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殼體,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垃圾存放空腔,所述垃圾存放空腔內放置有垃圾存放箱,所述主殼體側壁上設有連通垃圾存放空腔的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內設有密封機構,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圓柱型空腔,且圓柱型空腔設置在垃圾存放空腔上側,所述圓柱型空腔內密封匹配設有圓柱型轉塊,所述主殼體上設有驅動圓柱型轉塊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圓柱型轉塊的側壁上均布有四個凹槽,所述主殼體上端面設有連通圓柱型空腔的投入口,且垃圾存放空腔通過導出口與圓柱型空腔連通,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對四個凹槽進行消毒的消毒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將垃圾密封存儲,避免傳染,安全性高。
A garbage disposal device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
本技術涉及垃圾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ICU即重癥加強護理病房,又稱加強監護病房綜合治療室,治療、護理、康復均可同步進行,為重癥或昏迷患者提供隔離場所和設備,提供最佳護理、綜合治療、醫養結合,術后早期康復、關節護理運動治療等服務。有針對性的監測供給,又被稱為深切治療部。是隨著醫療、護理、康復等專業的共同發展、新型醫療設備的誕生和醫院管理體制的改進而出現的一種集現代化醫療、護理、康復技術為一體的醫療組織管理形式。現有的醫用垃圾往往都是需要特制的垃圾處理裝置進行處理手,但是對于重癥監護室,現有的垃圾處理裝置可能密封性不夠,傳染性較強的病源容易出現影響,重癥監護室較為重要,這種問題需要避免。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殼體,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垃圾存放空腔,所述垃圾存放空腔內放置有垃圾存放箱,所述主殼體側壁上設有連通垃圾存放空腔的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內設有密封機構,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圓柱型空腔,且圓柱型空腔設置在垃圾存放空腔上側,所述圓柱型空腔內密封匹配設有圓柱型轉塊,所述主殼體上設有驅動圓柱型轉塊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圓柱型轉塊的側壁上均布有四個凹槽,所述主殼體上端面設有連通圓柱型空腔的投入口,且垃圾存放空腔通過導出口與圓柱型空腔連通,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對四個凹槽進行消毒的消毒機構。優選地,所述密封機構包括密封設置在取出口內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端與主殼體轉動連接,所述主殼體外側壁上設有限制密封板位置的電磁鎖。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主殼體側壁上的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同軸固定連接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遠離伺服電機的一端貫穿主殼體并與圓柱型轉塊同軸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消毒機構包括設置在主殼體內的消毒空腔,所述消毒空腔設置在圓柱型空腔一側,所述主殼體外固定安裝有消毒液箱和廢液箱,所述消毒空腔內設有噴管,且噴管一端貫穿主殼體并與消毒液箱固定連接,所述噴管上固定連接有控制泵,所述消毒空腔頂壁上固定安裝有電加熱板,所述消毒空腔遠離圓柱型空腔的側壁上固定安裝有紫外線燈,所述主殼體內設有廢液管,所述廢液管一端與廢液箱固定連接,且廢液管另一端與消毒空腔底部連通。優選地,所述主殼體和廢液箱下端面均安裝有萬向輪。優選地,所述消毒空腔底壁呈向下的弧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設置圓柱型轉塊,通過投入口可以將垃圾投入圓柱型轉塊弧形側壁上的凹槽內,通過驅動機構帶動圓柱型轉塊,轉動180度后垃圾通過到入口進入垃圾存放箱內,在這個過程中,垃圾存放箱無法與外部空氣接觸,密封性極高,避免了傳染和污染。