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混水籠頭閥,包括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的進水口和熱水口,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的上水口;閥體前部設置的用水口和上部設置的閥芯安裝孔。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進水孔與閥體的進水口相連通。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還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上的熱水口與用水口相連通,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用水口還與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閥芯體,閥芯體上部設置有調節把手。使用時由閥體進水口引入自來水,經上水口輸入太陽等熱水器的進水口。同時頂出熱水器內的熱水,經閥體熱水口流入用水口,供人們洗用時一開就有熱水。并可經閥體冷水孔引入冷水調溫。冬天用完水關閥后管道內余水經閥體內的通道自動排空不凍堵。(*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管道供水控制閥類,尤其涉及太陽熱水器的混水籠頭閥及其配件。
技術介紹
太陽等熱水器,是利用太陽等熱能加熱用水的熱水器,其在使用時通常要使用多種閥門和水籠頭來控制上、下水,及調溫混水。如中國專利第ZL 00205454.X號公開了“太陽熱水器多功能調節閥”的技術方案,中國專利第ZL 01222377.8號公開了“太陽能熱水器的注水混合閥瓷芯”的技術方案。此專利技術和產品中陶瓷水磨片上的兩扇形槽和一圓槽或孔都相互分隔,使用時依靠分隔的扇形槽和圓槽或孔的重合或隔開來完成太陽熱水器的上水、混水調溫和關閉。但使用時也會出現下列難題,如用水時由于管道內存在上次用完熱水后留存的冷卻水,使用時就要放出此冷卻水后才有熱水使用,因而每次使用時白白浪費了冷水源和熱水源。冬天,尤其太陽熱水器的上、下管道留存的冷水,極易受凍形成凍堵,常造成真空集熱管被凍壞,和水箱的脹壞或抽癟等。同時,水道按裝管路通常要采用2-4只閥來控制操作上、下水和調溫混水,使用操作極為煩瑣。太陽熱水器本當利用太陽能等產生熱水造福于民,但其受到天氣寒冷凍堵,使用時出現控制操作煩瑣,浪費冷、熱水源等現象,以及按裝、維護、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種種不便、麻煩和經濟負擔,實在令人煩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混水籠頭閥,和其內裝置的陶瓷閥芯及陶瓷水磨片等,解決上述難題,以滿足構造簡單,操作方便,即用有熱水,管道排空防凍,節約用水,經濟節約,實用效果好等多方面的需要。本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混水籠頭閥的閥體,包括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的進水口和熱水口,閥體前部設置的用水口;閥體上部設置的閥芯安裝孔,閥芯安裝孔內設置的進水孔;閥體的進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進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熱水口與用水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閥體后部或下部還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副閥安裝孔;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副閥安裝孔,閥體上的熱水口與副閥安裝孔及用水口相連通,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一種新型混水籠頭閥,包括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的進水口和熱水口,閥體前部設置的用水口;閥體上部設置的閥芯安裝孔,閥芯安裝孔內設置的進水孔,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閥芯體,閥芯體上部設置有調節把手;閥體的進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進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熱水口與用水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閥體后部或下部還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副閥安裝孔,副閥安裝孔處設置有副閥芯及副閥調節把手;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副閥芯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 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副閥安裝孔,副閥安裝孔處設置有副閥芯及副閥調節把手;閥體上的熱水口與副閥安裝孔、副閥芯及用水口相連通,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副閥芯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本新型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因而具有下列優點1.