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包括燃油氣鍋爐,所述燃油氣鍋爐一側連接有燃燒器,所述燃油氣鍋爐內腔設有煙氣導氣板,所述煙氣導氣板與所述燃油氣鍋爐內壁之間形成煙氣回流通道,所述煙氣回流通道內設有螺旋水冷管,所述螺旋水冷管兩端分別設有螺旋進水管與螺旋出水管,所述燃油氣鍋爐側壁上設有水冷夾層,所述螺旋進水管與螺旋出水管均與所述水冷夾層連通,所述燃油氣鍋爐一側通過鍋爐后煙道一側連接有空氣預熱器,所述空氣預熱器一側通過空氣預熱器后煙道連接出煙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煙氣內循環與外循環結合的方式,減小風機負荷,燃燒穩定性好,并且設置煙氣導氣板對內循環煙氣起到導向作用,設置螺旋水冷管增加降溫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
本技術涉及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屬于鍋爐
技術介紹
近年來,我國各大中城市逐步淘汰市區內燃煤小鍋爐、爐灶,改用油、氣、電等清潔燃料或集中供熱,當前,國內使用較多的煙氣再循環裝置,是在鍋爐的空氣預熱器前抽取一部分低溫煙氣直接送入爐內,或與一次風或二次風混合后送入爐內,也降低了氧氣濃度,進而降低了NOx的排放濃度,從空氣預熱器前抽取溫度較低的煙氣,通過再循環風機將抽取的煙氣送入空氣煙氣混合器,和空氣混合后一起送入爐內,常規的煙氣再循環裝置,需要輔助設備,系統復雜,投資較大,而且大多很難將氧濃度真正穩定降到足夠小的程度,并且這種煙氣再循環方法,由于引回大量的循環煙氣加大了系統的煙氣量,導致煙氣流速增加,加大了引風機的負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解決了現有的常規的煙氣再循環裝置,需要輔助設備,系統復雜,投資較大,而且大多很難將氧濃度真正穩定降到足夠小的程度,并且這種煙氣再循環方法,由于引回大量的循環煙氣加大了系統的煙氣量,導致煙氣流速增加,加大了引風機的負荷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包括燃油氣鍋爐,所述燃油氣鍋爐一側連接有燃燒器,所述燃油氣鍋爐內腔設有煙氣導氣板,所述煙氣導氣板與所述燃油氣鍋爐內壁之間形成煙氣回流通道,所述煙氣回流通道內設有螺旋水冷管,所述螺旋水冷管兩端分別設有螺旋進水管與螺旋出水管,所述燃油氣鍋爐側壁上設有水冷夾層,所述螺旋進水管與螺旋出水管均與所述水冷夾層連通,所述燃油氣鍋爐一側通過鍋爐后煙道一側連接有空氣預熱器,所述空氣預熱器一側通過空氣預熱器后煙道連接出煙道,所述空氣預熱器頂部連接空氣管,所述空氣管上安裝有空氣控制閥與第一鼓風機,所述空氣預熱器底部通過熱空氣管連接煙氣空氣混合室,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底部通過循環煙管連通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所述循環煙管上設有循環煙氣閥與第二鼓風機,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一側通過循環氣管與所述燃燒器連通。進一步而言,所述煙氣導氣板包括橫向導氣板及與所述橫向導氣板兩端連接的弧形導氣板。進一步而言,所述水冷夾層底部設有水冷進水管,所述水冷夾層一側設有水冷出水管。進一步而言,所述空氣控制閥與所述循環煙氣閥均為單向閥。進一步而言,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上還安裝有煙氣脫硫箱。進一步而言,所述燃油氣鍋爐與所述燃燒器的出口連通。本技術有益效果:高溫煙氣經過燃油氣鍋爐輻射換熱后,形成較低溫度的煙氣,在煙氣壓力作用下,一部分煙氣進入煙氣回流通道,在煙氣回流通道的橫向導氣板及與所述橫向導氣板兩端連接的弧形導氣板的導向作用下回流,并且煙氣經過螺旋水冷管與水冷夾層的作用下進一步降溫,螺旋水冷管的設置可以延阻煙氣的流速,并且獲得更好的降溫效果,煙氣可以回流到燃油氣鍋爐前端,與高溫煙氣混合后獲得較低的燃燒溫度,從而減少氮氧化物的產生,本技術采用煙氣內循環與外循環結合的方式,減小風機負荷,燃燒穩定性好,并且設置煙氣導氣板對內循環煙氣起到導向作用,設置螺旋水冷管增加降溫效果。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圖1是本技術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的燃油氣鍋爐內部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的a處放大圖。圖中標號:1、燃油氣鍋爐;2、燃燒器;3、煙氣導氣板;4、煙氣回流通道;5、螺旋水冷管;6、螺旋進水管;7、螺旋出水管;8、水冷夾層;9、鍋爐后煙道;10、空氣預熱器;11、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2、出煙道;13、空氣管;14、空氣控制閥;15、第一鼓風機;16、熱空氣管;17、煙氣空氣混合室;18、循環煙管;19、循環煙氣閥;20、第二鼓風機;21、循環氣管;22、水冷進水管;23、水冷出水管;24、煙氣脫硫箱。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圖3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包括燃油氣鍋爐1,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連接有燃燒器2,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腔設有煙氣導氣板3,所述煙氣導氣板3與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壁之間形成煙氣回流通道4,所述煙氣回流通道4內設有螺旋水冷管5,所述螺旋水冷管5兩端分別設有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所述燃油氣鍋爐1側壁上設有水冷夾層8,所述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