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its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heat pump technology, which integrates 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vehicle interior environment, 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power batteries, and the heat recovery management of driving motors, so that the cooling effect of vehicle interior environment, driving motors and power batteries at high temperature in summ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electric heating energy in winter. The amount of consumption is small, which improves the mileage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winter. Moreover, the utility model needs fewer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the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mponents in the system is simple.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troller are low, 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is high. Moreover,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suitable for manual control without the controller control syste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及其熱管理系統
本技術屬于電動汽車熱管理
,具體涉及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及其熱管理系統。
技術介紹
電動汽車依靠電能驅動車輛,具有零排放、無污染、使用費用低等優點,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主要途徑,也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目前電動汽車普遍采用PTC加熱器供暖,此種供暖方式效率低、能耗高,嚴重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傳統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散熱多以風冷和水冷為主,夏季環境溫度過高時,風冷和水冷不能完全滿足動力電池的散熱需求,導致了動力電池工作效率下降。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時,動力電池輸出性能變差,而且低溫充電有內部短路的安全隱患。目前電動汽車普遍采用電加熱對動力電池進行加熱,保證動力電池的正常工作,此種加熱方式效率低,能耗高,極大的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驅動電機在滿負荷工作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熱,目前傳統的驅動電機熱管理只能對驅動電機進行冷卻,卻不能將驅動電機運行產生的熱耗進行有效的利用,且大多電動汽車制冷、制熱、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的熱管理相對孤立分散,不能統一高效進行車載能量的管理。現有技術中,公告號為CN203721847U的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基于電動汽車熱泵空調系統的電池組熱管理系統”,實現了電池組高溫需要散熱、低溫需要加熱的需求,但熱管理系統功能單一,僅對電池組進行熱管理,不能實現電動汽車的綜合熱管理。公告號為CN105216584B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閃蒸過冷補氣的電動汽車廢熱回收熱泵式綜合管理系統”,該系統回收了電動汽車以及動力電池系統的廢熱,實現閃蒸過冷補氣的自動控制,但該系統需要的零部件過多,導致系統的連接關系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熱泵空調回路、動力電池換熱支路和驅動電機換熱支路;其中,熱泵空調回路設有壓縮機(7),壓縮機(7)連接四通閥(27)的第一接口(271),四通閥(27)的第二接口(272)分別連接車室內換熱器(10)和第四閥門(24),車室內換熱器(10)通過第二閥門(9)連接膨脹閥(6),四通閥(27)的第四接口(274)通過氣液分離器(4)連接所述壓縮機(7)入口,四通閥(27)的第三接口(273)通過車室外換熱器(2)和第一閥門(3)連接所述膨脹閥(6);熱泵空調回路設有第一換熱器(11),第一換熱器(11)的第一組接口通過第四閥門(24)連接到車室內換熱器(10)和第二閥門(9)構成的支路兩端;動力電池換熱支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七閥門(23)、第一水箱(22)、第一電子水泵(21),動力電池換熱支路用于連接動力電池(12)的換熱機構,所述第一換熱器(11)的第二組接口與動力電池換熱支路、連接動力電池(12)的換熱機構形成回路;驅動電機換熱支路設有第二換熱器(14)、第三閥門(13)、第八閥門(19)、第二水箱(18)、第二電子水泵(17)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熱泵空調回路、動力電池換熱支路和驅動電機換熱支路;其中,熱泵空調回路設有壓縮機(7),壓縮機(7)連接四通閥(27)的第一接口(271),四通閥(27)的第二接口(272)分別連接車室內換熱器(10)和第四閥門(24),車室內換熱器(10)通過第二閥門(9)連接膨脹閥(6),四通閥(27)的第四接口(274)通過氣液分離器(4)連接所述壓縮機(7)入口,四通閥(27)的第三接口(273)通過車室外換熱器(2)和第一閥門(3)連接所述膨脹閥(6);熱泵空調回路設有第一換熱器(11),第一換熱器(11)的第一組接口通過第四閥門(24)連接到車室內換熱器(10)和第二閥門(9)構成的支路兩端;動力電池換熱支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七閥門(23)、第一水箱(22)、第一電子水泵(21),動力電池換熱支路用于連接動力電池(12)的換熱機構,所述第一換熱器(11)的第二組接口與動力電池換熱支路、連接動力電池(12)的換熱機構形成回路;驅動電機換熱支路設有第二換熱器(14)、第三閥門(13)、第八閥門(19)、第二水箱(18)、第二電子水泵(17),其中,第二換熱器(14)的第二組接口、第八閥門(19)、第二水箱(18)、第二電子水泵(17)依次連接形成的支路用于與驅動電機(15)的換熱機構連接形成回路,第二換熱器(14)的第一組接口中的一個接口連接四通閥(27)的第三接口(273),第二換熱器(14)的第一組接口中的另一個接口通過第三閥門(13)連接所述膨脹閥(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還包括連接第二換熱器(14)的第二組接口的第一散熱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八閥門(19)為三通閥,第一散熱器通過第八閥門(19)連接第二換熱器(14)的第二組接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熱器和第八閥門(19)之間設有第六閥門(26)。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還包括連接第一換熱器(11)的第二組接口的第二散熱器。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器連接第一換熱器(11)的第二組接口。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七閥門(23)為三通閥,第一散熱器或第二散熱器通過第七閥門(23)連接第一換熱器(11)的第二組接口。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熱器與第七閥門(23)之間設有第五閥門(25),或者,第二散熱器與第七閥門(23)之間設有第五閥門(25)。9.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換熱器(11)和第二換熱器(14)均為板式換熱器。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濾器(8),過濾器(8)設置在壓縮機(7)和四通閥(27)之間。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控制模塊(20),第一控制模塊(20)包括用于檢測動力電池(12)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的第一控制器。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控制模塊(16),第二控制模塊(16)包括用于檢測驅動電機(15)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和連接第二溫度傳感器的第二控制器。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熱泵技術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二換熱器(14)的第一組接口中的一個接口還連接室外換熱器(2),第二換熱器(14)的第一組接口中的另一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楚金甫,劉向陽,程勛,常樂,汪世偉,王勇,呂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