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它包括位于四個鋼煙囪(1)和連接鋼煙囪(1)的連接鋼結構件(2),所述鋼煙囪(1)和連接鋼結構件(2)之間呈方形布置,四個鋼煙囪(1)位于呈方形布置的四個點上。它克服了現有的發電廠鋼煙囪占地面積大、投資高等不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低等優點。(*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發電廠中一種煙氣排放裝置(構筑物),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四管自立式鋼煙囪。
技術介紹
煙囪作為發電廠中重要的煙氣排放裝置,也是發電廠中最高和最具標志性的建筑物。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電力工業不斷發展,我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發電廠煙囪,無論是單筒還是多管式的套筒煙囪,其煙囪混凝土外筒選型都普遍采用了常規的圓形截面。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和大眾環境意識的增強,自2002年開始國內新建火力發電廠都要求進行煙氣脫硫處理,致使煙囪的運行條件更為惡劣,新建工程中采用濕法脫硫工藝的脫硫煙囪大都采用了套筒式煙囪,鋼內筒、多管式套筒煙囪逐漸成為發展的主流。隨著發電廠機組單機容量的提高,相應煙囪的鋼內筒直徑越來越大,對于2×1000MW機組其雙鋼內筒套筒煙囪頂部直徑大的已經達到18m多,從煙囪整體外形來看高寬比嚴重不協調,因此從建筑景觀設計創新的需求來考慮應進行優化創新設計使發電廠中最高的煙氣排放裝置在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電廠設計中注入現代氣息和建筑美學的設計理念;并全面考慮其在整個電廠中的景觀作用和服從周邊建筑景觀的要求,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全廠的視覺和造型需要。隨著發電廠機組單機容量的提高,相應煙囪的鋼內筒直徑越來越大,占地面積加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電廠主廠房用地指標的優化;同時煙囪底部占地面積的增加也使其與周邊設備的布置(如電除塵基礎)存在一定的碰撞和沖突,從而制約和影響了發電廠爐后的工藝布置,限制了發電廠系統布置和輸煤通道的優化。另一方面,對于發電廠中的雙鋼內筒套筒煙囪中主要功能為排放-->煙氣的鋼排煙筒,一般其直徑與高度相比較而言顯得細小,因此鋼內筒自身單獨無法承受水平的風荷載,地震荷載的影響,需要在鋼排煙筒的外側增加一個抵抗水平荷載作用的維護結構,也就是我們說的鋼筋混凝土外筒;也有采用鋼結構塔架作為支撐結構的塔架式煙囪。無論是采用鋼筋混凝土外筒還是采用鋼塔架,作為鋼排煙筒的鋼內筒均考慮僅承受自身的重量作用,都不考慮它直接作為結構受力構件直接參與抵抗風荷載,地震荷載的水平作用,鋼內筒結構剛度沒有被有效利用,材料特性沒有完全發揮。隨著發電廠機組單機容量的不斷提高,套筒煙囪的排煙筒直徑不斷增加,從而使取消鋼筋混凝土外筒后的鋼排煙內筒直接承受煙囪外部荷載成為一種可能;通過優化排煙筒的數量和采用合理的結構型式,充分發揮鋼排煙內筒的材料特性使其成為自立式鋼結構煙囪成為可能。此外,對于環保要求日益提高和大眾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日益強調資源節約的今天,對于大力倡導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進行鋼內筒套筒煙囪的創新設計和優化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現有發電廠煙氣排放裝置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四個鋼煙囪1和連接鋼煙囪1的連接鋼結構件2,所述鋼煙囪1和連接鋼結構件2之間呈方形布置,四個鋼煙囪1位于呈方形布置的四個點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鋼煙囪1與連接鋼結構件2的內側有檢修電梯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它還包括二個Y型煙道4,每個Y型煙道4分別通入兩個相鄰的鋼煙囪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在二個相對的連接鋼結構件2的下方有-->輸煤棧橋5,所述輸煤棧橋5兩端布置有轉運站6和煤倉間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在二個相對的連接鋼結構件2的下方有輸煤棧橋5,所述輸煤棧橋5兩端布置有轉運站6和煤倉間7,所述輸煤棧橋5布置于二個Y型煙道4之間。本技術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具有如下優點:①、通過對鋼煙囪的結構優化選型,采用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后整個鋼煙囪為一個整體空間塔架結構,且結構體系平面和立面形體規則,整個結構形式沿兩個方向的中心線對稱布置,結構在每個方向受力均勻、合理。