均與所述水冷夾層8連通,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通過鍋爐后煙道9一側連接有空氣預熱器10,所述空氣預熱器10一側通過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連接出煙道12,所述空氣預熱器10頂部連接空氣管13,所述空氣管13上安裝有空氣控制閥14與第一鼓風機15,所述空氣預熱器10底部通過熱空氣管16連接煙氣空氣混合室17,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底部通過循環煙管18連通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17,所述循環煙管18上設有循環煙氣閥19與第二鼓風機20,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17一側通過循環氣管21與所述燃燒器2連通。所述煙氣導氣板3包括橫向導氣板及與所述橫向導氣板兩端連接的弧形導氣板,煙氣可以回流到燃油氣鍋爐1前端,所述水冷夾層8底部設有水冷進水管22,所述水冷夾層8一側設有水冷出水管23,水冷進水管22用來通入冷水,水冷出水管23用來使冷水流出,所述空氣控制閥14與所述循環煙氣閥19均為單向閥,只能從空氣管13通入空氣,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上還安裝有煙氣脫硫箱24,用來脫硫,所述燃油氣鍋爐1與所述燃燒器2的出口連通,燃燒器2產生的高溫煙氣從燃燒器2出口高速噴出,在燃燒器2出口處形成局部負壓狀態,并形成噴入燃油氣鍋爐1的燃燒火焰。本技術工作原理:高溫煙氣經過燃油氣鍋爐1輻射換熱后,形成較低溫度的煙氣,在煙氣壓力作用下,一部分煙氣進入煙氣回流通道4,在煙氣回流通道4的橫向導氣板及與所述橫向導氣板兩端連接的弧形導氣板的導向作用下回流,并且煙氣經過螺旋水冷管5與水冷夾層8的作用下進一步降溫,螺旋水冷管5的設置可以延阻煙氣的流速,并且獲得更好的降溫效果,煙氣可以回流到燃油氣鍋爐1前端,與高溫煙氣混合后獲得較低的燃燒溫度,從而減少氮氧化物的產生,經鍋爐后煙道9、空氣預熱器10、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出煙道12排入大氣,空氣經空氣控制閥14調節進風量,通過第一鼓風機15送入空氣預熱器10加熱后,進入煙氣空氣混合室17,再循環煙氣經循環煙氣閥19調節煙氣量,通過第二鼓風機20送入煙氣空氣混合室17,加熱后的空氣和煙氣充分均勻混合后,經循環氣管21進入燃燒器2,在燃油氣鍋爐1中和燃料混合燃燒。以上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包括燃油氣鍋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連接有燃燒器(2),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腔設有煙氣導氣板(3),所述煙氣導氣板(3)與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壁之間形成煙氣回流通道(4),所述煙氣回流通道(4)內設有螺旋水冷管(5),所述螺旋水冷管(5)兩端分別設有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所述燃油氣鍋爐(1)側壁上設有水冷夾層(8),所述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均與所述水冷夾層(8)連通,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通過鍋爐后煙道(9)一側連接有空氣預熱器(10),所述空氣預熱器(10)一側通過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連接出煙道(12),所述空氣預熱器(10)頂部連接空氣管(13),所述空氣管(13)上安裝有空氣控制閥(14)與第一鼓風機(15),所述空氣預熱器(10)底部通過熱空氣管(16)連接煙氣空氣混合室(17),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底部通過循環煙管(18)連通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17),所述循環煙管(18)上設有循環煙氣閥(19)與第二鼓風機(20),所述煙氣空氣混合室(17)一側通過循環氣管(21)與所述燃燒器(2)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煙氣再循環燃氣鍋爐,包括燃油氣鍋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連接有燃燒器(2),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腔設有煙氣導氣板(3),所述煙氣導氣板(3)與所述燃油氣鍋爐(1)內壁之間形成煙氣回流通道(4),所述煙氣回流通道(4)內設有螺旋水冷管(5),所述螺旋水冷管(5)兩端分別設有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所述燃油氣鍋爐(1)側壁上設有水冷夾層(8),所述螺旋進水管(6)與螺旋出水管(7)均與所述水冷夾層(8)連通,所述燃油氣鍋爐(1)一側通過鍋爐后煙道(9)一側連接有空氣預熱器(10),所述空氣預熱器(10)一側通過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連接出煙道(12),所述空氣預熱器(10)頂部連接空氣管(13),所述空氣管(13)上安裝有空氣控制閥(14)與第一鼓風機(15),所述空氣預熱器(10)底部通過熱空氣管(16)連接煙氣空氣混合室(17),所述空氣預熱器后煙道(11)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琪,李健,
申請(專利權)人:程琪,李健,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