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頂部開設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內腔套設有門框,所述門框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門框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所述保護箱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固定機構、連接板、固定桿、卡槽、放置凹塊、限位板、箱體、彈簧、活動板、拉桿、拉塊、卡柱、第二滑槽和滑塊相互配合,達到了對防漏水閘門便于安裝的優點,使工人在對防漏水閘門進行安裝時,能夠有效的簡化安裝步驟,使工人安裝時省時省力,減輕了工人的勞動量,從而提高了防漏水閘門的實用性。
An easy to install leakproof gat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
本技術涉及閘門
,具體為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
技術介紹
閘門用于關閉和開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設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用以攔截水流,控制水位、調節流量、排放泥沙和飄浮物等,按制作材料劃分,主要有木質閘門、木面板鋼構架閘門、鑄鐵閘門、鋼筋混凝土閘門以及鋼閘門,按閘門門頂與水平面相對位置劃分,主要有露頂式閘門和潛沒式閘門。水利工程中,需要用到防漏水閘門,以便于控制水通道的打開和閉合,目前現有的防漏水閘門安裝時較為繁瑣,導致工人在對防漏水閘門進行安裝時,由于安裝步驟較為繁瑣,造成工人容易出現費時費力的狀況,增加了工人的勞動量,從而降低了防漏水閘門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具備對防漏水閘門便于安裝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防漏水閘門安裝時較為繁瑣,導致工人在對防漏水閘門進行安裝時,由于安裝步驟較為繁瑣,造成工人容易出現費時費力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頂部開設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內腔套設有門框,所述門框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門框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所述保護箱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底部貫穿至門框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螺紋桿表面的底部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塊,所述第一螺紋塊的背面固定連接有閘門本體,所述閘門本體的兩側均與第一滑槽的內腔滑動連接,所述門框正面和背面底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機構,所述門框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頂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卡槽,所述地面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放置凹塊,所述放置凹塊的內腔套設在固定桿的表面,所述放置凹塊的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壁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拉桿的頂部貫穿至箱體的頂部并固定連接有拉塊,所述活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底部貫穿至卡槽的內腔。優選的,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與門框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螺紋塊,所述第二螺紋塊的內腔螺紋連接有螺紋銷,所述螺紋銷的底部貫穿至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螺紋銷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旋鈕。優選的,所述箱體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內腔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遠離第二滑槽的一側與活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門框外側的直徑小于水流通道內腔的直徑,所述水流通道的內壁與門框的表面相接觸。優選的,所述卡槽內腔的直徑大于卡柱的直徑,所述卡柱表面的底部與卡槽的內腔相接觸。(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通過設置固定機構、連接板、固定桿、卡槽、放置凹塊、限位板、箱體、彈簧、活動板、拉桿、拉塊、卡柱、第二滑槽和滑塊相互配合,達到了對防漏水閘門便于安裝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防漏水閘門安裝時較為繁瑣,導致工人在對防漏水閘門進行安裝時,由于安裝步驟較為繁瑣,造成工人容易出現費時費力的問題,使工人在對防漏水閘門進行安裝時,能夠有效的簡化安裝步驟,使工人安裝時省時省力,減輕了工人的勞動量,從而提高了防漏水閘門的實用性。2、本技術通過設置固定機構,對門框的底部起到固定的作用,能夠有效的對門框的底部進行固定和定位,防止門框在使用時出現晃動,通過設置卡槽和卡柱,對固定桿起到卡緊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止固定桿在固定時出現晃動的問題,同時增加門框固定后的穩定性,通過設置第二滑槽和滑塊,對活動板起到移動時穩定的作用,解決了活動板在移動時出現晃動的問題,增加了活動板移動時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地面、2水流通道、3門框、4第一滑槽、5保護箱、6電機、7螺紋桿、8限位塊、9第一螺紋塊、10閘門本體、11固定機構、111固定板、112連接塊、113第二螺紋塊、114螺紋銷、115旋鈕、12連接板、13固定桿、14卡槽、15放置凹塊、16限位板、17箱體、18彈簧、19活動板、20拉桿、21拉塊、22卡柱、23第二滑槽、24滑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包括地面1,地面1的頂部開設有水流通道2,水流通道2的內腔套設有門框3,門框3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4,門框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5,保護箱5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6,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7,螺紋桿7的底部貫穿至門框3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限位塊8,螺紋桿7表面的底部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塊9,第一螺紋塊9的背面固定連接有閘門本體10,閘門本體10的兩側均與第一滑槽4的內腔滑動連接,門框3正面和背面底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機構