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擋風板、換熱器及熱風爐
本技術涉及熱風爐
,尤其涉及一種擋風板、換熱器及熱風爐。
技術介紹
熱風爐主要包括燃燒室、換熱器、煙氣出口、冷空氣進口、熱風出口等,換熱器包括換熱管道。工作時,燃料在燃燒室內燃燒形成高溫煙氣進入換熱器,在換熱管道內部流動,最后經煙氣出口排入大氣;冷空氣由鼓風機(引風機)從冷空氣進口鼓入(吸入),在換熱管道外部流動,與高溫煙氣進行熱量交換,最終成為熱空氣從熱風出口排出。現有熱風爐換熱器如不加設擋風板,則冷空氣從冷空氣進口進入后將以最短路線從熱風出口排出,不僅換熱時間短、換熱效果差,而且存在大量吹風死角,影響熱風爐使用壽命。目前,市面上的擋風板將換熱管道之間的空間分隔開來,形成風道,以便于進行換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冷空氣直接從最近的通道穿過的情形,但通常會存在無法避免吹風死角,影響換熱效果,進而影響熱風爐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鑒于現有技術的以上情況作出,用于克服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更多個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擋風板,用于熱風爐換熱器,包括:擋風板本體;所述擋風板本體至少在一相對的兩側各設有一排貫穿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通風口,每排中的各個所述通風口間隔設置;在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熱風爐換熱器時,兩側的每個所述通風口均與相連接的所述換熱管道的外壁形成一個用于冷空氣穿過的通道。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擋風板本體呈長條形,兩側的各個所述通風口在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長度方向等間隔設置。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兩側的一排所述通風口與另一排所述通風口在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長度方向上交錯設置。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通風口為半圓形缺口或半橢圓形缺口。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換熱器,用于熱風爐,包括多排間隔設置的換熱部,每排所述換熱部均包括至少一個供煙氣進出的換熱管單元,每個所述換熱管單元包括多個換熱管道,多個所述換熱管道平行間隔排布,并通過轉向室連通形成供煙氣進出通道,相鄰兩排所述換熱部之間安裝有至少兩個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擋風板;其中一個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相鄰兩排所述換熱部的其中一對相對的所述換熱管道之間的上部,另一個所述擋風板安裝在另一對相對的所述換熱管道之間的下部,使兩個所述擋風板在冷空氣的流動方向上間隔設置;且安裝在上部的所述擋風板的下端向下超出所述換熱管道上下方向的中線;安裝在下部的所述擋風板的上端向上超出所述換熱管道上下方向的中線。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相鄰兩排所述換熱部之間安裝有兩個以上的所述擋風板,相鄰的兩個所述擋風板交替地安裝在其中一對相對的所述換熱管道的上部和另一對相對的所述換熱管道的下部。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擋風板與所述換熱管道點焊固定。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熱風爐,包括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本技術的以上一個或更多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一個或更多個優點: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熱風爐換熱器的擋風板,包括擋風板本體,所述擋風板本體至少在一相對的兩側各設有一排貫穿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通風口,每排中的各個所述通風口間隔設置;在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熱風爐換熱器時,兩側的每個所述通風口均與相連接的所述換熱管道的外壁形成一個用于冷空氣穿過的通道。使用時,進入換熱器的大部分冷空氣被擋風板本體擋住,按照擋風板本體分隔形成的空氣氣道流動,小部分風穿過擋風板本體邊上的通風口,確保換熱器邊緣區域的空氣也能夠順暢流動,避免出現吹風死角,特別是換熱管道的根部區域,能夠及時完成熱交換,防止換熱管道出現局部過熱等問題,同時,冷空氣在換熱管道之間的空間里流動方式更為復雜多變,冷空氣與換熱管道接觸換熱時間長,強化換熱效果,提高熱風爐熱效率,延長熱風爐使用壽命,并且該擋風板結構簡單、加工簡便、成本低,且安裝方便,節省人工勞動成本。