2、同時設置了消毒機構,在轉動270度后,停止一段時間,此時與取出口對應位置還有凹槽,不影響正常垃圾投放,同時消毒機構對此時與其位置對應的凹槽進行多重消毒,消毒作用較高,保證與外部空氣接觸的凹槽的干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殼體、2垃圾存放箱、3密封機構、4圓柱型轉塊、5驅動機構、6消毒機構、7密封板、8電磁鎖、9伺服電機、10驅動軸、11消毒液箱、12廢液箱、13噴管、14控制泵、15電加熱板、16紫外線燈、17廢液管、18萬向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3,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殼體1,主殼體1內設有垃圾存放空腔,垃圾存放空腔內放置有垃圾存放箱2,用于存放垃圾,主殼體1側壁上設有連通垃圾存放空腔的取出口,可以取出垃圾存放箱2,取出口內設有密封機構3,密封機構3包括密封設置在取出口內的密封板7,密封板7下端與主殼體1轉動連接,密封板7對取出口具有密封封閉作用,主殼體1外側壁上設有限制密封板7位置的電磁鎖8,解除電磁鎖8的鎖緊效果,可以打開密封板7。其中,主殼體1內設有圓柱型空腔,且圓柱型空腔設置在垃圾存放空腔上側,圓柱型空腔內密封匹配設有圓柱型轉塊4,主殼體1上設有驅動圓柱型轉塊4轉動的驅動機構5,驅動機構5包括固定安裝在主殼體1側壁上的伺服電機9,伺服電機9輸出端同軸固定連接有驅動軸10,驅動軸10遠離伺服電機9的一端貫穿主殼體1并與圓柱型轉塊4同軸固定連接,通過伺服電機9工作,可以通過驅動軸10帶動圓柱型轉塊4轉動,圓柱型轉塊4的側壁上均布有四個凹槽,主殼體1上端面設有連通圓柱型空腔的投入口,且垃圾存放空腔通過導出口與圓柱型空腔連通,可以通過投入口向凹槽內投入垃圾,可以通過導出口導出凹槽內的垃圾。其中,主殼體1內設有對四個凹槽進行消毒的消毒機構6,消毒機構6包括設置在主殼體1內的消毒空腔,消毒空腔設置在圓柱型空腔一側,主殼體1外固定安裝有消毒液箱11和廢液箱12,分別用于存放消毒液和廢液,主殼體1和廢液箱12下端面均安裝有萬向輪18,整體裝置方便移動,消毒空腔內設有噴管13,且噴管13一端貫穿主殼體1并與消毒液箱11固定連接,噴管13上固定連接有控制泵14,控制泵14工作,可以通過噴管13將消毒液箱11內的消毒液向凹槽噴出,消毒空腔頂壁上固定安裝有電加熱板15,產生高溫消毒作用,消毒空腔遠離圓柱型空腔的側壁上固定安裝有紫外線燈16,進行紫外線消毒,主殼體1內設有廢液管17,廢液管17一端與廢液箱12固定連接,且廢液管17另一端與消毒空腔底部連通,將消毒液消毒后的廢液導出,消毒空腔底壁呈向下的弧形,方便導出廢液。本技術中,將垃圾通過投入口投入圓柱型轉塊4弧形儲備上均布的四個凹槽內,伺服電機9帶動圓柱型轉塊4轉動,在凹槽從上側位置轉動至下側位置時,垃圾掉入垃圾存放箱2內,當凹槽轉動至270度位置時,通過控制泵14工作,噴管13將消毒液箱11內的消毒液噴涂至凹槽內,然后產生的廢液通過廢液管17流入廢液箱12內,同時電加熱板15進行高溫消毒,紫外線燈16進行紫外線消毒,使得凹槽受到嚴密的消毒作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垃圾存放空腔,所述垃圾存放空腔內放置有垃圾存放箱(2),所述主殼體(1)側壁上設有連通垃圾存放空腔的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內設有密封機構(3),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圓柱型空腔,且圓柱型空腔設置在垃圾存放空腔上側,所述圓柱型空腔內密封匹配設有圓柱型轉塊(4),所述主殼體(1)上設有驅動圓柱型轉塊(4)轉動的驅動機構(5),所述圓柱型轉塊(4)的側壁上均布有四個凹槽,所述主殼體(1)上端面設有連通圓柱型空腔的投入口,且垃圾存放空腔通過導出口與圓柱型空腔連通,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對四個凹槽進行消毒的消毒機構(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包括主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垃圾存放空腔,所述垃圾存放空腔內放置有垃圾存放箱(2),所述主殼體(1)側壁上設有連通垃圾存放空腔的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內設有密封機構(3),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圓柱型空腔,且圓柱型空腔設置在垃圾存放空腔上側,所述圓柱型空腔內密封匹配設有圓柱型轉塊(4),所述主殼體(1)上設有驅動圓柱型轉塊(4)轉動的驅動機構(5),所述圓柱型轉塊(4)的側壁上均布有四個凹槽,所述主殼體(1)上端面設有連通圓柱型空腔的投入口,且垃圾存放空腔通過導出口與圓柱型空腔連通,所述主殼體(1)內設有對四個凹槽進行消毒的消毒機構(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3)包括密封設置在取出口內的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下端與主殼體(1)轉動連接,所述主殼體(1)外側壁上設有限制密封板(7)位置的電磁鎖(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癥監護室用的垃圾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5)包括固定安裝在主殼體(1)側壁上的伺服電機(9),所述伺服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靜,
申請(專利權)人:王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