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不用清理的自暖式生物技術豬舍圈池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南北方,養(yǎng)豬業(yè)十分興盛,豬舍的結構,千差萬別個不相同,特別是農家院那種傳統(tǒng)的豬舍既不衛(wèi)生又不科學,圈池內也十分臟亂,臭味熏人,好一點的圈池用水泥、沙石、磚,砌好抹平,雖然鋪上木板和草,但由于成本高、地面涼、糞便堆積,盡管經(jīng)常清理,但是仍然改變不了圈池內的衛(wèi)生和污染,周圍環(huán)境和空氣不但改善不了而且豬也容易得病,不吃食,出欄率低,給養(yǎng)豬戶帶來很大損失。最近,又有些養(yǎng)豬戶,試圖用鋸末添入圈池內,進行發(fā)酵分解,但是,由于鋸末粗纖維多,木質素高、分解難所以不能作為豬的飼料,而造成新的浪費。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用清理自暖式生物技術豬舍圈池系統(tǒng)。為實現(xiàn)本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不用清理的自暖式生物技術豬舍圈池系統(tǒng),本專利技術不但適用于豬舍,而且還適用于養(yǎng)鴨或雞。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是用人工挖成一米深的地下池坑,其特點是不用沙石、水泥和磚砌成,而且圈池中裝填以粉碎好的秸稈,例如:玉米秸、大豆秸、稻草、麥桿、花生秸、樹葉等各類植物莖、葉均可。經(jīng)過發(fā)酵劑發(fā)酵分解,使秸稈軟化、濕潤,產(chǎn)生生物氨基酸和葡萄糖,被豬、禽吃食后充分吸收、消化。除了加入少許玉米面外,可以節(jié)約大量糧食,而動物的糞便,排泄到上層填料后,也被發(fā)酵劑在24小時內也分成細末,變成了新的蛋白,可以做為豬禽的可再生飼料。這種圈池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塑料暖棚、鋼筋骨架、通風窗、暖墻、圍欄、池墻、池坑、塊狀秸稈、粉狀秸稈、食槽。采用這種結構后,圈池中填充方法和比例主要是將池坑分成兩段,從池底向上70公分容積中,填充一公分至三公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用清理的自暖式生物技術豬舍圈池系統(tǒng),本專利技術由塑料暖、鋼筋骨架、通風窗、暖墻、圍欄、池墻、池坑、塊狀秸稈、粉狀秸稈、食槽構成,其特征在于:這種圈池是用人工在圈池內通過地面向下挖成一米深的池坑(7),長寬不限,四周不用水泥沙石磚砌抹,只是在池坑(7)的上邊沿用三層磚砌成坑界池墻(6),已便于安裝圍欄(5),池坑(7)中放入已粉碎好的塊狀秸稈(8)和粉狀秸稈(9),在緊貼圍欄(5)的外面放上一個食槽(10)和便于豬禽吃食方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不用清理的自暖式生物技術豬舍圈池系統(tǒng),本發(fā)明由塑料暖、鋼筋骨架、通風窗、暖墻、圍欄、池墻、池坑、塊狀秸稈、粉狀秸稈、食槽構成,其特征在于:這種圈池是用人工在圈池內通過地面向下挖成一米深的池坑(7),長寬不限,四周不用水泥沙石磚砌抹,只是在池坑(7)的上邊沿用三層磚砌成坑界池墻(6),已便于安裝圍欄(5),池坑(7)中放入已粉碎好的塊狀秸稈(8)和粉狀秸稈(9),在緊貼圍欄(5)的外面放上一個食槽(10)和便于豬禽吃食方便。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圈池內放入的塊狀秸稈(8)和粉狀秸稈(9)是不用清理的自暖式圈池中的主要原料,其特征在于:由池底向上70公分的容積中,填充1公分至3公分長的塊狀秸稈(8),然后加上每立方米加上1.5公斤發(fā)酵劑,秸稈分解劑1公斤,低聚木糖2兩,用每立方米1.2公斤的水噴灑...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