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終端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1167359 閱讀: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43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機殼,機殼具有容納腔;主屏幕,設置在機殼上;柔性屏,柔性屏可伸縮地設置,柔性屏具有收縮狀態(tài)和展開狀態(tài);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柔性屏位于容納腔內;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柔性屏的至少部分屏體伸出容納腔外,以使柔性屏的至少部分屏體與主屏幕的屏體拼接,以增大終端設備的顯示區(qū)域。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終端設備的屏幕尺寸受限的問題。

    terminal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rminal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housing with a housing; a main screen,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housing; a flexible screen, which can be retractably arranged, has a contraction state and an expansion state; a flexible screen is located in the housing cavity when the flexible screen is in a contraction state;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screen body of the flexible screen extends the housing cavity when the flexible screen is in an expansion state. In addition, at least part of the flexible screen body is spliced with the screen body of the main screen to increase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terminal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limited screen size of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終端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終端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對于全面屏手機的追求越來越推崇,全面屏能夠提高手機的屏占比,在有限的屏幕上實現(xiàn)超大視野。但由于手機頂部有前置攝像頭、距離-光傳感器等結構件,限制了全面屏的設計。基于以上問題,怎樣將前置攝像頭、距離-光傳感器等結構件的裝配位置挪到其他地方而不占據(jù)全面屏的擴展空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折疊手機或者是雙屏手機是目前行業(yè)內的兩種新型的解決方案。然而,上述兩種新型的解決方案存在如下問題:1、基于OLED柔性屏的折疊手機的特點是利用轉軸機構的內外翻轉使柔性OLED屏折疊與展開,實現(xiàn)全面屏的擴展,其轉軸機構復雜且結構尺寸大,導致整機折疊后機身厚度超大;而且全手動折疊與展開,靈活性不足;折疊轉軸技術不成熟,可靠性低、風險高。2、雙屏手機通常正面是全面屏,背面是正常16:9屏幕。雖然配置兩個屏,但是只能在正面與背面之間反復切換翻轉,在使用上并不是真正的擴展了全面屏的大小。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終端設備,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終端設備的屏幕尺寸受限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機殼,機殼具有容納腔;主屏幕,設置在機殼上;柔性屏,柔性屏可伸縮地設置,柔性屏具有收縮狀態(tài)和展開狀態(tài);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柔性屏位于容納腔內;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柔性屏的至少部分屏體伸出容納腔外,以使柔性屏的至少部分屏體與主屏幕的屏體拼接,以增大終端設備的顯示區(qū)域。進一步地,終端設備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顯示端面和第二顯示端面,柔性屏包括第一屏體和第二屏體,第一屏體和第二屏體平行設置,第一屏體和第二屏體均可伸縮地設置;當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第一屏體在第二顯示端面形成終端設備的副屏幕;當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第二屏體的至少部分與主屏幕的屏體拼接以使第二屏體的至少部分與主屏幕共同形成第一顯示區(qū)域,且第一屏體處于伸展狀態(tài),以使副屏幕的顯示區(qū)域擴大以形成第二顯示區(qū)域。進一步地,第一屏體和第二屏體均為柔性屏幕。進一步地,機殼包括顯示部和殼體部,顯示部和殼體部位于第二顯示端面上,顯示部位于柔性屏遠離主屏幕的一側,顯示部為容納腔的腔壁的至少部分,以使第一屏體通過顯示部顯示。進一步地,顯示部由透明材料制成。進一步地,當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柔性屏具有多個凹陷部和多個凸出部,多個凹陷部和多個凸出部沿柔性屏的伸縮方向依次交替連接設置;當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柔性屏的屏體呈平面結構。進一步地,凸出部包括水平部,多個凸出部的水平部沿柔性屏的伸縮方向間隔設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進一步地,柔性屏具有至少一個屏體,沿柔性屏的伸縮方向,柔性屏的屏體可折疊地設置,以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使柔性屏的屏體折疊在容納腔內。進一步地,終端設備還包括收縮部,收縮部與柔性屏的至少部分屏體連接,收縮部可收縮地設置,以使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或展開狀態(tài)。進一步地,柔性屏具有至少一個屏體,屏體具有多個連接部和多個自由部,多個連接部和多個自由部沿柔性屏的伸縮方向依次交替設置,收縮部與多個連接部連接,收縮部具有初始狀態(tài)和擴張狀態(tài);當收縮部處于擴張狀態(tài)時,多個連接部的外表面和多個自由部的外表面相平齊,以使柔性屏的屏體呈平面結構;當收縮部由擴張狀態(tài)變?yōu)槌跏紶顟B(tài)時,收縮部帶動自由部收縮,以使屏體形成多個凹陷部和多個凸出部,以使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進一步地,收縮部為氣囊,柔性屏上開設有通氣孔,通氣孔與氣囊連通,以向氣囊內充氣或使氣體從氣囊內排出。進一步地,柔性屏具有相對設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用于與容納腔連接,自由端相對容納腔可移動地設置,通氣孔設置在自由端上。進一步地,終端設備還包括支撐件,支撐件設置在氣囊內,支撐件體積可變化地設置。進一步地,支撐件由具有記憶特性的彈性材料制成。進一步地,支撐件由記憶海綿制成。進一步地,機殼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容納腔具有避讓開口,避讓開口設置在第一側壁上,柔性屏通過避讓開口伸出容納腔外或收縮進容納腔內。進一步地,柔性屏還包括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設置在第一屏體和第二屏體遠離容納腔腔底的一端,第一支撐部的一端與第一屏體連接,第一支撐部的另一端與第二屏體連接。