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滲水地磚,其中的干基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石子或砂粒80-90,膠結劑:水泥10-20,所述的骨料為Φ10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混合物,其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0%-75%,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不超過骨料總量的25%,將所述干基料混合,加水充分潤透并攪拌均勻,成型并養護即可,解決了現有地磚不滲水或滲水性差問題,滲水系數可達1.0-3.0mm/s,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靈活、滲水效果好、物理機械強度高和使用范圍廣等優點,廣泛適用于負載40T以下車輛道路、普通人行道、廣場、易積水和人員密集等各種地面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滲水地磚,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高滲透水性能的并廣泛用于道路、廣場或其它人員聚集或不能積水場所的混凝土滲水地磚。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我國道路、廣場或其它人員聚集場所普遍采用的地磚只著眼于混凝土的強度和外觀尺寸、形狀、色彩等方面,地磚本身的吸水率較低,滲水性很差,故而造成大量雨水積聚或被強行排除,一方面使人們戶外活動及行駛不便,再則增加了城市排洪系統的壓力,也減少了地下水的來源,極不利于周邊植被生長,不利于自然生態平衡,同時也增加了城市綠化管理的人力和物力負擔。因此,需要具有高滲透水性能的地磚來代替現有的地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滲透水性能,同時具有良好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耐磨度,從而大幅度地接收天然雨水,并直接通透到磚下地基土層中,盡量避免地面積水,減輕排洪壓力,保持地下水位的相對穩定,促進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并可廣泛用于道路、廣場或其它人員聚集或不能積水場所的混凝土滲水地磚。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制造一種混凝土滲水地磚,含有石子、砂粒和水泥,該滲水地磚的干基成份及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石子和砂粒80-90,膠結劑水泥10-20,所述的骨料為Φ10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混合物,其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0%-75%,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不超過骨料總量的25%,將所述干基料混合,加水充分潤透并攪拌均勻,成型并養護,得滲水地磚產品。在實施本專利技術的過程中,骨料的粒度配比以及和膠結劑水泥的配比是至關重要的,它們決定了磚體的密實度,而密實度又是影響磚體強度和滲水率(或者說吸水率)的重要因素,以下將現有地磚的原料及參數列于表一加以說明表一300×150×60混凝土地磚材料級配組合及技術參數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混凝土密實度成正方向地影響其強度,反方向地影響其吸水率,也就是說,密實度越低則強度也越低,但吸水率則更高。吸水與滲水是兩個相互類同又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同樣都因混凝土中的孔隙存在所致,孔隙越多吸水率越高,以致透水。因此,在不同材質條件下,增加骨料間的孔隙是提高混凝土地磚吸水,以致透水性的基本途徑。表一的材料級配組合中,骨料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14.5%,骨料Φ0.6-10mm石子和砂粒僅占55%,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卻占了45%,其中,骨料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偏少,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含量偏高,各種強度等級地磚的吸水率3.25%-6.97%,幾乎不滲水。實施中,必須將骨料的粒度和包括膠結劑水泥在內的二者配比控制在所述的范圍內,才能獲得滲水率及各類物理機械強度均優的地磚,滲水系數可達1-3mm/s。本專利技術所用的水泥就是普通的水泥,如GB普硅525、425水泥,均可達到工藝要求。本專利技術較好的技術方案可以是骨料中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10%-20%。骨料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限定為骨料總量的20%-75%,鑒于干基中的粗粒料含量愈高雖其滲水率提高,但其抗折強度會下降,且磚面粗糙并難以成型,在前述骨料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限定范圍內,將骨料中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限定為骨料總量的10%-20%,可以兼顧各種技術指標且得到滲水系數、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耐磨長度均符合要求且滲水率高的綜合性能均優的滲水地磚。本專利技術較好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干基中可加有所需顏色的顏料,獲得所需顏色的地磚,適應不同場合、不同用途和不同人的需求。所加的顏料可以是拜耳或海明斯氧化鐵顏料,如RB2400(紅)、YB3100(黃)、BK5500(黑)等,其加入量可按需要顏色的深淺而定,一般為幾個PPM,由于加入量小,不會對強度構成影響。本專利技術較好的技術方案也可以是成型過程可采用靜壓成型,使用液壓成型機時的壓力為1000-2500KN/cm2,使用手動壓力機時的壓力為600-1500KN/cm2。此壓力可使地磚各原料結合的緊密度適中,獲得密實度和強度均符合要求的產品。本專利技術較好的技術方案又可以是成型過程可采用震壓成型,震壓成型機的頻率為1400-3000轉/分,振幅為0.5-2.0mm,震動時間2-4秒,工作壓力為18-22/cm2。同樣道理,這種操作條件可使地磚各原料結合的緊密度適中,獲得密實度和強度均符合要求的產品。必須指出的是采用震壓成型較采用靜壓成型所制造出的地磚的強度要略高,故可根據干基的配方適當考慮采用什么成型方法。本專利技術較好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成型后的養護過程可在窯中于30-45℃養護24小時并在室溫下自然養護至少7天,或于室溫下自然養護至少14天。該過程主要是使膠結劑水泥充分水化,提高水泥與骨料的結合強度,以提高地磚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耐磨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1、工藝簡單、操作方便靈活在現有基礎上改變地磚材料級配組合并采用相應的成型方法,即可獲得質量優異的混凝土滲水地磚;2、滲水效果好且物理機械強度高表二所示的兩組試驗數據說明了本地磚的滲水系數可達2.0-2.5mm/s。表二200×100×60混凝土滲水地磚材料級配組合及技術參數表 3、應用范圍廣由于本專利技術的地磚具有較好的強度抗壓強度30-40MPa,抗折強度3.5-5.0MPa,耐磨長度26-30mm,滲水系數可達1.0-3.0mm/s,完全滿足負載40T以下車輛道路、普通人行道和廣場使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實施例1取干基成份及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石子和砂粒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2%,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3%,骨料為干基總重的90%,水泥為干基總重的10%,將干基料混合,加入總量3PPM的RB2400氧化鐵顏料,加水充分潤透并攪拌均勻,制作200×100×80的紅色滲水地磚,成型過程采用靜壓成型,使用液壓成型機時的壓力為2500KN/cm2,成型后于室溫下自然養護至少14天。經檢測地磚的抗壓強度31MPa,抗折強度4.2MPa,耐磨長度29.2mm,滲水系數達1.2mm/s 實施例2取干基成份及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石子和砂粒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73%,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10%,骨料為干基總重的90%,水泥為干基總重的10%,將干基料混合,加入總量1PPM的BK5500氧化鐵顏料,加水充分潤透并攪拌均勻,制作300×150×60的黑色滲水地磚,成型過程采用靜壓成型,使用手動壓力機時的壓力為1000KN/cm2,成型后于室溫下自然養護至少14天。經檢測地磚的抗壓強度34MPa,抗折強度4.7MPa,耐磨長度28.5mm,滲水系數達3.0mm/s。實施例3取干基成份及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石子和砂粒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40%,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5%,骨料為干基總重的8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滲水地磚,含有石子、砂粒和水泥,其特征在于:滲水地磚的干基成份及重量百分含量為: 骨料:石子或砂粒 80-90 膠結劑:水泥 10-20 所述的骨料為Φ10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混合物,其中,Φ2.5-10mm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骨料總量的20%-75%,Φ0.6mm以下的石子和砂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不超過骨料總量的25%,將所述干基料混合,加水充分潤透并攪拌均勻,成型并養護,得滲水地磚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文建初,張太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珠江均安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