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及制造方法,包括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且該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的端部通過螺母固定連接,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遠離螺母的端部外分別套設有套筒,套筒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該環形腔體內插入有復合管;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外設有不銹鋼層,位于套筒外的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的不銹鋼層外設有碳鋼層,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防止在扣壓的過程中對防腐層造成損傷,提高了金屬接頭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改善原有扣壓工藝的不足,提高復合金屬接頭應用的可靠性,減小了金屬接頭的流阻。
A composite metal joi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及制造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柔性高壓輸送管對接
,具體涉及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及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柔性復合高壓輸送管主要用于陸地油氣輸送管線,耐腐蝕、作業簡單等,降低輸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非金屬管線在該領域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未來油田管線的一個新的發展分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據悉在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是爆管和滲漏。引發管子失效的原因包括管的質量問題、接頭問題、作業規范問題等,其中由于接頭技術導致的問題占據相當份額。因此,有必要針對接頭相關技術加以改進和優化。現有的管道接頭不具備耐腐蝕性能,為了提高抗腐蝕能力在內外管表面做防腐處理,如噴塑、環氧涂層、化學鍍層等。但是這種方式在進行采用新的扣壓方式時,會對破壞防腐層,特別是與被輸送流體接觸的內插管將失去防腐效果,管子的使用壽命被嚴重的縮短,提高了管子接頭的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在進行管子接頭扣壓時不會對管子造成損害、提高了管子接頭在制作時的扣壓效率的復合金屬接頭及制造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包括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且該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的端部通過螺母固定連接,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遠離螺母的端部外分別套設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該環形腔體內插入有復合管,從內到外套接在一起的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復合管和套筒相互擠壓為一體;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外設有不銹鋼層,位于套筒外的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的不銹鋼層外設有碳鋼層。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與復合管扣壓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扣壓齒,所述套筒與復合管扣壓的內壁上設有多個扣壓凹槽。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與套管連接的端部設有環形凹槽,所述套管的端部插入到該環形凹槽中與絲頭芯管組合體/平頭芯管組合體連接。所述復合管從內到外依次包括內PE管層、尼龍層和外PE管層。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連接的端部分別設有密封槽,該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一種復合金屬接頭的制造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步驟一:將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分別與套管進行套接后,然后在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套管/平頭芯管組合體和套管形成的環形腔中分別插入復合管待用;步驟二:將扣壓裝置中的內脹頭從連桿上拆下,然后將絲頭芯管組合體、復合管和套管形成的套接體套設在連桿上,在將絲頭芯管組合體的端部卡接在卡盤上,最后將卸下的內脹頭從新連接到連桿上;步驟三:內脹作業,液壓伸縮缸開啟,拉動連桿及連桿上固定的內脹頭進入到絲頭芯管組合體中,內脹頭向絲頭芯管組合體內進入的過程中,對絲頭芯管組合體向外擠壓,使絲頭芯管組合體、復合管和套管進行內脹擠壓;步驟四:外縮作業,當內脹頭進入到絲頭芯管組合體內完成內脹位置時,液壓伸縮缸推動連桿向外縮凹模的端部運動,套管的端部進入到外縮凹模中,且向外縮凹模內運動,外縮凹模對套管進行外縮擠壓;步驟五:將經過內脹作業和外縮作業的絲頭芯管組合體、復合管和套管從扣壓裝置中卸下;步驟六:將平頭芯管組合體、復合管和套管形成的套接體按照步驟二到步驟五的順序進行內脹外縮作業;步驟七:將經過內脹外縮作業的絲頭芯管組合體和平頭芯管組合體的端部進行對接定位,并通過螺母進行固定連接,完成整個復合金屬接頭的扣壓安裝。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防止在扣壓的過程中對防腐層造成損傷,提高了金屬接頭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采用內脹外縮的方式將金屬接頭進行有效的扣壓解決了扣壓握力不一致(軸向和徑向握力不均)導致損傷增強纖維的問題,有效改善原有扣壓工藝的不足,提高復合金屬接頭應用的可靠性,在扣壓時內脹使得接頭的有效通徑相對擴大,減小了金屬接頭的流阻,降低了成本;在使用時,外縮凹模根據需求能夠進行快速的更換,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金屬接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絲頭芯管組合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扣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扣壓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包括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且該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端部通過螺母3固定連接,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遠離螺母3的端部外分別套設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該環形腔體內插入有復合管5,從內到外套接在一起的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復合管5和套管3相互擠壓為一體;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連接的端部外周向面設有相同方向的外螺紋,在連接時,將該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連接端進行對接后,采用螺母3進行固定連接,在采用螺母進行固定連接時,可以通過定位銷先進行定位,然后在將螺母螺紋連接在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連接的端部外周向面設有相同方向的外螺紋上進行固定連接;插入到套管3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中的復合管3能夠緊密的與套管3的內壁和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外壁進行接觸,保證制成的復合金屬接頭的密封性,同時保證在進行過內脹外縮后,能夠相互壓緊貼合為一體;為了確保在內脹外縮的過程中,貼合的更加可靠,提升整個復合金屬接頭的可靠性,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與復合管5扣壓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扣壓齒103,所述套管3與復合管5扣壓的內壁上設有多個扣壓凹槽201,在進行內脹外縮時,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經過內脹,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管體向外撐起,該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與復合管5扣壓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扣壓齒103進入到復合管5中,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和復合管緊密的壓緊在一起,套管3經過外縮后,向內進行抵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且該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端部通過螺母(3)固定連接,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遠離螺母(3)的端部外分別套設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該環形腔體內插入有復合管(5),且該從內到外套接在一起的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復合管(5)和套筒(2)相互擠壓為一體;/n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由不銹鋼體(101)和涂覆在不銹鋼體(101)外的碳鋼層(102)組成,且所述的碳鋼層(102)位于套管(2)外的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不銹鋼體(101)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且該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端部通過螺母(3)固定連接,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遠離螺母(3)的端部外分別套設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內壁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外壁形成環形腔體,該環形腔體內插入有復合管(5),且該從內到外套接在一起的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復合管(5)和套筒(2)相互擠壓為一體;
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由不銹鋼體(101)和涂覆在不銹鋼體(101)外的碳鋼層(102)組成,且所述的碳鋼層(102)位于套管(2)外的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的不銹鋼體(10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與復合管(5)扣壓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扣壓齒(103),所述套筒(2)與復合管(5)扣壓的內壁上設有多個扣壓凹槽(2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與套管(2)連接的端部設有環形凹槽(104),所述套管(2)的端部插入到該環形凹槽(104)中與絲頭芯管組合體(1)/平頭芯管組合體(4)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管(5)包括內PE管層、尼龍層和外PE管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復合金屬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頭芯管組合體(1)和平頭芯管組合體(4)連接的端部分別設有密封槽(105),該密封槽(105)內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衛兵,路凱,羅壹,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欣欣智能管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