最后折疊旋臂3。綜上所述:該一種便攜式無人機,通過槳葉呈螺旋頁片狀結構的設置,有利于減輕無人機重量,方便折疊;通過旋臂截面呈弧形結構設置,利于減輕無人機重量,更是方便旋臂的折疊;通過伸展臂為截面呈矩形的塊狀連接件,有利于增長旋臂長度,留出旋臂折疊空間;解決了上述中存在無人機產品結構大、攜帶不方便、不美觀的問題和不足。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包括:槳葉(1)、槳轂(2)、旋臂(3)、機體(4)、旋臂軸(5)、伸展臂(6)、槳軸(7)和腳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1)設置在槳轂(2)兩側邊,且槳葉(1)通過嵌入方式與槳轂(2)相連接;所述槳轂(2)設置在槳軸(7)上部,且槳轂(2)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7)相連接;所述槳軸(7)設置在槳轂(2)下部,且槳軸(7)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3)相連接;所述腳架(8)設置在槳軸(7)下側,且腳架(8)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7)相連接;所述旋臂(3)設置在機體(4)外側,且旋臂(3)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軸(5)相連接;所述旋臂軸(5)設置在伸展臂(6)外側,且旋臂軸(5)通過軸轂方式與伸展臂(6)相連接;所述伸展臂(6)設置在機體(4)兩側邊,且伸展臂(6)通過螺栓與機體(4)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無人機,包括:槳葉(1)、槳轂(2)、旋臂(3)、機體(4)、旋臂軸(5)、伸展臂(6)、槳軸(7)和腳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1)設置在槳轂(2)兩側邊,且槳葉(1)通過嵌入方式與槳轂(2)相連接;所述槳轂(2)設置在槳軸(7)上部,且槳轂(2)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7)相連接;所述槳軸(7)設置在槳轂(2)下部,且槳軸(7)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3)相連接;所述腳架(8)設置在槳軸(7)下側,且腳架(8)通過軸轂方式與槳軸(7)相連接;所述旋臂(3)設置在機體(4)外側,且旋臂(3)通過嵌入方式與旋臂軸(5)相連接;所述旋臂軸(5)設置在伸展臂(6)外側,且旋臂軸(5)通過軸轂方式與伸展臂(6)相連接;所述伸展臂(6)設置在機體(4)兩側邊,且伸展臂(6)通過螺栓與機體(4)相連接。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文朗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市組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