②、通過系統研究和分析工藝系統布置可知,對于高參數和大容量機組(如:2×600MW,2×1000MW等)發電廠創新地采用四個鋼煙筒完全能夠實現其使用功能和結構功能的協調統一,充分體現設計作為電廠建設的優勢和優化作用。③、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取消了常規鋼內筒套筒煙囪中的整個鋼筋混凝土外筒,各個鋼煙筒間的有效連接結構采用經濟性佳的鋼桁架,支撐結構優選截面性能優良的鋼管,可有效控制煙囪的上部結構造價,同時由于煙囪整體自重的極大降低能夠優化和降低基礎工程量,從而實現整個煙囪工程造價的降低,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④、由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完全取消了常規鋼內筒套筒煙囪的鋼筋混凝土外筒,由此整個煙囪底部外直徑一般從28~35m(2×1000MW機組)縮減到23.5~25.5m,實現主廠房A排到煙囪中心的距離相應縮小5m左右,同時,煙囪底部外直徑沿主廠房縱向同樣的優化,實現了通過煙囪整體優化設計為工藝的爐后布置預留更加充裕的空間,有效地避免煙囪基礎對電除塵器基礎等周邊基礎的影響,整體上對發電廠主廠房的占地指標起到了很好的優化作用。⑤、通過對四管自立式鋼煙囪的中心距進行優化,可以更加完美地實現發電廠中采用的側煤倉爐后上煤方案,可以實現采用普通膠帶-->輸送機輸煤棧橋順利在煙囪的排煙筒之間通過,可以實現轉運站到煤倉間之間輸煤通道的優化,提高輸煤效率的同時能夠節省輸煤系統的工程投資;同時,四管自立式鋼煙囪結構方案的創新設計也為爐后工藝系統的優化和創新提供的新思路和新環境。⑥、對于四管自立式鋼煙囪,整個鋼筋混凝土外筒的取消后整個煙囪上部結構采用了可循環利用的鋼結構,其環保的優點對于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對于大力提倡發展循環經濟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效益和時代意義。⑦、整個鋼筋混凝土外筒的取消后整個煙囪上部結構采用了鋼結構,能夠很好地保證整個煙囪的施工質量,同時國內的施工水平完全可以實現,從綜合分析看能夠降低煙囪的總體施工難度,能夠有效地加快煙囪實際的施工工期和縮短煙囪總體的施工周期。⑧、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全新結構形式的提出,突破了國內雙鋼內筒套筒煙囪常規結構選型的特點,打破了發電廠煙囪外形過于單一的現狀,為煙囪在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設計人員充分展示電廠中的景觀設計和創意設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將有力推動電廠設計中不斷融入現代氣息和建筑美學的設計理念。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四管自立式鋼煙囪的結構方案平面簡圖。圖2為本技術四管自立式鋼煙囪的工藝優化方案平面簡圖。圖3為圖一的A-A剖示圖。圖4為圖一的B-B剖示圖。圖中1.鋼排煙筒、2.連接鋼結構、3.檢修電梯、4.煙道、5.輸煤棧橋、6.轉運站、7.煤倉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定,同時通過說明本技術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本技術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它包括位于四個鋼煙囪1和連接鋼煙囪1的連接鋼結構件2,二個Y型煙道4,每個Y型煙道4分別通入兩個相鄰的鋼煙囪1(如圖2所示)。所述鋼煙囪1和連接鋼結構件2之間呈方形布置,四個鋼煙囪1位于呈方形布置的四個點上(如圖1所示),鋼煙囪1與連接鋼結構件2的內側有檢修電梯3,在二個相對的連接鋼結構件2的下方有輸煤棧橋5,所述輸煤棧橋5布置有轉運站6和煤倉間7,所述輸煤棧橋5布置于二個Y型煙道4之間(如圖2所示)。我院結合多個科研項目和施工圖項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四個鋼煙囪(1)和連接鋼煙囪(1)的連接鋼結構件(2),所述鋼煙囪(1)和連接鋼結構件(2)之間呈方形布置,四個鋼煙囪(1)位于呈方形布置的四個點上。
【技術特征摘要】
1、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四個鋼煙囪(1)和連接鋼煙囪(1)的連接鋼結構件(2),所述鋼煙囪(1)和連接鋼結構件(2)之間呈方形布置,四個鋼煙囪(1)位于呈方形布置的四個點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煙囪(1)與連接鋼結構件(2)的內側有檢修電梯(3)。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電廠四管自立式鋼煙囪,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二個Y型煙道(4),每個Y型煙道(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振中,張江霖,陳一軍,沈超,張欣,國茂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