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節能建筑,包括頂部通風結構、建筑框架、建筑墻體、樓梯系統和功能模塊。頂部通風結構包括集熱裝置和頂罩結構。集熱裝置包括聚光部件、光儲熱部件和集熱裝置框架。頂罩結構包括頂罩結構框架和若干頂罩板。建筑框架包括框架結構、中央通風天井、樓梯通道和設備安裝管道。建筑墻體包括建筑外墻、建筑內墻和建筑樓板,建筑內墻包括若干隔斷墻板,建筑樓板包括若干隔斷地板。樓梯系統包括上樓梯系統和下樓梯系統。功能模塊包括餐廚單元和衛生單元。本發明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具有成本低、環保和低耗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節能建筑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特別涉及一種節能建筑物,屬于建筑物領域。大中型高層建筑物都設有內部通風系統,通風系統的功能是促進建筑物內空氣與外部空氣的交換流通,滿足室內人員從事各種活動的需要。目前,通風系統比較常用的方案是在建筑物上加開通風窗,具體是在建筑物每層的外壁上增設窗口,在建筑物頂部增設通風天窗,在建筑物內增設通風通道或管路,加大室內和室外的空氣對流。這種方案產生的問題非常明顯,通風窗口的大量增設導致室外各種灰塵雜質進入建筑物內,同時室外的各種噪音和飛鳥昆蟲也侵入室內,給室內的正常活動產生了不利影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勢必減少建筑物通風窗口的數量,業內普遍采用了建筑物中央空調的方案,具體是減少建筑物的通風窗口,有的建筑物在高層不設置通風窗口,利用安裝在建筑物內的中央空調通風系統將室外空氣經清潔處理后抽入室內,同時排出室內空氣,這樣大大減少了室外因素對室內活動的干擾,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這種方案對能源依賴很大,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與現今綠色節能的理念背離。其次,現有的建筑物大都采用了粗坯房加精裝修的方式,這種方案不僅增大了施工難度,延長工期,而且提高了建筑和裝修成本。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公開了新的方案,利用在建筑物頂部聚集的太陽能轉變成熱能帶動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交換流通,解決了現有建筑物通風系統耗能大的問題,同時采用了集約的模塊化功能單元設計,降低了建筑和裝修成本,縮短了工期。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包括頂部通風結構100、建筑框架200、建筑墻體300、樓梯系統400和功能模塊500。頂部通風結構100包括集熱裝置110和頂罩結構120,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120頂部,頂罩結構120底部與建筑物內部連通。集熱裝置110包括聚光部件111、光儲熱部件112和集熱裝置框架113,聚光部件111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上部,光儲熱部件112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下部,聚光部件111將太陽光聚集照射到光儲熱部件112上。頂罩結構120包括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頂罩板122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框架121上,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組成一個中空的通道。建筑框架200包括框架結構210、中央通風天井220、樓梯通道和設備安裝管道230,中央通風天井22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中央位置,中央通風天井220上部與頂罩結構120底部連通,樓梯通道包括上樓通道和下樓通道,上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下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或另一側,設備安裝管道230沿框架結構210立柱縱向設置。建筑墻體300包括建筑外墻310、建筑內墻和建筑樓板,建筑外墻31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外側,建筑內墻包括若干隔斷墻板321,隔斷墻板32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縱向結構上,建筑樓板包括若干隔斷地板331,隔斷地板33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橫向結構上,隔斷墻板321與隔斷地板331拼接構成若干功能空間和活動空間。樓梯系統400包括上樓梯系統410和下樓梯系統420,上樓梯系統410設置在上樓通道內,下樓梯系統420設置在下樓通道內。功能模塊500包括餐廚單元和衛生單元,餐廚單元和衛生單元設置在功能空間內。光儲熱部件112將接受到的太陽光轉變成熱能加熱頂罩結構120內的空氣,空氣熱運動通過中央通風天井220帶動建筑物內空氣流動。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將太陽能轉變成熱能,利用產生的熱能加熱建筑物頂部的空氣,使得空氣產生熱運動,從而帶動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交換流通,同時在建筑物內部采用功能模塊化方案,具有成本低、環保和低耗能的特點。圖1是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平面簡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頂部通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頂部通風結構剖視示意圖。圖1~4中,100是頂部通風結構,110是集熱裝置,120是頂罩結構,111是聚光部件,112是光儲熱部件,113是集熱裝置框架,121是頂罩結構框架,122是頂罩板,200是建筑框架,210是框架結構,220是中央通風天井,230是設備安裝管道,240是外環廊臺結構,300是建筑墻體,310是建筑外墻,321是隔斷墻板,331是隔斷地板,400是樓梯系統,410是上樓梯系統,420是下樓梯系統,500是功能模塊。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4所示,本專利技術節能建筑包括頂部通風結構100、建筑框架200、建筑墻體300、樓梯系統400和功能模塊500。頂部通風結構100包括集熱裝置110和頂罩結構120,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120頂部,頂罩結構120底部與建筑物內部連通。集熱裝置110包括聚光部件111、光儲熱部件112和集熱裝置框架113,聚光部件111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上部,光儲熱部件112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下部,聚光部件111將太陽光聚集照射到光儲熱部件112上。頂罩結構120包括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頂罩板122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框架121上,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組成一個中空的通道。本方案的聚光部件111可以是凸透鏡以及其他本領域通用的聚光部件,光儲熱部件112可以選擇光伏集熱器、太陽能硅電板、玻璃真空管集熱器或全銅鍍膜平板集熱器,集熱裝置框架113可以是由若干條狀型材固定搭接成的圍欄結構,上述條狀型材可以是角鋼、工字鋼或方鋼。