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太陽能路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燈桿的底端設有固定盤,固定盤的圓周外壁開設有若干插孔,燈桿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底面設有照亮燈,燈桿的圓周外壁設有電控箱,電控箱內設有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燈桿的圓周外壁靠近底面的位置設有連接板,該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通過設置的旋轉機構能夠使太陽能光伏板進行角度的調節,從而能夠隨著太陽位置的不同而對太陽能光伏板進行調節,使太陽能光伏板對著太陽,太陽能光伏板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能夠進行充分的吸收,從而解決了太陽能光伏板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吸收的不充分的問題。
A solar street lamp with adjustable photovoltaic pane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
本專利技術涉及太陽能路燈
,具體為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能源已被各個領域廣泛運用,太陽能路燈便是其中之一,其無需鋪設線纜、無需交流供電、不產生電費;采用直流供電、光敏控制;具有穩定性好、壽命長、發光效率高,安裝維護簡便、安全性能高、節能環保、經濟實用等優點,但現有的太陽能路燈上的太陽能光伏板通常都是固定的,而太陽遵循著從東往西進行運動,而太陽能光伏板(俗稱太陽能電池板)只對準同一個方向,會導致有一定的時間太陽能光伏板不能夠吸收太陽散發出的光能,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吸收的不充分,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太陽能光伏板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吸收的不充分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所述燈桿的底端設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的圓周外壁開設有若干插孔,所述燈桿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底面設有照亮燈,所述燈桿的圓周外壁設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內設有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所述燈桿的圓周外壁靠近底面的位置設有連接板,所述燈桿的頂面設有旋轉機構。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拉桿,所述拉桿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限位孔,所述拉桿穿過所述連接板并與其插接配合,所述拉桿的側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若干嚙齒,所述燈桿的頂面設有第二固定桿,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對稱設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固定桿的頂面設有圓環,所述圓環的圓周外壁開設有第一環形槽,所述第一環形槽的兩側內壁開設有第二環形槽,所述第二連接桿與所述第二環形槽轉動連接,所述圓環內設有轉桿,所述轉桿與所述圓環之間通過第一固定桿連接,所述轉桿的圓周外壁套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嚙齒相互嚙合,所述圓環的圓周外壁設有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太陽能光伏板通過逆變器將電能儲存于蓄電池內。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桿的長度與寬度與所述第二環形槽的長度與寬度相適配。優選的,所述齒輪與所述轉桿為一體成型結構。優選的,所述嚙齒呈線性等間距排布。優選的,所述嚙齒與所述拉桿為一體成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該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通過設置的旋轉機構能夠使太陽能光伏板進行角度的調節,從而能夠隨著太陽位置的不同而對太陽能光伏板進行調節,使太陽能光伏板對著太陽,太陽能光伏板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能夠進行充分的吸收,從而解決了太陽能光伏板對太陽散發出的光能吸收的不充分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旋轉機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A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的第二固定桿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流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逆變器的一種電路示意圖。圖中:1、燈桿;11、固定盤;111、插孔;12、第一連接桿;13、連接板;2、電控箱;3、照亮燈;4、旋轉機構;41、拉桿;411、限位孔;42、嚙齒;43、圓環;431、第一環形槽;4311、第二環形槽;44、轉桿;45、第一固定桿;46、齒輪;47、第二固定桿;471、第二連接桿;5、太陽能光伏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若干”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請參閱圖1-6,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1,燈桿1的底端設有固定盤11,固定盤11的圓周外壁開設有若干插孔111,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第一連接桿12,第一連接桿12的底面設有照亮燈3,燈桿1的圓周外壁設有電控箱2,電控箱2內設有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底面的位置設有連接板13,燈桿1的頂面設有旋轉機構4。具體的,旋轉機構4包括拉桿41,拉桿41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限位孔411,拉桿41穿過連接板13并與其插接配合,拉桿41的側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若干嚙齒42,燈桿1的頂面設有第二固定桿47,第二固定桿47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對稱設有第二連接桿471,第二固定桿47的頂面設有圓環43,圓環43的圓周外壁開設有第一環形槽431,第一環形槽431的兩側內壁開設有第二環形槽4311,第二連接桿471與第二環形槽4311轉動連接,保證了圓環43能夠在第二固定桿47上進行轉動,圓環43內設有轉桿44,轉桿44與圓環43之間通過第一固定桿45連接,轉桿44的圓周外壁套設有齒輪46,齒輪46與嚙齒42相互嚙合,保證了嚙齒42的上下運動能夠帶動齒輪46的轉動,圓環43的圓周外壁設有太陽能光伏板5,太陽能光伏板5通過逆變器將電能儲存于蓄電池內,白天時通過太陽能光伏板5對太陽光進行收集,將光能通過逆變器轉換到蓄電池內,并通過蓄電池對照亮燈3提供電能,照亮燈3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提高了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達到了環保的效果。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桿471的長度與寬度與第二環形槽4311的長度與寬度相適配,保證了第二連接桿471在第二環形槽4311內轉動的穩定性。除此之外,齒輪46與轉桿44為一體成型結構,保證了齒輪46與轉桿44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具體的,嚙齒42呈線性等間距排布,保證了拉桿41的上下移動能夠帶動轉桿44勻速的轉動。本實施例中,嚙齒42與拉桿41為一體成型結構,保證了嚙齒42與拉桿41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太陽能光伏板5采用浦江鑫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XHGD-100W太陽能光伏板;本實施例中的蓄電池采用常熟市萬隆電源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6-EVF-60蓄電池;本實施例中的逆變器采用溫州市羅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3000W48V逆變器,其配套電路和電源也可由廠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專利技術中涉及到電路和電子元器件以及模塊均為現有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實現,無需贅言,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桿(1)的底端設有固定盤(11),所述固定盤(11)的圓周外壁開設有若干插孔(111),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第一連接桿(12),所述第一連接桿(12)的底面設有照亮燈(3),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設有電控箱(2),所述電控箱(2)內設有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底面的位置設有連接板(13),所述燈桿(1)的頂面設有旋轉機構(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包括燈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桿(1)的底端設有固定盤(11),所述固定盤(11)的圓周外壁開設有若干插孔(111),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第一連接桿(12),所述第一連接桿(12)的底面設有照亮燈(3),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設有電控箱(2),所述電控箱(2)內設有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所述燈桿(1)的圓周外壁靠近底面的位置設有連接板(13),所述燈桿(1)的頂面設有旋轉機構(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光伏板的太陽能路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4)包括拉桿(41),所述拉桿(41)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限位孔(411),所述拉桿(41)穿過所述連接板(13)并與其插接配合,所述拉桿(41)的側壁靠近頂面的位置設有若干嚙齒(42),所述燈桿(1)的頂面設有第二固定桿(47),所述第二固定桿(47)的圓周外壁靠近頂面的位置對稱設有第二連接桿(471),所述第二固定桿(47)的頂面設有圓環(43),所述圓環(43)的圓周外壁開設有第一環形槽(4311),所述第一環形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健,劉艷,宣燕,
申請(專利權)人:贛州市歐雅光伏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