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該管接頭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根預連接管端部的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在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的對接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徑向向內凹陷的環形凹部,且在每一個環形凹部的所在部位設置有能伸入到環形凹部內的彈性密封件,以及用于限定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之間位置的連接件。環形凹部能使彈性密封件能在彎曲的狀態下實現自動膨脹式密封,利用該管接頭連接的管路基本上不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技術背景用于輸送流體的管路是由許多根通過管接頭軸向連接的管子構成的。 傳統的管接頭通常采用分別安裝在兩根預連接管端部的法蘭盤,并通過螺 栓將兩個對接的法蘭盤軸向拉緊并固定,同時,為了防止管路內的流體在法 蘭盤之間泄漏,在兩個對接的法蘭盤之間還安裝有由橡膠材料構成的密封 環。該種結構的管接頭即法蘭盤雖然結構相對簡單,但,對于在地面上且 長距離的輸送流體管路而言,該管路直接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會發生 熱脹冷縮的現象,且在熱脹時,因管路的長度增加而導致管件接頭部位產 生變形,而在冷縮時,會因管路的長度縮短而導致管件接頭部位產生間隙, 無論是管路接頭部位產生變形,還是產生間隙,因螺栓連接屬于固定式連 接,即連接件一旦將兩個法蘭盤固定其位置就已確定,當兩個法蘭盤之間 的位置在強大外力作用下發生變化時,可迫使螺栓拉長,螺栓會因強制拉 長超出彈性限度而損壞,而螺栓損壞會直接造成管路接頭部位發生泄漏。CN1702364A號公開了一種由管座聯接的管接頭,其包括一個中空的接 頭體和一個螺母,以及一個前端設置有密封圈的卡套。兩根管件分別軸向 穿進接頭體兩端設置的中空部位,并通過螺母將接頭體和卡套固定,以形 成以較牢固的管接頭。然而,由于該管接頭需要接頭體、螺母、卡套這三 個部件之間的緊密配合才能實現連接及很好的密封,如果其中的一個部件 出現加工公差會直接影響其連接和密封,所以,加工該管接頭會有一定困 難;同時,因現有的管路為了防止被潮濕空氣侵蝕,通常采用在金屬管如 鋼管的外表面設置有由耐侵蝕的塑料或類似材料構成的覆層的結構,這種 覆層通常不耐高溫,而該管接頭的卡套與管子在焊接時,所產生的高溫極 易將覆層損壞;另外,該種管接頭一旦將管件連接后,便與管子形成一種 固定結構,當環境溫度變化管路發生熱脹冷縮時,管路同樣會出現變形和 泄漏等問題。中國專利1932363A號公開的"卡箍式管接頭"給出另外一種管接頭的結構形式,該管接頭包括在圓周方向上間隔地設置有至少三個弧形部分的 套殼,在套殼中安裝有彈性環,而在套殼外設置有緊固帶和使弧形部分彼 此接觸的緊固裝置。該管接頭采用徑向鎖緊的方式固定管件,且采用緊固 帶和緊固裝置能使套殼與管件緊密配合,以完成管件之間的連接。該管接頭中所述的緊固帶中的環形部具有一定的彈性,可為管接頭提供膨脹空間, 使管路熱脹時所產生的作用力不至于將套殼脹裂。但,該環形部只是對管 接頭的徑向起到補償作用,在通常情況下,管路因熱脹冷縮會使構成管接 頭部件的位置在軸向發生變化,而軸向位置的變化才能導致其泄漏,所以, 該管接頭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管路產生變形和泄漏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利用增大彈性密封件徑向厚度的方式解 決管接頭因熱脹冷縮產生的形變而使其泄漏問題的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本技術所提出的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根預連接 管端部的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在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的對接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徑向向內凹陷的環形凹部,且在每一個環形凹部的所在部 位設置有能伸入到環形凹部內的彈性密封件,以及用于限定第一接頭件和 第二接頭件之間位置的連接件。所述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上的彈性密封件上設置有與環形凹部相 垂直且形狀與其相對應的環形凹槽,且在環形凹槽內安裝有彈性件。所述 環形凹槽的橫斷面是棱柱形或圓形或橢圓形,其內安裝有彈簧或與其形狀 相同的彈性件。所述環形凹部內的彈性密封件具有沿著第一接頭件或第二 接頭件的對接端面的兩側方向延展的延展部。所述第一接頭件第二接頭件的對接端面的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有1-4個環形凹部,該環形凹部的4黃斷面是棱柱形或圓形或橢圓形。所述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是由分別徑向設置在兩根預連接管端部的環形板件構成,且在兩個環形板件的周邊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軸向通孑L; 所述連接件包括可伸入到軸向通孔內的螺栓和安裝在該螺栓上的彈性墊 圈,彈性墊圏是由彎曲的剛性圓環片或由剛性圓環片相疊加構成。