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包括上釬桿、中釬桿、下釬桿和釬桿頭,所述上釬桿的下方設置有中釬桿,所述中釬桿的下端設置有下釬桿,所述下釬桿的下端設置有釬桿頭,所述上釬桿的上部左右側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釬桿頭的外側開設有釬槽,所述中釬桿的外側設置有連接主件,所述下釬桿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副件,所述中釬桿的下端設置有外螺紋柱,所述下釬桿的上端開設有內螺紋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釬槽、外螺紋柱和內螺紋口,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釬桿的穿透能力不足以及容易發生損壞增加成本的問題。
A kind of drill rod to enhance the service life and penetration of the broken hammer drill ro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
本技術涉及破碎錘
,具體為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
技術介紹
釬桿是井巷工程連接鉆頭和鑿巖的機具,釬桿經常用于破碎錘中,破碎錘能在挖掘建筑物基礎的作用中更有效地清理浮動的石塊和巖石縫隙中的泥土,破碎錘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打擊力和沖擊能量,因此破碎錘中的釬桿經常需要進行更換。但是現有的技術存在以下的不足:1、現有的破碎錘釬桿中,其釬桿的穿透能力不足。2、現有的破碎錘釬桿中,其容易發生損壞,釬桿某部位損壞后,會導致整只釬桿無法使用,需要進行更換整只釬桿,這樣會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提供了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釬桿的穿透能力不足以及容易發生損壞增加成本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包括上釬桿、中釬桿、下釬桿和釬桿頭,所述上釬桿的下方設置有中釬桿,所述中釬桿的下端設置有下釬桿,所述下釬桿的下端設置有釬桿頭,所述上釬桿的上部左右側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釬桿頭的外側開設有釬槽,所述中釬桿的外側設置有連接主件,所述下釬桿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副件。優選的,所述釬桿頭上的釬槽設置有四個,所述釬槽平均分布在釬桿頭的四側。優選的,所述中釬桿的下端設置有外螺紋柱,所述下釬桿的上端開設有內螺紋口,所述中釬桿上的外螺紋柱與下釬桿上的內螺紋口螺旋連接。優選的,所述連接主件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連接主件的下端開設有內螺紋口,所述連接主件內部的通孔的上端的側壁上設置有凸塊,所述內螺紋口的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優選的,所述連接副件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連接副件的上端設置有外螺紋柱,所述連接主件上的內螺紋口與連接副件上的外螺紋柱螺旋連接。優選的,所述上釬桿設置在連接主件上的通孔內,所述中釬桿設置在連接副件上的通孔內。優選的,所述上釬桿的下端開設有安裝槽,所述中釬桿相對應上釬桿上的安裝槽的位置處開設有安裝槽,所述上釬桿上的安裝槽與中釬桿上的安裝槽之間設置有彈簧。(三)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通過設置釬槽,通過在釬桿頭上開設的四個釬槽,使得釬桿頭的末端更加的尖銳,同時減小了釬桿頭的末端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釬桿頭往下的穿透能力,當破碎錘開始工作,產生的石渣或粉塵通過釬槽均勻的排走,從而起到散熱的功能,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釬桿的穿透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具備了結構簡單的好處。(2)本技術通過設置外螺紋柱和內螺紋口,通過將中釬桿上的外螺紋柱與下釬桿上的內螺紋口進行螺旋連接,再通過將上釬桿與中釬桿設置在連接主件和連接副件的通孔內,將連接主件與連接副件之間螺旋連接,再通過凸塊的限制和彈簧的彈性,從而使得上釬桿與中釬桿之間的運動得到限制的同時受到保護,使得釬桿的使用壽命增加,并且結構之間的便于安裝與拆卸,當破碎錘開始工作后,釬桿長時間的工作,會使得釬桿產生不同的損傷,因此當某部位損壞時,可以直接進行更換某部位,其他部位仍正常使用,減小了破碎錘的結構成本,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容易發生損壞增加成本的問題,同時具備了結構之間便于安裝與拆卸的好處。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圖的內部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圖的外部結構圖;圖3為本技術圖1中的中釬桿結構圖;圖4為本技術圖1中的下釬桿結構圖;圖5為本技術圖1中的連接副件結構圖;圖6為本技術圖1中的連接主件結構圖。