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在設計的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綁扎混凝土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和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設置限位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支設內側模板,然后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澆筑。本發明專利技術以基坑垂直支護立面為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外側模板,所以,無論相鄰的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小到任何程度,都可以進行新的建筑物的外墻的施工,照樣有兩側模板,照樣進行混凝土外墻的施工,并確保外墻的質量,同時做到施工方便、有效保證模板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主要適用于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建筑技術。
技術介紹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土地資源愈來愈緊張,城市內高樓林立,在建房屋建筑一般都將地下人防設施建設為車庫,這樣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充分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使用效率,做到了平戰結合。通常深基坑正常采用灌注樁護壁,可減少放坡坡度甚至不放坡,確保基坑四周建筑物的安全。但是,城市內建筑物相鄰之間的距離較近而無法進行雙面支模,因此,就目前的建筑施工方法,對于深基坑的外墻則無法正常施工。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外墻與深基坑垂直護壁之間間隙較小,不能正常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外兩側模板支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是:在設計的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綁扎混凝土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和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設置限位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支設內側模板,然后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澆筑。本專利技術以基坑垂直支護立面(即基坑護壁)為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外側模板,所以,無論相鄰的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小到任何程度,都可以進行新的建筑物的外墻的施工,照樣有兩側模板,照樣進行混凝土外墻的施工,并確保外墻的質量,同時做到施工方便、有效保證模板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因基坑垂直支護立面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存在較大偏差,導致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模板立面垂直度及斷面尺寸難以控制。本專利技術采用限位鋼筋,各個點處的限位鋼筋的長度可根據內側模板與基坑護壁之間的實際寬度自由調節,內側模板安裝時可直接與限位鋼筋頂緊,確保內側模板立面垂直度、斷面尺寸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經工程應用證明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施工操作簡便,不影響施工進度,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也利于后期回收再利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所述內側模板由相互固定的膠合板與鋼板組成,所述鋼板朝向基坑垂直支護立面。通常膠合板規格尺寸較小,一般尺寸為長×寬×厚:1830mm×915mm×18mm,單塊規格較小。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模板在一般情況下至少配置兩個大流水段的模板用量,便于在各施工段內流水施工,周轉使用。因此,先將膠合板與鋼板加工制作,形成整拼整拆的單體模板,有機的將單體模板組合成一定長度的整體模板,用于內側模板的支設。鋼板朝向基坑垂直支護立面,鋼板與混凝土接觸,確保混凝土外墻成型美觀、光滑,其背面的膠合板便于與背楞木方用釘固定。在背對鋼板的膠合板外側設置背楞。背楞作為地下室混凝土外墻模板的水平及豎向受力構件,用于抵抗混凝土澆筑時因混凝土自重及振動荷載沿膠合板垂直方向產生的水平張力導致的模板變形,確保膠合板在垂直方向的平整度。為便于模板就位固定,防止傾覆,本專利技術還在所述內側模板設置防傾支架。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支模施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圖1進行說明。一、準備工作:1、澆筑地下室底板。在澆筑地下室底板1時預埋支撐環2、抗浮環3,按不大于500mm的縱向間距要求設置M14的抗浮環3,支撐環2則按不大于500mm的縱向間距從距設計的混凝土外墻2500mm處向混凝土外墻A內側設置支撐環2。在上翻的混凝土外墻止水帶處預埋M14連接螺桿,并在止水帶位置貼30寬5厚自粘條,以便支承模板及便于模板下端的固定。2、在地下室底板1上準確彈出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的位置控制線。3、模板制作。3.1模板采用組合模板體系,分為若干組單體模板,單體尺寸為2500mm×3660mm。每組單體模板由厚度為18mm的膠合板4和3mm的鋼板5相互固定組成:鋼板預先按500mm間距梅花式布置點位,鋼板的四邊按不大于400mm的要求布眼,后用手槍鉆打孔徑為4mm的眼,用成品螺絲完成鋼板與膠合板的連接。3.2鋼板5與膠合板4連接前,先在朝向鋼板5的膠合板4表面按單體模板制作圖,并畫出連接螺桿的位置,用方鑿挖出長、寬、高為40mm×40mm×4mm的凹槽,再在各個凹槽的中心位置開出φ14mm的通孔,將連接螺桿6穿過通孔。以上連接螺桿6采用M14圓鋼制作,一端絲扣,絲扣長度100mm,另一端與長40mm、寬40mm、厚4mm的小鋼板7焊接。連接螺桿6穿過通孔后,小鋼板7正好限位于相應的凹槽內。4、背楞的制作。背楞主要由垂直方向的50mm×100mm木方9和水平方向的φ48×3.5mm鋼管9組成網格形,在木方8之間穿插放置10號槽鋼。5、限位鋼筋制作。限位鋼筋11采用Ф12螺紋鋼分為2段制作,第一段長度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設計寬度;第二段長度120mm,用來調節混凝土外墻的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B之間的間隙。由于混凝土外墻的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B的距離不均勻,所以要根據各個點位測出的距離制作不同長度的限位鋼筋。6、防傾支架制作。采用鋼管制作三角形防傾支架。二、混凝土外墻支模施工:1、綁扎混凝土外墻的鋼筋。在設計的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綁扎混凝土外墻的鋼筋。2、模板初步預拼裝。先在膠合板4上按確定的背楞中木方8間距彈線,用鋼釘將膠合板4與木方8連接,完成模板的預拼。3、背楞的安裝。木方8和10號槽鋼貼合膠合板4布置,鋼管9布置在木方8的外側,通過山型卡錨固件10及連接螺桿6將背楞與模板連接固定。一組單體模板通常設置兩根10號槽鋼,兩根10號槽鋼沿垂直方向等距離均勻布置。4、限位鋼筋安裝。將兩塊單體模板移至待安裝施工段的兩端,將兩端的模板先行安裝并較正垂直,此時可在模板內側安裝垂直鋼絲,上下端與模板固定,此后可在兩模板間拉通線,以此確定限位鋼筋的外端位置。限位鋼筋按不大于500mm的縱橫間距設置。通過限位鋼筋調節、控制混凝土外墻的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的間隙。5、模板及防傾支架安裝。單體模板就位后,先利用三角形可調支架12將模板較正至垂直狀態,其后緊固模板的下端,然后按順序安裝單體模板組成混凝土外墻內側整體模板。模板安裝固定后,將背楞中最下方的四排水平鋼管9用?14鋼絲繩相連,然后再與抗浮環3連接固定。三角形可調支架12一端與背楞中的10號槽鋼焊接,另一端與地下室底板1連接,從而完成模板的安裝。在背楞的外側采用斜鋼管14搭設鋼管斜支撐,斜鋼管14傾斜角度不得大于60o。斜鋼管14頂部應抵在背楞中水平布置的鋼管9的下側,用可調拖頂緊;斜鋼管14底部與預埋支撐環2用可調拖頂緊。還可在斜鋼管14之間設置傾斜的抗浮鋼管13,抗浮鋼管13的下端可與抗浮環3連接。本專利技術由三角形可調支架12、抗浮鋼管13和斜鋼管14共同構成防傾支架。三、澆筑混凝土。在模板和基坑垂直支護立面B之間澆筑混凝土。四、待形成的混凝土墻A成形固化后拆除鋼管斜支撐、防傾支架和模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設計的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綁扎混凝土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和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設置限位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支設內側模板,然后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澆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設計的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與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綁扎混凝土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和基坑垂直支護立面之間設置限位鋼筋,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內側支設內側模板,然后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外墻的澆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深基坑地下室混凝土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俊,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揚州建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