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面極為平整且周側設置有突出鋼筋的樓板單元、供樓板單元支撐組裝且設置于建筑物柱體上的支撐材以及置于支撐材上,用以調整各樓板單元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并于各樓板單元間設置有結合用的鋼筋及混凝土。(*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尤其是指一種施工方便,施工面平整的格子樓板。
技術介紹
一般的格子樓板多使用于如晶片廠的地板,其之所以設置為格子乃是由于有抗微震及無塵室空氣流通的需求,因此便有其特殊的形狀。傳統(tǒng)格子樓板的施工法多半是在現場直接施作,然而,由于此種格子樓板的施工法乃是利用現場灌漿制成,地面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基準,故需再采用高流動性的自平型砂漿二次施工,而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因其深梁的結構形狀,使得組模及鋼筋綁扎作業(yè)皆具有相當的困難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此不但造成后續(xù)工程時間的延誤,且現場作業(yè)品質難以控制,完成的樓板面的水平基準也不十分理想,需要進行后續(xù)的修補動作,如此更加造成施工的不便且拖延工程時間,因此亟待改良。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縮短工時,施工方便且可確保樓板結構施作品質及板面平整度的格子樓板,本創(chuàng)作人經過不斷試驗及努力,終于開發(fā)出本技術。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乃采取以下的技術手段予以達成,其中本技術包括有一面極為平整且周側設置有突出鋼筋的樓板單元、供樓板單元支撐組裝且設置于建筑物柱體上的支撐材以及置于支撐材上,用以調整各樓板單元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并于各樓板單元間設置有結合用的鋼筋及混凝土。借由上述的結構配置,僅要以樓板單元的平整面朝上的方式將樓板單元置放于支撐材上,再利用高程調整裝置調整各樓板單元的相對高程,使得各樓板單元的頂面可位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再于各樓板單元間置放鋼筋并灌注混凝土,即可大幅減少施工時間,且確實可以確保各樓板的水平平整度,達到節(jié)省工時,且施工面平整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于組裝時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利用高程調整裝置調整樓板單元相對高程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于組裝時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利用高程調整裝置調整樓板單元相對高程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的另一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請參看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建筑物的格子樓板的第一實施例包括有一面極為平整且周側設置有突出鋼筋的樓板單元10、供樓板單元10支撐組裝且設置于建筑物柱體20上的支撐材21以及置于支撐材21上,用以調整各樓板單元10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30。其中該樓板單元10乃是經由預鑄的方式加以制造,其制造方式是在一底面極為平整的模具中,依需求倒置鋼筋籠并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干硬后,再將與模具的平整底面接觸的一面加以反轉作為樓板單元10的頂面使用,由于模具底面極為平整,因此灌漿反轉后用作頂面的樓板單元10的頂面亦極為平整,為最適合用來制作格子樓板的基材。請參看圖2及圖3所示,若樓板單元10置于柱體20的支撐材21上已經可達到水平面均一的程度,則便不需要利用高程調整裝置30,否則便需要利用高程調整裝置30調整各樓板單元10的水平高程,以使得各樓板單元10的頂面可達到均一的水平面。本技術在組裝施工時,僅要將預鑄好的樓板單元10角落置放在支撐材20的角落上,并調整好各樓板單元10的位置及水平高程后,便可在各樓板單元10間的空隙處封板、設置鋼筋并灌漿以制作建筑物的梁體,并借由灌漿以將各樓板單元10結合成一體。由于本技術已將樓板單元10加以預鑄,再送至施工現場加以組裝,只需于各樓板單元間再施工即可,因此在整個樓板施工時,不需耗費等待大量混凝土干硬的時間,因此可以大幅縮減樓板的施作時間,且由于各樓板單元10的頂面極為平整,因此施工后不需要有后續(xù)修補的動作。再請參看圖4至6所示,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類似,其不同之處在于第二實施例另包括有已施作于建筑物柱體20四周的梁體40,且該梁體40于兩側底部向外側延伸有置放部41,而樓板單元10相對于梁體40置放部41的位置形成有可與置放部41結合的結合凹部11。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施工方式同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同樣是將樓板單元10置放在梁體40之上,并使得結合凹部11與置放部41結合,而后便可進行灌漿以將各樓板單元10結合成一體。請參看圖5及圖6所示,倘若各樓板單元10的水平高程不均一時,則將高程調整裝置30設置在梁體40的置放部41上,借由高程調整裝置30將各樓板單元10的水平高程加以調整即可。再請參看圖7及圖8所示,本技術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于施作時,可以不同的組合方式將樓板單元10加以組裝,其均可達到縮短工時,且達到樓板平整化的目的。其中如建筑物的柱體間距過大,需依需求將格子樓板切割為數片制作,再利用設置于梁體及格子板的公、母接頭予以結合,而該公接頭乃是具有置放部及突出的ㄈ型鋼筋,母接頭乃是格子板接合處具有突出的鋼筋。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面極為平整且周側設置有突出鋼筋的樓板單元、供樓板單元支撐組裝且設置于建筑物柱體上的支撐材以及置于支撐材上,用以調整各樓板單元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并于各樓板單元間設置有結合用的鋼筋及混凝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于建筑物柱體四周設有梁體,梁體于兩側底部向外側延伸有置放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樓板單元相對于梁體置放部的位置形成有可與置放部結合的結合凹部。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其為在一底面極為平整的模具內所成型的樓板單元,其底面再加以反轉以成為樓板單元的頂面。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樓板單元相對于梁體置放部的結合位置上置有調整樓板單元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如建筑物的柱體間距過大,需依需求將格子樓板切割為數片制作,再利用設置于梁體及格子板的公、母接頭予以結合。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其特征在于公接頭乃是具有置放部及突出的ㄈ型鋼筋,母接頭乃是格子板接合處具有突出的鋼筋。專利摘要本技術是關于一種建筑物的格子樓板,尤其是指一種施工方便,施工面平整的格子樓板。其包括有一面極為平整的樓板單元、供樓板單元支撐組裝且設置于建筑物柱體上的支撐材以及置于支撐材上,用以調整各樓板單元高程的高程調整裝置,如此,只要以樓板單元的平整面朝上的方式將樓板單元置放于支撐材上,再利用高程調整裝置調整各樓板單元的相對高程,使得各樓板單元的頂面可位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再于各樓板單元間置放鋼筋,灌注混凝土,即可大幅減少等待混凝土硬化的時間,且確實可以確保各樓板的水平基準,達到節(jié)省工時,且施工面平整的效果。文檔編號E04B5/02GK2654738SQ03260890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8月11日專利技術者尹衍樑 申請人:潤弘精密工程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尹衍樑,
申請(專利權)人:潤弘精密工程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