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料管傳輸機構,包括移料機構、二料條工作臺、底板、二側固定板、二立柱、二固定架、二第一排列盤、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擋片。其中,二側固定板固定在底板的左右兩端,二立柱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二側固定板之間并分別鄰近于二側固定板。二固定架固定在底板上并位于二側固定板之間并與二側固定板平行,二固定架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二固定架的中上部和底部分別可旋轉的設置有二第一排列盤和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分別設置在二立柱上。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料管傳輸機構通過設置帶著擋片的傳送帶、固定架、排列盤、移料機構將料管從堆放的地方一根一根的輸送到料條工作臺,以便對料條進行加工。
A kind of material pip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料管傳輸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子封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料管傳輸機構。
技術介紹
電子封裝就是安裝集成電路內置芯片外用的管殼,起著安放固定密封,保護集成電路內置芯片,增強環境適應的能力,并且集成電路芯片上的鉚點也就是接點,是焊接到封裝管殼的引腳上的。電子封裝用到的電路包裝管通常需要多道加工程序才能制成,包裝管在加工的時候是一根一根進行的,因此包裝管需要一根一根的傳輸和精確的定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料管傳輸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在裝配過程中料管不能一根一根地傳輸到指定的位置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料管傳輸機構,包括移料機構、二料條工作臺、底板、二側固定板、二立柱、二固定架、二第一排列盤、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擋片。其中,所述二側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左右兩端,所述二立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之間并分別鄰近于所述二側固定板。所述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之間并與所述二側固定板平行,所述二固定架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二固定架的中上部和底部分別可旋轉的設置有所述二第一排列盤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所述二傳送帶分別設置在所述二立柱上。所述二傳送帶上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擋片且所述擋片與所述二傳送帶垂直,所述二固定架的后面鄰近于所述二傳送帶且側面緊靠在所述二側固定板上。所述二料條工作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二固定架之間,所述移料機構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二料條工作臺之間。所述二第一排列盤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為圓盤,所述圓盤的外周設置有向圓心方向凹陷的排列盤凹槽,所述二第一排列盤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的中心位于所述二固定架的通道上。還包括方向變換盤,所述二固定架均設置有所述方向變換盤且所述方向變換盤位于所述二固定架的中部,所述方向變換盤的中心位于所述二固定架的通道上。所述方向變換盤上設置有方向感應器,所述方向變換盤為圓盤且所述方向變換盤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方向變換盤的通道里設置有鎖舌。所述二料條工作臺上設置有料條臺,所述料條臺上面設置有料條臺第一凹槽、料條臺第二凹槽、料條臺第三凹槽。所述二料條工作臺上面設置有料條工作臺第一凹槽、料條工作臺第二凹槽。還包括控制操作系統。細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二立柱上,所述后擋板固定在所述底板(3)的上面的后側且與所述底板垂直。本專利技術帶來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料管傳輸機構通過設置帶著擋片的傳送帶、固定架、排列盤、移料機構將料管從堆放的地方一根一根的輸送到料條工作臺,以便對料條進行加工。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料管傳輸機構的第一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1中的A區域的放大結構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1中的B區域的放大結構圖。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料管傳輸機構的第二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4中的C區域的放大結構圖。圖6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料管傳輸機構的移料機構結構示意圖。其中,1-移料機構,101-移動板,102-垂直氣缸,103-水平氣缸,104-料條臺,105-導軌,106-滑動板,107-料條臺第一凹槽,108-料條臺第二凹槽,109-料條臺第三凹槽,2-料條工作臺,201-料條工作臺第一凹槽,202-料條工作臺第二凹槽,3-底板,4-后擋板,5-側固定板,6-立柱,7-細桿,8-固定架,9-排列盤,10-方向變換盤,11-排列盤凹槽,12-料管、13-傳送帶、14-擋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料管傳輸機構,包括移料機構1、二料條工作臺2、底板3、二側固定板5、二立柱6、二固定架8、二第一排列盤9、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13、擋片14。其中,所述二側固定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3的左右兩端,所述二立柱6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分別鄰近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所述二固定架8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與所述二側固定板5平行。所述二固定架8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二固定架8的中上部和底部分別可旋轉的設置有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所述二傳送帶13分別設置在所述二立柱6上,所述二傳送帶13上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擋片14且所述擋片14與所述二傳送帶13垂直。所述二固定架8的后面鄰近于所述二傳送帶13且側面緊靠在所述二側固定板5上,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之間,所述移料機構1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之間。