為了防止室外空氣中的污染物顆粒或飛鳥通過圍欄結構進入建筑物內,在圍欄結構的欄隙間設有網狀空氣過濾層,網狀空氣過濾層可以采用金屬細絲網或其他塑料多孔質材料以及本領域通用的滿足要求的任何材料,網狀空氣過濾層有效濾除空氣中的污染顆粒并防止飛鳥進入。本方案的頂罩結構120可以是一個錐筒結構,包括三棱錐筒結構、四棱錐筒結構、五棱錐筒結構、六棱錐筒結構或圓錐筒結構等,頂罩結構120優選是一個四棱錐筒結構,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四棱錐筒結構的頂部。頂罩結構框架121可以是由若干條狀型材固定搭接成的四棱錐結構,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四棱錐結構的頂部,條狀型材可以是角鋼或工字鋼,頂罩板122的材質是透光材料或不透光材料,其中透光材料可以是高強度建筑玻璃。建筑框架200包括框架結構210、中央通風天井220、樓梯通道和設備安裝管道230,中央通風天井22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中央位置,中央通風天井220上部與頂罩結構120底部連通,樓梯通道包括上樓通道和下樓通道,上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下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或另一側,設備安裝管道230沿框架結構210立柱縱向設置。為了滿足建筑物內人員活動的各種需要,建筑框架200還可以包括外環廊臺結構240,外環廊臺結構240設置在建筑外墻310外側,建筑物內人員可以在外環廊臺結構240上進行各種適宜的活動。建筑墻體300包括建筑外墻310、建筑內墻和建筑樓板,建筑外墻31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外側,建筑內墻包括若干隔斷墻板321,隔斷墻板32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縱向結構上,建筑樓板包括若干隔斷地板331,隔斷地板33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橫向結構上,隔斷墻板321與隔斷地板331拼接構成若干功能空間和活動空間。本方案建筑外墻310的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節能建筑,包括頂部通風結構(100)、建筑框架(200)、建筑墻體?(300)、樓梯系統(400)和功能模塊(500);頂部通風結構(100)包括集?熱裝置(110)和頂罩結構(120),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120)頂部,頂罩結構(120)底部與建筑物內部連通,集熱裝置(110)包?括聚光部件(111)、光儲熱部件(112)和集熱裝置框架(113),聚光部件?(111)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上部,光儲熱部件(112)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下部,聚光部件(111)將太陽光聚集照射到光儲?熱部件(112)上,頂罩結構(120)包括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頂罩板(122)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框架(121)上,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組成一個中空的通道;建筑框架(200)包括框?架結構(210)、中央通風天井(220)、樓梯通道和設備安裝管道(230),?中央通風天井(22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中央位置,中央通風天井(2?20)上部與頂罩結構(120)底部連通,所述樓梯通道包括上樓通道和下?樓通道,所述上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所述下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或另一側,設備安裝管道(230)沿框架?結構(210)立柱縱向設置;建筑墻體(300)包括建筑外墻(310)、建筑內?墻和建筑樓板,建筑外墻(31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外側,所述建筑?內墻包括若干隔斷墻板(321),隔斷墻板(32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縱向結構上,所述建筑樓板包括若干隔斷地板(331),隔斷地板(33?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橫向結構上,隔斷墻板(321)與隔斷地板?(331)拼接構成若干功能空間和活動空間;樓梯系統(400)包括上樓梯?系統(410)和下樓梯系統(420),上樓梯系?統(410)設置在所述上樓通道內,下樓梯系統(420)設置在所述下樓通?道內;功能模塊(500)包括餐廚單元和衛生單元,所述餐廚單元和衛生?單元設置在所述功能空間內;光儲熱部件(112)將接受到的太陽光轉變?成熱能加熱頂罩結構(120)內的空氣,空氣熱運動通過中央通風天井(?220)帶動建筑物內空氣流動,聚光部件(111)是凸透?鏡,集熱裝置框架(113)是由若干條狀型材固定搭接成的圍欄結構,在?所述圍欄結構的欄隙間設有網狀空氣過濾層,所述條狀型材是角鋼、?工字鋼或方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節能建筑,包括頂部通風結構(100)、建筑框架(200)、建筑墻體(300)、樓梯系統(400)和功能模塊(500);頂部通風結構(100)包括集熱裝置(110)和頂罩結構(120),集熱裝置(110)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120)頂部,頂罩結構(120)底部與建筑物內部連通,集熱裝置(110)包括聚光部件(111)、光儲熱部件(112)和集熱裝置框架(113),聚光部件(111)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上部,光儲熱部件(112)固定設置在集熱裝置框架(113)下部,聚光部件(111)將太陽光聚集照射到光儲熱部件(112)上,頂罩結構(120)包括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頂罩板(122)固定設置在頂罩結構框架(121)上,頂罩結構框架(121)和若干頂罩板(122)組成一個中空的通道;建筑框架(200)包括框架結構(210)、中央通風天井(220)、樓梯通道和設備安裝管道(230),中央通風天井(22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中央位置,中央通風天井(220)上部與頂罩結構(120)底部連通,所述樓梯通道包括上樓通道和下樓通道,所述上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所述下樓通道設置在中央通風天井(220)一側或另一側,設備安裝管道(230)沿框架結構(210)立柱縱向設置;建筑墻體(300)包括建筑外墻(310)、建筑內墻和建筑樓板,建筑外墻(310)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外側,所述建筑內墻包括若干隔斷墻板(321),隔斷墻板(32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縱向結構上,所述建筑樓板包括若干隔斷地板(331),隔斷地板(331)設置在框架結構(210)內部橫向結構上,隔斷墻板(321)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陽,李書楊,王久昌,
申請(專利權)人:隨州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