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池清潔機,包括一外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入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至少一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若干車輪或滾筒或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設置于外殼體的底部,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呈內彎凹面。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水池清潔機的底部設置成內彎凹面,使水池清潔機在水下作業時,遇到池底障礙物能夠順利的通過,在不影響入水口所需要產生的負壓和水流的基礎上,降低了水池清潔機的故障率和維護成本,更提高了水池清潔機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地,將入水口設置在水池清潔機的外殼體的合適位置上,如車輪和/或滾筒附近,進而保證了入水口能夠將帶沉積物的臟水吸入水池清潔機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池清潔設備,特別是涉及其底部的改進,以在防止水池清潔機在水下作業時,由于其底部過低卡在水池底部的障礙物上不能移動。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泳池等的水池清潔機一般分為車輪式、滾筒式、鏈帶式或液體噴射式水池清潔機,大體上如圖1所示,組成部分包括:一外殼體100,其內部形成容置空間110;至少一入水口120,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00上;至少一過濾袋130,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00的容置空間110內,并過濾所述入水口120的進水;至少一個出水口140,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00上以及至少一水泵150,對應設置于所述至少一出水口140內,用于向所述外殼體100外排水,從而在所述外殼體100內形成必要的負壓和水流,將沉附在水池底部的污垢物上浮,促使水和污垢物從入水口120進入外殼體100內,然后通過在所述入水口120的內邊周緣固定的過濾袋130,濾除水中污垢物,實現水池的清潔。此外,還包括若干車輪和/或滾筒160,分別設置于外殼體100的底部,該車輪和/或滾筒160受外殼體100內/外置的馬達驅動或者噴射式驅動,帶動水池清潔機在水池底部移動。如圖1所示,現有的水池清潔機的底部通常為一平面,在底部平面上有至少一入水口。由于水池清潔機需要將水池中的水通過入水口吸入到清潔機內部過濾,因此,入水口不能離池底過高,如果過高,水池底部沉積物不能由水泵發生的有限負壓和有限的水流,從池底被帶動吸上來。若過低了,如圖2所示,在特定的水池底部可能有如池水去水蓋、天然的池底不平等障礙物,如有一些泳池在建筑時,先在池底鋪上一層0~5cm厚的砂,然后整個水池內壁鋪上PVC厚膜作防水用,那么當日久使用,游水的人就會踏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凹凸腳印,就形成天然的泳池底,其并不是一個平面,而令清潔機在移動的過程中被卡住,無法正常移動,或者清潔機內置馬達空轉而損耗,阻礙了水池清潔機-->的正常工作;甚至清潔機存在被撞壞的危險,導致設備的故障率和維修成本的增加。為了彌補上述缺陷,在現有技術中,如圖3所示的水池清潔機,將水池清潔機的底部平均地做高,通過在入水口處增加裙腳300,以在水池清潔機移動的時候,攪動水池中的沉積物。裙腳300可以選用彈性橡膠制作,或者在裙腳300與入水口的連接處制作成活動連接,如設置軟彈性樞軸,以至當裙腳300遇到水中的沉積物時可以擺動,并攪動水池底部的沉積物,而不至于妨礙清潔機的移動。但是,這種清潔機裙腳300的設計,其實是將入水口的位置降低。若清潔機裙腳300太低,將會隨著清潔機的移動而驅逐沉積物移動,而不能將其通過入水口吸入到清潔機內。而且這種裙腳仍然有被不平的池底卡著的危險;再者,這種裙腳不能密封,否則垃圾或沉積物不能穿過裙腳而被吸進清潔機中,但不密封的裙腳,水流也不能集中,因而產生不足夠的負壓和水流,把池底的垃圾或沉積物帶起來。綜上可知,現有的水池清潔機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水下作業時,遇到障礙物能夠順利通過,而不影響入水口所需要產生的負壓和水流,又能正常移動的水池清潔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池清潔機,包括一外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入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至少一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若干車輪或滾筒或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設置于外殼體的底部,其中,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呈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為對稱狀的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外殼體的底部設置有若干車輪或滾筒,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在前車輪與后車輪之間,或者前滾筒與后滾筒之間,為前后對稱狀的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為不對稱狀的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外殼體的底部設置有若干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在前滾筒與后車輪之間,或者前車輪與后滾筒之間,為前后不對稱狀的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為彎曲幅度較大的內彎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入水口的開口向下,或者所述入水口的開口靠近車輪和/或滾筒。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水池清潔機,其入水口設置在外殼體的底部,且鄰近車輪和/或滾筒的位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水池清潔機,所述入水口設置在外殼體的底部,且位于車輪和/或滾筒的前側、后側或正下方。本專利技術通過將水池清潔機的底部設置成內彎凹面,使水池清潔機在水下作業時,遇到池底障礙物能夠順利的通過,在不影響入水口所需要產生的負壓和水流的基礎上,降低了水池清潔機的故障率和維護成本,更提高了水池清潔機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地,將入水口設置在水池清潔機的外殼體的合適位置上,如車輪和/或滾筒附近,進而保證了入水口能夠將帶沉積物的臟水吸入水池清潔機內。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水池清潔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水池清潔機在水下作業時遇到障礙物無法移動的示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的水池清潔機在入水口處增加裙腳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潔機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潔機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潔機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將水池清潔機的底部設置成一個內彎凹面,以保證遇到水底障礙物能夠順利的通過。進一步地,將入水口設置在外殼體上鄰近車輪和/或滾筒位置,這樣既保證了水池清潔機的水下作業時的正常移動,也保證了將水池底部的帶污垢物的臟水吸入到清潔機中。圖4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水池清潔機的組成結構,包括:一外殼體400,其內部形成一個容置空間410;一個或多個入水口420,設置在外殼體400上;一個或多個過濾袋430,設置在外殼體400的容置空間410內,并過濾入水口420的進水,將其中的污垢物留存在袋中。一個或多個出水口440,設置在所述外殼體400上。以及一個或多個水泵450,對應設置于所述出水口440內,用于向外殼體400外排水。水池清潔機還包括若干車輪或滾筒或同時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460(本文將車輪和滾筒的標號同設為460),分別設置于外殼體400的底部480。若僅采用車輪460,該車輪460一般為兩對,分別設置在外殼體400的底部480兩端附近,當然外殼體400的底部480也可以排列設置三對或更多的車輪460。若僅采用滾筒460,該滾筒460一般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外殼體400的底部480兩端附近,當然,外殼體400的底部480也可以排列設置三個或更多的滾筒460。若同時配合采用車輪和滾筒460,則一般包括一對車輪和一個滾筒,分別設置在外殼體400的底部480兩端附近,當然外殼體400的底部480也可以設置更多的車輪或滾筒460。該車輪和/或滾筒460可受外殼體400內/外置的馬達驅動,或者該車輪和/或滾筒460受外殼體400內/外置的抽水機抽水以達到液體噴水式驅動(圖中未示)。為了使水池清潔機在移動的過程中不受到水池底部的障礙物的阻礙,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池清潔機,包括一外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入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至少一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若干車輪或滾筒或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設置于外殼體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呈內彎凹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池清潔機,包括一外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入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至少一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若干車輪或滾筒或配合使用的車輪和滾筒,設置于外殼體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呈內彎凹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為對稱狀的內彎凹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池清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設置有若干車輪或滾筒,所述外殼體的底部在前車輪與后車輪之間,或者前滾筒與后滾筒之間,為前后對稱狀的內彎凹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的底部為不對稱狀的內彎凹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清潔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永健,許方敏,
申請(專利權)人:水療動力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HK[中國|香港]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