11,門框3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2,連接板12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固定桿13頂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卡槽14,地面1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放置凹塊15,放置凹塊15的內腔套設在固定桿13的表面,放置凹塊15的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7,箱體17內壁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彈簧18,彈簧1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板19,活動板19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拉桿20,拉桿20的頂部貫穿至箱體17的頂部并固定連接有拉塊21,活動板1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柱22,卡柱22的底部貫穿至卡槽14的內腔,固定機構11包括固定板111,固定板111的內側與門框3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固定連接,固定板111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塊112,連接塊112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螺紋塊113,第二螺紋塊113的內腔螺紋連接有螺紋銷114,螺紋銷114的底部貫穿至固定板111的底部,螺紋銷11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旋鈕115,箱體17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滑槽23,第二滑槽23的內腔滑動連接有滑塊24,滑塊24遠離第二滑槽23的一側與活動板19的一側固定連接,門框3外側的直徑小于水流通道2內腔的直徑,水流通道2的內壁與門框3的表面相接觸,卡槽14內腔的直徑大于卡柱22的直徑,卡柱22表面的底部與卡槽14的內腔相接觸,通過設置固定機構11,對門框3的底部起到固定的作用,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頂部開設有水流通道(2),所述水流通道(2)的內腔套設有門框(3),所述門框(3)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4),所述門框(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5),所述保護箱(5)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6),所述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7),所述螺紋桿(7)的底部貫穿至門框(3)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限位塊(8),所述螺紋桿(7)表面的底部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塊(9),所述第一螺紋塊(9)的背面固定連接有閘門本體(10),所述閘門本體(10)的兩側均與第一滑槽(4)的內腔滑動連接,所述門框(3)正面和背面底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機構(11),所述門框(3)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2),所述連接板(12)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所述固定桿(13)頂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卡槽(14),所述地面(1)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放置凹塊(15),所述放置凹塊(15)的內腔套設在固定桿(13)的表面,所述放置凹塊(15)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7),所述箱體(17)內壁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彈簧(18),所述彈簧(1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板(19),所述活動板(19)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拉桿(20),所述拉桿(20)的頂部貫穿至箱體(17)的頂部并固定連接有拉塊(21),所述活動板(1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柱(22),所述卡柱(22)的底部貫穿至卡槽(14)的內腔。/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安裝的防漏水閘門,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頂部開設有水流通道(2),所述水流通道(2)的內腔套設有門框(3),所述門框(3)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4),所述門框(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5),所述保護箱(5)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6),所述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7),所述螺紋桿(7)的底部貫穿至門框(3)的內腔并固定連接有限位塊(8),所述螺紋桿(7)表面的底部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塊(9),所述第一螺紋塊(9)的背面固定連接有閘門本體(10),所述閘門本體(10)的兩側均與第一滑槽(4)的內腔滑動連接,所述門框(3)正面和背面底部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機構(11),所述門框(3)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2),所述連接板(12)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所述固定桿(13)頂部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卡槽(14),所述地面(1)頂部兩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連接有放置凹塊(15),所述放置凹塊(15)的內腔套設在固定桿(13)的表面,所述放置凹塊(15)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17),所述箱體(17)內壁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彈簧(18),所述彈簧(1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板(19),所述活動板(19)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拉桿(20),所述拉桿(20)的頂部貫穿至箱體(17)的頂部并固定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志強,湯貴安,
申請(專利權)人:馮志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