圖中附圖標記為:1、上釬桿;2、安裝槽;3、彈簧;4、中釬桿;5、下釬桿;6、釬桿頭;7、連接副件;8、連接主件;9、限位槽;10、釬槽;11、外螺紋柱;12、內螺紋口;13、通孔;14、凸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6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包括上釬桿1、中釬桿4、下釬桿5和釬桿頭6,上釬桿1的下方設置有中釬桿4,中釬桿4的下端設置有下釬桿5,下釬桿5的下端設置有釬桿頭6,上釬桿1的上部左右側均開設有限位槽9,釬桿頭6的外側開設有釬槽10,中釬桿4的外側設置有連接主件8,下釬桿5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副件7,釬桿頭6上的釬槽10設置有四個,釬槽10平均分布在釬桿頭6的四側,通過在釬桿頭6上開設的四個釬槽10,使得釬桿頭6的末端更加的尖銳,同時減小了釬桿頭6的末端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釬桿頭6往下的穿透能力,當破碎錘開始工作,產生的石渣或粉塵通過釬槽10均勻的排走,從而起到散熱的功能,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的釬桿的穿透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具備了結構簡單的好處,中釬桿4的下端設置有外螺紋柱11,下釬桿5的上端開設有內螺紋口12,中釬桿4上的外螺紋柱11與下釬桿5上的內螺紋口12螺旋連接,連接主件8上開設有通孔13,連接主件8的下端開設有內螺紋口12,連接主件8內部的通孔13的上端的側壁上設置有凸塊14,內螺紋口12的直徑大于通孔13的直徑,連接副件7上開設有通孔13,連接副件7的上端設置有外螺紋柱11,連接主件8上的內螺紋口12與連接副件7上的外螺紋柱11螺旋連接,上釬桿1設置在連接主件8上的通孔13內,中釬桿4設置在連接副件7上的通孔13內,上釬桿1的下端開設有安裝槽2,通過將中釬桿4上的外螺紋柱11與下釬桿5上的內螺紋口12進行螺旋連接,再通過將上釬桿1與中釬桿4設置在連接主件8和連接副件7的通孔13內,將連接主件8與連接副件7之間螺旋連接,再通過凸塊14的限制和彈簧3的彈性,從而使得上釬桿1與中釬桿4之間的運動得到限制的同時受到保護,使得釬桿的使用壽命增加,并且結構之間的便于安裝與拆卸,當破碎錘開始工作后,釬桿長時間的工作,會使得釬桿產生不同的損傷,因此當某部位損壞時,可以直接進行更換某部位,其他部位仍正常使用,減小了破碎錘的結構成本,解決了破碎錘釬桿中容易發生損壞增加成本的問題,同時具備了結構之間便于安裝與拆卸的好處,中釬桿4相對應上釬桿1上的安裝槽2的位置處開設有安裝槽2,上釬桿1上的安裝槽2與中釬桿4上的安裝槽2之間設置有彈簧3。工作原理:本技術在使用時,通過將中釬桿4上的外螺紋柱11與下釬桿5上的內螺紋口12進行螺旋連接,再通過將上釬桿1與中釬桿4設置在連接主件8和連接副件7的通孔13內,將連接主件8與連接副件7之間螺旋連接,再通過凸塊14的限制和彈簧3的彈性,使得上釬桿1與中釬桿4之間的運動得到限制的同時受到保護,使得釬桿的使用壽命增加,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包括上釬桿(1)、中釬桿(4)、下釬桿(5)和釬桿頭(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釬桿(1)的下方設置有中釬桿(4),所述中釬桿(4)的下端設置有下釬桿(5),所述下釬桿(5)的下端設置有釬桿頭(6),所述上釬桿(1)的上部左右側均開設有限位槽(9),所述釬桿頭(6)的外側開設有釬槽(10),所述中釬桿(4)的外側設置有連接主件(8),所述下釬桿(5)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副件(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包括上釬桿(1)、中釬桿(4)、下釬桿(5)和釬桿頭(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釬桿(1)的下方設置有中釬桿(4),所述中釬桿(4)的下端設置有下釬桿(5),所述下釬桿(5)的下端設置有釬桿頭(6),所述上釬桿(1)的上部左右側均開設有限位槽(9),所述釬桿頭(6)的外側開設有釬槽(10),所述中釬桿(4)的外側設置有連接主件(8),所述下釬桿(5)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副件(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釬桿頭(6)上的釬槽(10)設置有四個,所述釬槽(10)平均分布在釬桿頭(6)的四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釬桿(4)的下端設置有外螺紋柱(11),所述下釬桿(5)的上端開設有內螺紋口(12),所述中釬桿(4)上的外螺紋柱(11)與下釬桿(5)上的內螺紋口(12)螺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破碎錘釬桿使用壽命以及穿透力的釬桿,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明,趙立羽,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矯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