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室內防震避險裝置,旨在提供一種當地震災害發生后能為室內人員提供安全的避險空間的裝置,它包括至少兩個縱向間隔布設的板式剛性構件,以及橫向間隔布設的剛性立柱(13),各剛性立柱(13)與各板式剛性構件緊固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縱向間隔的板式剛性構件和橫向間隔的剛性立柱構成具有足夠結構強度的空間架構,在兩個板式剛性構件之間形成安全的避險空間,構成儲物空間的家具構件與剛性立柱固定連接,因此能大幅度地減輕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應對地震的避險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建筑物室內的防震避險裝置。
技術介紹
破壞性地震對人類生命構成了巨大威脅。擠壓傷害。目前,減少破壞性地震的危害的技術措施主要是針對建筑物結構來進行的,例如通過增加剪力墻來增強整個建筑物的穩定性,或者在地基與建筑物本體之間設置彈性減震裝置,以減輕地震波對建筑物的破壞。這些技術措施盡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建建筑或重建建筑的抗震性能,但當破壞性地震來臨時,建筑物的墻體、室內家具(如書柜、衣柜等)極易發生倒塌,樓層頂板上的水泥塊或裝修構件也極容崩落,致使室內人員被埋或者造成撞擊傷害,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有必要在室內設置防震避險裝置,以提高人類生活、工作的安全性,減輕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室內防震避險裝置,該裝置能為室內人員提供安全的避險空間。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的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縱向間隔布設的板式剛性構件,以及橫向間隔布設的剛性立柱,各剛性立柱與各板式剛性構件緊固連接。所述各板式剛性構件中,在其頂部板式剛性構件上、底部板式剛性構件下分別設置有柔性防震墊。所述各板式剛性構件之間在其周邊固定設置有至少一幅剛性背板。所述剛性立柱上固定連接有家具構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縱向間隔的板式剛性構件和橫向間隔的剛性立柱構成具有足夠結構強度的空間架構,在兩個板式剛性構件之間形成安-->全的避險空間,構成儲物空間的家具構件與剛性立柱固定連接,因此能大幅度地減輕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附圖說明本說明書包括如下三幅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室內防震避險裝置的水平斷面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實施例1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實施例2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中間板式剛性構件10、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剛性立柱13、柔性防震墊14、柔性防震墊15、剛性背板16、家具構件2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的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縱向間隔布設的板式剛性構件,以及橫向間隔布設的剛性立柱13,各剛性立柱13與各板式剛性構件緊固連接。即由縱向間隔的板式剛性構件和橫向間隔的剛性立柱13構成具有足夠結構強度的空間架構,在兩個板式剛性構件之間形成安全的避險空間,即使建筑物發生完全垮塌,也能為避險空間內的人員提供較為可靠的生存空間,為人員生存及營救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能大幅度地減輕地震所造成的人員損失。根據室內空間高度或者實際的需要,在板式剛性構件的數量可以靈活地加以配置,即可方便地形成一層或多層的避險空間。由圖2示出的實施例1中,板式剛性構件的數量為兩個,即縱向間隔設置的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和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若干根剛性立柱13橫向間隔布設在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和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之間,剛性立柱13的兩端分別與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和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固定連接。而在由圖3示出的實施例2中,板式剛性構件的數量為三個,即縱向間隔設置的中間板式剛性構件10、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若干根剛性立柱13橫向間隔布設在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和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之間并縱向穿過中間板式剛性構件10,剛性立柱13的兩端分別與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和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固定連接,而其中部則與中間板式剛性構件10固定連接。該室內防震避險裝置根據房間的結構和具體用途,通常在房間的一角。其所形成避險空間內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休息、學習或者辦公,因此并不會對房間的正常使用構成影響。參照圖2或圖3,為避免墻體倒塌危及避險空間,所述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之間在其周邊設置有至少一幅剛性背板16,該剛性背板16的上、下兩端邊分別與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緊固連接。剛性背板16通常設置在靠近墻體的周邊部位上。板式剛性構件通常可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鋼板、由型鋼焊接而成的框架或者框架與剛性板的復合構件,剛性背板16宜采用鋼板、木板或者復合板。剛性立柱13通常可采用鋼管,剛性立柱13與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之間可采用焊接形成緊固連接,為能方便地在室內安裝或拆卸,也可在剛性立柱13的兩端設置法蘭盤,通過螺栓組件與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緊固連接。參照圖2,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頂部板式剛性構件11、底部板式剛性構件12下分別設置有柔性防震墊14、15。為減輕地震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并為人員生存及營救創造有利的條件,參照圖1和圖2,所述剛性立柱13上固定連接有家具構件20。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剛性立柱13縱向穿過家具構件20構成的儲物空間。儲物空間內在日常可預先儲備水、食物、藥品和救災工具等,可有效地提高地震災害發生后人員生存概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縱向間隔布設的板式剛性構件,以及橫向間隔布設的剛性立柱(13),各剛性立柱(13)與各板式剛性構件緊固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兩個縱向間隔布設的板式剛性構件,以及橫向間隔布設的剛性立柱(13),各剛性立柱(13)與各板式剛性構件緊固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各板式剛性構件之間在其周邊固定設置有至少一幅剛性背板(16)。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防震避險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各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韻英,
申請(專利權)人:章韻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0[中國|成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