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換熱器以及熱風爐,包括上述擋風板,該換熱器以及熱風爐能夠強化換熱效果,提高熱風爐換熱效率,避免吹風死角,延長熱風爐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依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擋風板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依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換熱部局部安裝擋風板示意圖;圖3示出了依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多根換熱管道間安裝擋風板示意圖。圖中:1:換熱管道;2:轉向室;3:擋風板本體;31:通風口。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依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熱風爐換熱器擋風板,包括擋風板本體3,所述擋風板本體3在一相對的兩側各設有一排通風口31。如圖1所示,通風口31設置在擋風板本體3的邊緣處,貫穿擋風板本體3,每排中的各個通風口31間隔設置。在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熱風爐換熱器時,擋風板本體3設置在兩個相鄰的換熱管道1之間,兩側分別與兩個換熱管道1連接,且兩側的每個通風口31均與相連接的換熱管道1的外壁形成一個用于冷空氣穿過的通道。使用時,當安裝有擋風板的熱風爐換熱器工作時,大部分冷空氣被擋風板本體3擋住,按照擋風板本體3分隔形成的空氣氣道流動,小部分空氣穿過擋風板本體3側邊上的通風口31,確保擋風板背側邊緣區域也有冷空氣流入,避免出現吹風死角,特別是換熱管道1的根部區域,能夠及時完成熱交換,防止換熱管道出現局部過熱等問題,延長熱風爐使用壽命。同時,由于設置了通風口31,冷空氣在換熱管道1之間的空間里流動方式更為復雜多變,冷空氣與換熱管道1接觸換熱時間長,強化換熱效果,提高熱風爐熱效率,并且該擋風板結構簡單、加工簡便、成本低。如圖1所示,依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擋風板本體3呈長條形,兩側的各個通風口31在擋風板本體4的長度方向等間隔設置。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擋風板本體3兩側的一排通風口31與另一排通風口31在擋風板本體3的長度方向上交錯設置,交錯的距離可為同一排相鄰兩通風口31間距的一半,以便于不同位置的冷空氣流動。依據本技術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通風口31為半圓形缺口或半橢圓形缺口,方便加工。在另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擋風板本體3的上側或下側也可以增設通風口31,用于增加換熱管道1根部區域的冷空氣流動。如圖2所示,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換熱器,用于熱風爐,所述換熱器包括多排間隔設置的換熱部,每排換熱部均包括至少一個供煙氣進出的換熱管單元,每個換熱管單元包括多個換熱管道1,多個換熱管道1平行間隔排布,并通過轉向室2連通形成供煙氣進出的通道。圖2示出了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中單排換熱部的局部,其中實線箭頭表示煙氣流動,虛線箭頭表示冷空氣流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擋風板,用于熱風爐換熱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擋風板本體;/n所述擋風板本體至少在一相對的兩側各設有一排貫穿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通風口,每排中的各個所述通風口間隔設置;/n在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熱風爐換熱器時,兩側的每個所述通風口均與相連接的換熱管道的外壁形成一個用于冷空氣穿過的通道。/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擋風板,用于熱風爐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擋風板本體;
所述擋風板本體至少在一相對的兩側各設有一排貫穿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通風口,每排中的各個所述通風口間隔設置;
在所述擋風板安裝在熱風爐換熱器時,兩側的每個所述通風口均與相連接的換熱管道的外壁形成一個用于冷空氣穿過的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風板本體呈長條形,兩側的各個所述通風口在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長度方向等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風板,其特征在于:
兩側的一排所述通風口與另一排所述通風口在所述擋風板本體的長度方向上交錯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擋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風口為半圓形缺口或半橢圓形缺口。
5.一種換熱器,用于熱風爐,包括多排間隔設置的換熱部,每排所述換熱部均包括至少一個供煙氣進出的換熱管單元,每個所述換熱管單元包括多個換熱管道,多個所述換熱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居林,李耿,王輝,徐會山,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谷王烘干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