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及其墻體結構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保溫結構墻體以及制作和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在建筑中,外圍護結構的熱損耗較大,外圍護結構中墻體又占了很大份額。因此,建筑墻體改革與墻體節能技術的發展是建筑節能技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發展外墻保溫技術及節能材料則是建筑節能的主要實現方式。近年來,隨著我國住宅建設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以及節能標準的不斷提高,引進開發了許多新型的節能技術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廣使用。其中應用于外墻保溫的各種泡沫塑料保溫材料,如EPS板、XPS板材及發泡聚氨酯板材等因素其綜合性能優異而令人矚目。目前外墻存在的問題:1、目前工廠的外墻采用槽鋼作為梁、柱,然后在梁柱之間鋪設彩鋼保溫板構成外墻,彩鋼保溫板由兩層彩鋼瓦加一層保溫泡沫板制作。但是其梁柱的位置仍直接與外界接觸,造成該處熱量傳導不被阻斷,導致外界熱量很容易進入室內,而室內熱量很容易就散發到室外,導致廠房保溫效果很差,并且由于彩鋼保溫板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縫隙,也加劇了熱能的流動。并且其壽命短,無法進行墻面的施工操作,無法承受一定牽拉力,不能滿足作為墻體應有的強度。墻板長期使用后存在破損的問題,失去保溫和防火的功能。2、傳統的外墻采用外墻砌筑、條板,不帶保溫層,也沒有裝飾層,需要外粘保溫層,繪制裝飾層,不僅程序多,工序多,費工費時,并且外粘式的容易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及其墻體結構,制作快速且簡單,可以作為保溫效果良好的非承重保溫外墻。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包括保溫板、無機輕質填充塊層、網片 ...
【技術保護點】
1.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溫板、無機輕質填充塊層、網片結構和連接桿,保溫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保溫板凹槽,保溫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機輕質填充塊和模殼,保溫板凹槽在保溫板側面上沿橫向和縱向交叉設置并將保溫板的側面分成若干個獨立的單元;無機輕質填充塊層包括若干個無機輕質填充塊,無機輕質填充塊分別粘接在各個單元上,相鄰的無機輕質填充塊之間設有填充塊間隙,保溫板凹槽寬度大于填充塊間隙的寬度;網片結構包括第一網片和第二網片,保溫板凹槽內放置第一網片,第一網片包括若干根筋,第一網片的若干根筋為橫筋和縱筋,橫筋和縱筋放在相應的保溫板凹槽內;在每個無機輕質填充塊層的靠外一側均設置第二網片,第二網片上連接有朝向保溫板的腹絲;在保溫板凹槽內、填充塊間隙內以及無機輕質填充塊的外側均澆注高強度混凝土形成模殼,模殼包括位于無機輕質填充塊靠外一側的面層和位于保溫板凹槽內、填充塊間隙內的肋條,第二網片位于面層內;所述連接桿的兩端與網片結構固定連接,保溫板上設有供連接桿穿過的連接桿孔,連接桿孔內澆注有混凝土,連接桿由混凝土包裹;無機輕質填充塊為A級輕質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1.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溫板、無機輕質填充塊層、網片結構和連接桿,保溫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保溫板凹槽,保溫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機輕質填充塊和模殼,保溫板凹槽在保溫板側面上沿橫向和縱向交叉設置并將保溫板的側面分成若干個獨立的單元;無機輕質填充塊層包括若干個無機輕質填充塊,無機輕質填充塊分別粘接在各個單元上,相鄰的無機輕質填充塊之間設有填充塊間隙,保溫板凹槽寬度大于填充塊間隙的寬度;網片結構包括第一網片和第二網片,保溫板凹槽內放置第一網片,第一網片包括若干根筋,第一網片的若干根筋為橫筋和縱筋,橫筋和縱筋放在相應的保溫板凹槽內;在每個無機輕質填充塊層的靠外一側均設置第二網片,第二網片上連接有朝向保溫板的腹絲;在保溫板凹槽內、填充塊間隙內以及無機輕質填充塊的外側均澆注高強度混凝土形成模殼,模殼包括位于無機輕質填充塊靠外一側的面層和位于保溫板凹槽內、填充塊間隙內的肋條,第二網片位于面層內;所述連接桿的兩端與網片結構固定連接,保溫板上設有供連接桿穿過的連接桿孔,連接桿孔內澆注有混凝土,連接桿由混凝土包裹;無機輕質填充塊為A級輕質材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肋條的截面形狀為倒“T”字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網片和第二網片均為鋼絲網片。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稱為外墻板,相連接的外墻板的邊沿處設有榫卯結構,相鄰的外墻板的邊沿之間通過榫卯結構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榫卯結構包括裝配公頭結構和裝配母頭結構;裝配公頭結構為沿外墻板靠外側的邊沿向外伸出設置的截面為矩形或者直角梯形的凸起;同樣,裝配母頭結構為沿外墻板靠內側的邊沿向內且與裝配公頭結構的凸起適配的截面為矩形或者直角梯形的凹陷。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保溫裝飾組合外墻板,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欣峰,段新偉,劉高辰,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中譽佳聯實業有限公司,河南聚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