所述管接頭還包括包覆在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外表面的卡箍。所 述卡箍包括兩個半圓形對稱件,兩個半圓形對稱件的兩端徑向向外延伸有連接部,該連接部上設置有用于連接件穿過的通孔。所述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外側的頂端是傾斜面,所述卡箍的內表 面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傾斜面位置相對應的且斜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斜面。所述連接件包括能穿過通孔的螺栓和安裝在該螺栓兩端的彈性墊圈, 彈性墊圈是由彎曲的剛性圓環片或由剛性圓環片相疊加構成。由于本技術所提出的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中的第 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的對接端面采用的環形凹部,能使彈性密封件能在彎曲的狀態下實 現密封,當管路受熱脹冷縮的影響使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之間分離時, 彈性件會頂推彈性密封件緊貼第一和第二接頭件的內壁,以實現自動膨脹 式密封,所以,利用該管接頭連接的管路基本上不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另外,因卡箍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與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外側 頂端的斜面斜度相對應的傾斜面,連接件采用彈性墊圈的結構,當第一接 頭件和第二接頭件之間的距離縮小時,卡箍通過連接件也隨之徑向收縮,而當兩者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會將卡箍頂起并使其沿著徑向擴張,故該種 結構的管接頭保證管路不泄漏的前提下具有徑向自動補償的功能。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所提出的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第一個實施例的剖 面結構示意附圖2是本技術所提出的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第二個實施例的剖 面結構示意附圖3是卡箍部分剖面的主視示意附圖4是圖3的側視部分剖面示意附圖5是連接件一個實施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l和圖5,這兩個附圖給出本技術所提出的自膨脹補償式管 接頭第 一個實施例的外觀整體結構。該管接頭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根預連接 管4端部的第一接頭件2和第二接頭件3,以及彈性密封件6。第一接頭件2和第二接頭件3可制成與現有技術中的法蘭盤相近似的 結構,即由圓盤形板件構成,且在其上設置有軸向通孔23和33。第一接頭 件2和第二接頭件3的對接端面21和31上分別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環形凹部22和32。在環形凹部22和32內分別安裝有一個彈性密封件6,每一 個彈性密封件6上設置有與環形凹部22和32相垂直且形狀與其相對應的 環形凹槽61 。本實施例中給出的環形凹槽61的橫斷面采用的是梯形的結構, 而環形凹槽61采用橫斷面為三角形、矩形、多邊形等棱柱形或圓形或橢圓 形的結構同樣能完成本技術的任務。在兩個環形凹槽61對接后所形成 的空間內安裝有彈性件7 ,本實施例中給出的彈性件7是由圓環形的高彈性 的橡膠材料制成,其橫斷面為橢圓形,而彈性件7的橫斷面采用三角形、 矩形、多邊形等棱柱形或圓形的結構也同樣能完成本技術的任務。彈 性件7還可以采用能軸向安裝在兩個環形凹槽61對接后所形成的空間內的 且間隔有一定距離的多個彈簧的結構,彈簧可對彈性密封件6施加較大的 作用力。第一接頭件2上的彈性密封件6具有沿著對接端面21的兩側方向 延展的延展部62和63,第二接頭件3上的彈性密封件6具有沿著對接端面 31的兩側方向延展的延展部64和65。彈性密封件6可由橡膠類材料制成。 由于設置環形凹部22和32的目的是為了使彈性密封件6能迂回地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膨脹補償式管接頭,其特征在于:該管接頭包括分別設置在兩根預連接管端部的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在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的對接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徑向向內凹陷的環形凹部,且在每一個環形凹部的所在部位設置有能伸入到環形凹部內的彈性密封件,以及用于限定第一接頭件和第二接頭件之間位置的連接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陣,
申請(專利權)人:陳陣,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