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種植路牙,可設置于路面的邊緣,并用于種植植物。種植路牙包括呈長條形的主體。主體為生態混凝土結構,包括種植面及與種植面相對的底面。種植面形成有凹槽,植物可種植于凹槽內。底面與凹槽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收容槽,收容槽用于放置土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種植路牙具有較佳的利用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植路牙
本技術涉及道路建筑、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特別是涉及一種種植路牙。
技術介紹
路牙是指用石材鑿打或混凝土預制成長條形的砌塊或磚。一般鋪在道路的邊緣,起保護路面的作用。但現有的戶外基建領域,路牙的表面一般為裸露的,這樣的路牙表現形式簡單枯燥,利用率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的利用率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較佳利用率的種植路牙。一種種植路牙,可設置于路面的邊緣,并用于種植植物,所述種植路牙包括:呈長條形的主體,為生態混凝土結構,所述主體包括種植面及與所述種植面相對的底面,所述種植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植物可種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底面與所述凹槽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放置土壤。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設置于所述主體內,并沿所述主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筋包括多個主筋及多個單肢箍,所述多個主筋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多個單肢箍的兩端分別與任意兩個所述主筋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筋為3根,所述單肢箍為6根,且任意三根所述單肢箍平行且間隔設置于任意兩根相鄰的所述主筋之間。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筋的外徑為8mm,所述單肢箍的直徑為3mm。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呈預設顏色的分界層,所述分界層包覆于所述主體的表面。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界層為生態混凝土砌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斜面,所述主體還包括側面,所述側面沿所述底面的周向設置,所述側面的一側邊緣與所述底面的一側邊緣連接,另一側邊緣通過所述斜面與所述種植面的一側邊緣連接,所述斜面沿朝向所述種植面的軸線方向傾斜。上述種植路牙,設置于路面的邊緣。主體由生態混凝土澆注形成,主體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植物可種植于凹槽內。進一步的,與種植面相對的底面還開設有收容槽,收容槽內可放置土壤。土壤的放置,便于植物的根部穿過生態混凝土,汲取土壤中的養分,利于植物的生長。因此,上述種植路牙具有較佳的利用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種植路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種植路牙的水平剖面圖;圖3為圖1所示加強筋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請參閱圖1,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的種植路牙100包括主體110。主體110呈長條形。長條形的主體110為種植路牙100的常見結構,制作簡單,生產成本低。并且,長條形的主體110設置于路面的邊緣,可以對路面及其它的環境組成部分起到良好的橫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主體110的形狀也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主體110為生態混凝土結構,且一般設置于路面的邊緣。生態混凝土結構的主體110能夠為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因此可以用于種植植物。進一步的,生態混凝土還具有透水及除塵的功效,使得種植路牙110在遇到雨水天氣時,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分,緩解路面的積水困境。請一并參閱圖2,主體110包括種植面112及與種植面112相對的底面114。種植面112形成有凹槽1122,植物可種植于凹槽1122內。凹槽1122的設置,能夠防止植物在惡劣的天氣被風吹散,被雨水沖走。底面114與凹槽1122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收容槽1142,收容槽1142用于放置土壤。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底面114是指與路面接觸的主體110表面。由于重力因素,植物的根部是向下生長的,而土壤能夠提供更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當植物的根部延伸至土壤中時,一方面,土壤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營養成分,另一方面,植物的根部緊緊抓住土壤,能夠防止水土流失。請一并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種植路牙100還包括加強筋120,加強筋120設置于主體110內,并沿主體110的長度方向延伸。加強筋120的設置,便于提升種植路牙100的抗沖擊強度。使得種植路牙100在被行駛于路面的車輛或者行人撞擊時,仍能保持良好的機械性能。在種植路牙100中,最易被撞擊的表面為朝向路面的側面。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加強筋120僅設置于主體110朝向路面的側面的內側,便于降低種植路牙100的生產成本,且能滿足種植路牙100抗沖擊的需求。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加強筋120也可以根據設計需求設置于主體110的其它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加強筋120包括多個主筋122及多個單肢箍124,多個主筋122平行且間隔設置,多個單肢箍124的兩端分別與任意兩個主筋122連接。主筋122在加強筋120中為主要的受力筋,能夠承受較強的拉力及剪切力,用于增強主體110的抗沖擊性能。單肢箍124主要起連接多個主筋122的作用。進一步的,在本實施例中,主筋122為3根,單肢箍124為6根,且任意三根單肢箍124平行且間隔設置于任意兩根相鄰的主筋122之間。如此,主筋122與單肢箍124構成加強框架并設置于主體110內部。單肢箍124平行且間隔設置于任意兩根相鄰的主筋122之間,能夠牢固的將3根主筋122連接。更進一步的,主筋122的外徑為8mm,單肢箍124的直徑為3mm。一般而言,主筋122與單肢箍124均為標準件。外徑8mm的主筋122及直徑為3mm的單肢箍124均為鋼筋中的常見結構,取材方便,易于生產。在本實施例中,種植路牙100還包括呈預設顏色的分界層130,分界層130包覆于主體110的表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預設顏色是指與路面反差大的顏色。分界層130與主體110設置反差大的顏色,可對路面及路肩進行分界提醒,便于車輛或行人在行駛過程中因視覺盲區而撞擊到種植路牙100。并且,分界層130包覆于主體110的表面,對主體110還具有保護作用,能夠減緩主體110受到的沖擊。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分界層130的顏色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與路面一致的顏色,便于提升基建設施的整體協調性。還可以根據種植的植物設置成于植物相互映襯的顏色,提升環境的美觀性。進一步的,在本實施例中,分界層130為生態混凝土砌塊。生態混凝土砌塊制成的分界層130,同樣與主體110具有透水及防塵功能,便于綠化環境。在本實施例中,種植路牙100還包括斜面116,主體110還包括側面,側面沿底面114的周向設置,側面的一側邊緣與底面114的一側邊緣連接,另一側邊緣通過斜面116與種植面112的一側邊緣連接,斜面116沿朝向種植面112的軸線方向傾斜。具體的,當主體110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種植路牙,可設置于路面的邊緣,并用于種植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路牙包括:呈長條形的主體,為生態混凝土結構,所述主體包括種植面及與所述種植面相對的底面,所述種植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植物可種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底面與所述凹槽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放置土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種植路牙,可設置于路面的邊緣,并用于種植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路牙包括:呈長條形的主體,為生態混凝土結構,所述主體包括種植面及與所述種植面相對的底面,所述種植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植物可種植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底面與所述凹槽相對的位置開設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放置土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路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設置于所述主體內,并沿所述主體的長度方向延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種植路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包括多個主筋及多個單肢箍,所述多個主筋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多個單肢箍的兩端分別與任意兩個所述主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種植路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瑩,張榮輝,謝鳳舞,盧逵,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