用水時,由于上、下管道排空無積水,因而新型混水籠頭閥一開就有熱水,節約了水源。2.只需一只新型混水籠頭閥操作控制,就可達到上、下水,調溫混水,管道排空等多種功能,按裝、使用、操作也極為方便。3.用水后,由于上、下管道排空無積水,因而新型混水籠頭閥一關,冬天不會形成管道凍堵。4.新型混水籠頭閥內采用陶瓷閥芯,密封性好,不漏水,耐磨耐用,使用壽命30萬次以上。5.新型混水籠頭閥整體構造較簡單易制,使用操作也很方便,市場前景廣闊,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附圖說明圖1是本新型專利技術陶瓷水磨片中定磨片的一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專利技術陶瓷水磨片中動磨片的第一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專利技術陶瓷水磨片中動磨片的第二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4是本新型專利技術陶瓷水磨片中動磨片的第三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5是本新型專利技術陶瓷閥芯的一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6是本新型專利技術混水籠頭閥中閥體的第一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7是本新型專利技術混水籠頭閥中閥體的第二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8是本新型專利技術混水籠頭閥的一種形狀構造示意圖。圖中1.水磨片2.定磨片3.動磨片4.主道槽5.支道槽6.弧形槽7.圓弧槽8.斜形邊9.閥芯體10.底蓋 11.閥體 12.進水口13.上水口 14.熱水口 15.用水口16.進水孔 17.上水孔 18.冷水孔19.副閥 20.弧形孔A 21.圓弧孔 22.弧形孔B 23.螺套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新型專利技術的實施作如下詳述在圖1中,新型陶瓷水磨片1中的定磨片2可采用陶瓷材料,或銅材、不銹鋼、塑料等其它材料精密制成。其上設置有對稱的弧形孔A20和弧形孔B22,其下設置有圓弧孔21,其外周設置有與閥芯體9相固配的十字凹槽(或三凹孔等其它形狀)。為用水時調溫,和用水后關閉新型混水籠頭閥時形成與動磨片3上的支道槽5(或主道槽4)相配構成的排空通道及防漏水等方面的需要,定磨片2上的弧形孔B22,(或弧形孔A20)的內端可設置為斜形邊8。在圖2中,新型陶瓷水磨片1中的動磨片3可采用陶瓷材料,或銅材、不銹鋼、塑料等其它材料精密制成。其上設置有(弧形的)主道槽4,和(直線形的)支道槽5,(當然也可互為相反設置)。支道槽5的一端設有圓弧槽7,以與定磨片2上的圓弧孔21(或弧形孔A20、弧形孔B22)相配構成水流通道,或關閉后排空的通道。主道槽4和支道槽5設置為弧角形相交。動磨片3的外周設置有與閥芯體9內的閥桿相固配調節的十字凹槽,(或凹孔等其它形狀)。在圖3中,新型陶瓷水磨片1中的動磨片3上設置有斜角(或直角)相交的主道槽4和支道槽5;主道槽4的外端設置有外弧形槽6;主道槽4與支道槽5相交端設置為圓弧槽7,或三角形、直線形、菱邊形等其它形狀。為適應水流分配的需要,主道槽4的寬度或深度,可設置為大于支道槽5的寬度或深度。為用水后排空的需要,動磨片3上支道槽5的外端徑可設為大于主道槽4的外端徑;或支道槽5的外端設置為斜形邊(或斜弧形)8,以便與定磨片2上的弧形孔B22(或弧形孔A20)相配合,形成用水后的微小排空通道,用于從閥體的上水口13、用水口15等閥體內的流道排除其輸入或輸出管道中的積水。動磨片3上其它的形狀、構造、材料、作用等,與圖2中相同或相似,在此省略。在圖4中,新型陶瓷水磨片1中的動磨片3上設置有平角相交相交的主道槽4和支道槽5;主道槽4的左側設置有較長支出形的支道槽5,(也可將主道槽4設置在左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混水籠頭閥的閥體,包括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的進水口和熱水口,閥體前部設置的用水口;閥體上部設置的閥芯安裝孔,閥芯安裝孔內設置的進水孔;閥體的進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進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熱水口與用水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閥體后部或下部還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 副閥安裝孔;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或者,閥體后部或下部設置有上水口,閥體的閥芯安裝孔內設置有上水孔和冷水孔;閥體的中部設置有副閥安裝孔,閥體上的熱水口與 副閥安裝孔及用水口相連通,閥體上的上水口與閥芯安裝孔內的上水孔相連通;閥體上的用水口還與副閥安裝孔及閥芯安裝孔內的冷水孔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玉順,
申請(專利權)人:耿玉順,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