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為圓盤,所述圓盤的外周設置有向圓心方向凹陷的排列盤凹槽11,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的中心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的通道上。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料管傳輸機構還包括方向變換盤10,所述二固定架8均設置有所述方向變換盤10且所述方向變換盤10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的中部,所述方向變換盤10的中心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的通道上。所述方向變換盤10上設置有方向感應器,所述方向變換盤10為圓盤且所述方向變換盤10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方向變換盤10的通道里設置有鎖舌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上設置有料條臺104,所述料條臺104上面設置有料條臺第一凹槽107、料條臺第二凹槽108、料條臺第三凹槽109。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上面設置有料條工作臺第一凹槽202、料條工作臺第二凹槽20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料管傳輸機構還包括控制操作系統。細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二立柱6上,所述后擋板4固定在所述底板3的上面的后側且與所述底板3垂直。所述移料機構包括移動板101、垂直氣缸102、水平氣缸103、導軌105、滑動板106,所述移動板101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之間并鄰近于所述底板的前側。所述垂直氣缸102的活塞桿與所述移動板101的下表面接觸,所述移動板101的上面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所述導軌105,所述滑動板106呈工型結構且所述滑動板106的下面的左右兩端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導軌105上,所述水平氣缸103的活塞桿與所述滑動板106接觸。所述水平氣缸103的活塞桿垂直并接觸所述滑動板106的中間部分的連接桿。所述水平氣缸103和所述垂直氣缸102的缸筒均通過鋼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料條臺104,所述料條臺104固定在所述滑動板106上面的左右兩端。在操作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堆放在所述底板3上面的后側的料管12在所述二傳送帶13的作用下從所述二立柱6的底部傳送到頂部并到達所述二固定架8的通道里,然后進入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的排列盤凹槽11里,當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旋轉180°后料條沿著所述二固定架8的通道向下移動,然后到達所述方向變換盤10的通道里。當所述方向感應器感應到料管12的方向不對時,鎖舌自動鎖死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料管傳輸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料機構(1)、二料條工作臺(2)、底板(3)、二側固定板(5)、二立柱(6)、二固定架(8)、二第一排列盤(9)、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13)、擋片(14),所述二側固定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3)的左右兩端,所述二立柱(6)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分別鄰近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所述二固定架(8)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與所述二側固定板(5)平行,所述二固定架(8)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二固定架(8)的中上部和底部分別可旋轉的設置有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所述二傳送帶(13)分別設置在所述二立柱(6)上,所述二傳送帶(13)上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擋片(14)且所述擋片(14)與所述二傳送帶(13)垂直,所述二固定架(8)的后面鄰近于所述二傳送帶(13)且側面緊靠在所述二側固定板(5)上,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之間,所述移料機構(1)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之間。/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料管傳輸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料機構(1)、二料條工作臺(2)、底板(3)、二側固定板(5)、二立柱(6)、二固定架(8)、二第一排列盤(9)、二第二排列盤、二傳送帶(13)、擋片(14),所述二側固定板(5)固定在所述底板(3)的左右兩端,所述二立柱(6)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分別鄰近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所述二固定架(8)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側固定板(5)之間并與所述二側固定板(5)平行,所述二固定架(8)開設有一個從上到下的通道,所述二固定架(8)的中上部和底部分別可旋轉的設置有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所述二傳送帶(13)分別設置在所述二立柱(6)上,所述二傳送帶(13)上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擋片(14)且所述擋片(14)與所述二傳送帶(13)垂直,所述二固定架(8)的后面鄰近于所述二傳送帶(13)且側面緊靠在所述二側固定板(5)上,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固定在所述底板(3)上并位于所述二固定架(8)之間,所述移料機構(1)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二料條工作臺(2)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管傳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為圓盤,所述圓盤的外周設置有向圓心方向凹陷的排列盤凹槽(11),所述二第一排列盤(9)和所述二第二排列盤的中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佳宇,沈月明,陳建民,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佳欣電子產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