進一步地,第一屏體、第二屏體和第一支撐部為一體結構。進一步地,機殼包括顯示部和殼體部;終端設備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顯示端面和第二顯示端面,主屏幕位于第一顯示端面上,顯示部和殼體部位于第二顯示端面上,終端設備還包括:攝像頭,攝像頭設置在殼體部上。進一步地,主屏幕為全面屏。進一步地,柔性屏為全面屏。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通過設置柔性屏,可以在柔性屏伸出容納腔外時與主屏幕的屏體拼接,進而增大終端設置的顯示區(qū)域,擴展了終端設備的顯示區(qū)域的尺寸,提升了用戶的智能交互體驗。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的正視圖;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的后視圖;圖5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一個角度的正視圖;圖6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另一個角度的正視圖;圖7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一個角度的后視圖;圖8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在柔性屏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另一個角度的后視圖;圖9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的柔性屏的第二個實施例的正視圖;圖10示出了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終端設備的柔性屏的第二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11示出了圖1中的終端設備的局部放大圖。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10、機殼;11、第一顯示區(qū)域;12、第二顯示區(qū)域;13、副屏幕;14、第一側壁;15、第二側壁;16、顯示部;17、殼體部;20、主屏幕;30、柔性屏;31、收縮部;32、通氣孔;33、支撐件;34、第一支撐部;41、第一凹陷部;42、第一凸出部;421、第一水平部;51、第二凹陷部;52、第二凸出部;521、第二水平部;40、第一顯示端面;50、第二顯示端面;60、第一屏體;70、第二屏體;80、攝像頭。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zhí)峁┻M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jù)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shù)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shù)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請參考圖1至圖11,包括:機殼10,機殼10具有容納腔;主屏幕20,設置在機殼10上;柔性屏30,柔性屏30可伸縮地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0),所述機殼(10)具有容納腔;主屏幕(20),設置在所述機殼(10)上;柔性屏(30),所述柔性屏(30)可伸縮地設置,所述柔性屏(30)具有收縮狀態(tài)和展開狀態(tài);在所述柔性屏(30)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位于所述容納腔內;在所述柔性屏(3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的至少部分屏體伸出所述容納腔外,以使所述柔性屏(30)的至少部分屏體與所述主屏幕(20)的屏體拼接,以增大所述終端設備的顯示區(qū)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0),所述機殼(10)具有容納腔;主屏幕(20),設置在所述機殼(10)上;柔性屏(30),所述柔性屏(30)可伸縮地設置,所述柔性屏(30)具有收縮狀態(tài)和展開狀態(tài);在所述柔性屏(30)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位于所述容納腔內;在所述柔性屏(3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的至少部分屏體伸出所述容納腔外,以使所述柔性屏(30)的至少部分屏體與所述主屏幕(20)的屏體拼接,以增大所述終端設備的顯示區(qū)域。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顯示端面(40)和第二顯示端面(50),所述柔性屏(30)包括第一屏體(60)和第二屏體(70),所述第一屏體(60)和所述第二屏體(70)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屏體(60)和所述第二屏體(70)均可伸縮地設置;當所述柔性屏(30)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屏體(60)在所述第二顯示端面(50)形成所述終端設備的副屏幕(13);當所述柔性屏(3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第二屏體(70)的至少部分與所述主屏幕(20)的屏體拼接以使所述第二屏體(70)的至少部分與所述主屏幕(20)共同形成第一顯示區(qū)域(11),且所述第一屏體(60)處于伸展狀態(tài),以使所述副屏幕(13)的顯示區(qū)域擴大以形成第二顯示區(qū)域(12)。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體(60)和第二屏體(70)均為柔性屏幕。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0)包括顯示部(16)和殼體部(17),所述顯示部(16)和所述殼體部(17)位于所述第二顯示端面(50)上,所述顯示部(16)位于所述柔性屏(30)遠離所述主屏幕(20)的一側,所述顯示部(16)為所述容納腔的腔壁的至少部分,以使所述第一屏體(60)通過所述顯示部(16)顯示。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部(16)由透明材料制成。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柔性屏(30)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具有多個凹陷部和多個凸出部,多個所述凹陷部和多個所述凸出部沿所述柔性屏(30)的伸縮方向依次交替連接設置;當所述柔性屏(3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柔性屏(30)的屏體呈平面結構。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水平部,多個所述凸出部的所述水平部沿所述柔性屏(30)的伸縮方向間隔設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30)具有至少一個屏體,沿所述柔性屏(30)的伸縮方向,所述柔性屏(30)的屏體可折疊地設置,以在所述柔性屏(30)處于所述收縮狀態(tài)時,使所述柔性屏(30)的屏體折疊在所述容納腔內。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收縮部(31),所述收縮部(31)與所述柔性屏(30)的至少部分屏體連接,所述收縮部(31)可收縮地設置,以使所述柔性屏(30)處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鄭亞東謝明梁博許超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午夜寂寞视频无码专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东京热av人妻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