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軸承組件,它具有上和下軸承座以及在兩個軸承座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滑動件配有自動定心裝置,組件在工作時減弱上和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自動定心裝置將滑動件返回到靜止時的中心位置。通常,一個結構放置并固定在上軸承座,下軸承座放置或固定在一個基礎上。地震、風力載荷或類似過程可以造成水平相對運動。(*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是2004年3月5日提交的名稱為“自動定心滑動軸承”的中國專利申請200480011926.5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滑動軸承。更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具有彈性自動定心的滑動軸承。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的滑動軸承可以用于地震隔離,但也可以用于其它應用,以減小結構與支撐第一結構的另一結構或地面之間的相對運動。
技術介紹
在地震隔離領域,使用滑動軸承是公知的。一種公知的滑動軸承類型是具有上、下軸承座和軸承座之間承載滑動件的軸承組件,其中滑動件可以相對兩個軸承座滑動。這種軸承組件的例子參見US4,320,549、US5,597,239、US6,021,992和US6,126,136。在另一種滑動軸承中,滑動件固定在上、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上。在這種實施例中,滑動件可以是從軸承座上突出的柱,并固定在軸承座上。通常,上座相對于滑動件可以運動。這種滑動軸承的例子參見US4,644,714、US5,867,951、US6,289,640;US6,021,992中附圖4到6-->所示的每個實施例;US6,126,136中附圖4和5中所示的每個實施例。一些上述的滑動軸承具有彎曲的軸承座表面以及滑動件上的相應彎曲表面,這提供一種形式的被動自動定心滑動件和軸承座。上述滑動軸承沒有一種類型具有彈性自動定心。出于此說明書的目的,“自動定心”是指推動滑動件和上、下軸承座保持在或返回到基本對稱對準縱軸,該縱軸穿過上、下軸承座和滑動件,垂直水平面。彈性自動定心的一個優點是,它提供一種控制軸承彈性抗剪剛度的裝置,用于保證隔離結構的固有周期超過設計軸承組件減弱的地震事件或其它水平力的周期,從而增強地震隔離的有效性。另一個優點是,特別是在滑動件相對于上、下軸承座可以運動時,與沒有彈性自動定心的軸承組件相比,軸承組件的橫截面積減小。圖2、3、7和9的滑動件在上、下軸承座之間的中點,處于靜止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為獲得這些迫切需要的裝置提供一些方式,或者至少為公眾提供有用的選擇。因此,本專利技術在廣義上可以涉及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以及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可以選擇性地固定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上,在使用時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或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或者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當所述滑動件固定在所述上或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上時,所述組件還包括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與所述上或下軸承座協同作用,迫使未固定所述滑動件的所述軸承座返回到或保持在相對于所述滑動件和固定所述滑動件的軸承座的中心位置。優選地,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是環繞所述上和下軸承座外圍的彈性套筒。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可以在廣義上涉及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可以選擇性地固定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上,在使用時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或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或者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還包括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與所述滑動件和所述上和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或二者協同作用,迫使所述滑動件返回到或保持在中心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滑動件未固定在所述上或下軸承座的任一個上。優選地,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包括隔板,所述滑動件位于所述隔板中心或在其附近或連接到所述隔板中心,所述隔板外圍連接到或靠近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一或二者的外圍。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滑動件未固定在所述上或下軸承座的任一個上,所述自動定心裝置包括兩個所述隔板。-->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同時包括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外圍上所述套筒以及所述隔板之一或兩塊所述隔板。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相對于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中的每個可以滑動,在使用時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還包括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包括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外圍上的套筒,并且所述套筒與所述上和下軸承座協同作用,迫使所述軸承座返回到或保持在相對所述滑動件的中心位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還包括剛性件,所述剛性件從所述滑動件向外圍朝外延伸,以與所述套筒協同作用,使所述滑動件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間處于中心。在一個可選擇的方式中,所述剛性件固定在所述彈性套筒上并與所述滑動件鄰接。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剛性件是圓盤。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剛性件是輪轂和多個輪輻。另外,所述滑動件的形狀基本是圓柱形,所述上和下軸承座的承載面基本是平的。優選地,所述滑動件的橫截面具有規則幾何形狀。另外,所述上或下軸承座的承載面中的一個或另一個是彎曲的,并且所述滑動件的相應承載面是彎曲的,以便與所述軸承座配合。-->優選地,所述隔板由硫化橡膠制成。優選地,所述套筒由硫化橡膠或其它適合的彈性材料制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可以廣義上涉及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固定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的一個或另一個上,所述滑動件和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中未固定所述滑動件的軸承座之間的摩擦,在使用時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還包括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與所述上或下軸承座協同作用,迫使所述軸承座返回到或保持在相對所述滑動件和所述上或下軸承座中另一個的中心位置。優選地,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包括多個彈性材料塊,所述彈性材料塊從所述滑動件朝外外圍地設置在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所述塊接觸并連接到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中的每個。優選地,所述塊由橡膠制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相對于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中的每個可以滑動,在使用時所述滑動件與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還包括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包括裝在所述滑動件上并從所述滑動件朝外向外圍延伸的實心板件,從所述滑動件朝外外圍地設置在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實心板件之間以及所述下軸承-->座與所述實心板件之間的多個彈性材料塊,所述塊接觸并連接在所述上和下軸承座中的每個以及所述板件上。優選地,所述塊由橡膠制成。本專利技術也可以廣義上涉及一種用于地震地隔離結構的方法,其中包括將上述限定的軸承組件安裝在所述結構與基礎之間。在另一個方式中,所述基礎是另一結構。本專利技術廣義上也可以涉及本專利技術申請的說明書中提到的或指出的、單個的或整體的零件、部件和特征,以及任何兩個或多個所述零件、部件或特征的任一組合或所有組合,以及這里提到的特定整體所指,這些在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技術中具有公知的等同體,這些公知的等同體被認為結合在本專利技術中,如同其單獨給出一樣。附圖說明參考以下附圖可以更加徹底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在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其中滑動件固定在下軸承座上,彈性自動定心是由隔板和套筒共同形成的;圖1a表示圖1的實施例在發生地震時的位移;圖1b表示圖1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承載滑動件具有與上軸承座的承載面滑動接觸的上表面、以及與下軸承座的承載面滑動接觸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承載滑動件可相對于所述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滑動,在使用時所述承載滑動件的所述上表面與所述上軸承座的所述承載面之間、以及所述承載滑動件的所述下表面與所述下軸承座的所述承載面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具有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與所述上軸承座、所述下軸承座以及所述承載滑動件協同作用,迫使所述承載滑動件返回到或保持在中心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NZ 2003-3-7 5246111.一種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二者之間的承載滑動件;所述承載滑動件具有與上軸承座的承載面滑動接觸的上表面、以及與下軸承座的承載面滑動接觸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承載滑動件可相對于所述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滑動,在使用時所述承載滑動件的所述上表面與所述上軸承座的所述承載面之間、以及所述承載滑動件的所述下表面與所述下軸承座的所述承載面之間的摩擦使所述上軸承座與所述下軸承座之間的水平相對運動減弱;所述組件具有彈性自動定心裝置,所述彈性自動定心裝置與所述上軸承座、所述下軸承座以及所述承載滑動件協同作用,迫使所述承載滑動件返回到或保持在中心位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威廉亨利魯賓遜,克里斯托弗羅斯甘農,
申請(專利權)人:魯賓遜地震IP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NZ[新西蘭]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