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包括支架、透明視窗與隔離罩巾,透明視窗設有手術操作孔,手術操作孔內設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設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氣閥;支架的支腿為可伸縮式支腿,支腿的頂端與透明視窗的底部相鉸接使支腿能夠翻折;隔離罩巾的裙邊設有用于和患者頭部周圍貼合的膠帶;透明視窗上還設有呼吸閥;隔離頭罩還包括壓條,透明視窗邊沿設有環形的壓條安裝槽,隔離罩巾通過壓條壓接于壓條安裝槽內;本隔離頭罩能進一步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且便于手術操作,確保手術視野,并且能夠提高生產制造的效率。
A splash proof isolation head cov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是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
技術介紹
醫護人員對患者行內鏡檢查(如氣管鏡、胃鏡等)診療肺部、胃部疾病的侵入性手術或進行吸痰、呼吸機脫機試驗等操作時,需要近距離地接觸患者,為了防止醫源性感染(如細菌、病毒等),醫護人員會采取防護手段。在爆發傳染病疫情期間,當已知被操作者(患者)是傳染病患者時,醫護人員會穿戴醫用防護隔離用品,如醫用防護服和頭套,但其存在影響醫生視野和手術精準操作的弊端,操作者舒適度差;且需要所有操作者穿戴防護頭套,資源消耗大。在非疫情時期,由于未知被操作者是否是傳染病患者,醫護人員一般情況下只穿戴常規的手術衣,患者在術中由于受到內鏡操作中侵入性手術器械的刺激,會打噴嚏、咳嗽或嘔吐,往往造成飛沫、痰液、胃內容物或血液飛濺到醫護人員面部或身體上,容易造成醫護人員感染。目前,有一種在手術時給患者使用的防飛濺隔離巾,患者平臥在手術臺上后罩于患者的面部,通過透明的視窗觀察患者,醫護人員通過袖套來操作手術器械。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隔離巾直接罩在患者面部,隔離巾邊緣與患者身體之間存在空隙,沒有辦法隔離氣溶膠傳播路徑,對醫護人員仍然存在較大的感染風險。二、由于隔離巾的阻隔,操作空間有限,不便于術者操作。例如侵入性操作:經支氣管鏡各項診療及氣管插管、經胃鏡各項診療、動/靜脈切開術、氣管切開術、經皮穿刺、造瘺術等類似操作,非侵入性操作:經口氣管插管、霧化吸入、呼吸機治療脫機試驗、高流量吸氧、吸痰等需要防止患者分泌物污染操作者的相關操作。均需要先掀起隔離巾,將手術器械塞進隔離巾下方,然后再合上隔離巾,之后才能通過袖套進行操作。這種方式一方面會不可避免地增加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操作流程變復雜,影響手術效率。三、患者呼吸時容易在透明視窗上形成水汽,并且水汽聚集在透明視窗內側,無法擦除,影響醫護人員的視野。四、隔離罩巾與透明視窗之間通常采用壓燙工藝進行連接,工藝繁瑣,效率低,在疫情爆發期間,其生產制造效率遠遠達不到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包括支架、透明視窗與隔離罩巾,支架包含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視窗設有手術操作孔,手術操作孔內設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設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氣閥;所述支架的支腿為可伸縮式支腿,支腿的頂端與透明視窗的底部相鉸接使支腿能夠翻折。進一步的,所述隔離罩巾的裙邊設有用于和患者頭部周圍貼合的膠帶;透明視窗上還設有呼吸閥。進一步的,所述隔離頭罩還包括壓條,所述透明視窗邊沿設有環形的壓條安裝槽,隔離罩巾通過壓條壓接于壓條安裝槽內。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膜片的切口呈十字形或米字形。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膜片呈倒圓錐狀,所述切口由密封膜片底端沿密封膜片斜面呈放射分布。進一步的,所述膠帶沿隔離罩巾的裙邊環形設置。進一步的,所述支腿外周套設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用于對支腿的伸縮位置鎖緊固定。進一步的,所述膠帶采用雙面膠。進一步的,所述手術操作孔包括一個以上。進一步的,所述手術操作孔的尺寸為一種以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在透明視窗上設置手術操作孔,并通過形成阻氣閥的密封膜片實現對空氣的隔離,手術器械可以由切口插入進入隔離頭罩內部,從而避免掀開隔離罩巾帶來的感染風險,也便于醫護人員的操作;設置尺寸不同的操作孔,可以適應多種手術器械的要求,使用靈活。二、采用膠帶將隔離罩巾的裙邊與患者頭部周圍相粘接,起到密封作用,從而阻止氣溶膠傳播,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將膠帶沿裙邊環形設置能提高密封效果,將氣溶膠完全隔離;采用雙面膠能夠方便醫護人員的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當隔離罩巾與患者身體完全密封時,通過呼吸閥可以保證患者的正常呼吸。三、通過可伸縮式支腿可以調節透明視窗與患者之間的距離,當距離處于適宜位置時,透明視窗內側便不再產生水汽的聚集,從而保證醫護人員的視野;另外,透明視窗前側與后側的支腿可以調節成不同的高度,從而改變透明視窗的平面,使透明視窗傾斜,從而改變醫護人員的視野,利于手術操作;將支腿翻折后,可以減少本隔離頭罩的體積,便于收納和運輸,同時,可翻折的支腿可以在手術結束后,連同隔離罩巾一起回攏,防止手術后氣溶膠傳播。四、透明視窗上設置壓條安裝槽,在裝配透明視窗與隔離罩巾時,直接將隔離罩巾通過壓條壓接于壓條安裝槽內,裝配方便、快捷,極大地提高生產制造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密封膜片的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呼吸閥的放大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支架的放大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使用調節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支腿的翻折示意圖;圖10是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透明視窗的放大示意圖;圖12是圖11的B-B剖視圖;圖1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密封膜片的放大示意圖;圖14是圖13的C-C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結合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包括支架1、透明視窗2與隔離罩巾3;所述透明視窗2設有手術操作孔4,結合圖4與圖5所示,手術操作孔4內嵌設有密封膜片5,密封膜片5的外側邊設有環形槽5a,通過環形槽5a將密封膜片5嵌設于手術操作孔4;密封膜片5為水平膜片,密封膜片5設有切口6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氣閥;密封膜片的切口呈十字形或米字形。作為優選的,手術操作孔包括一個以上;手術操作孔的尺寸為一種以上。所述隔離罩巾3的裙邊設有用于和患者頭部周圍貼合的膠帶7;膠帶7沿隔離罩巾3的裙邊環形設置;膠帶7可采用雙面膠;結合圖6所示,透明視窗2上還設有呼吸閥8。結合圖7~9所示,本實施例的支架包含四個支腿9;所述支腿9為可伸縮式支腿,支腿9的頂端與透明視窗2的底部相鉸接使支腿能夠翻折;每個支腿9的外周均套設有鎖緊螺母10,鎖緊螺母10用于對支腿的伸縮位置鎖緊固定。結合圖10~12所示,隔離頭罩還包括壓條11,所述透明視窗2頂面邊沿設有環形的壓條安裝槽12,隔離罩巾3通過壓條壓接于壓條安裝槽12內。隔離罩巾3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隔離罩巾3的袖套13可以設置1~5個。隔離罩巾3的材料可采用醫用防護服或隔離服的非織造布面料,例如透氣膜無紡布、涂膠無紡布等。支架1可采用醫用高分子材質或不銹鋼材質,例如PC、ABS、POM、304不銹鋼等。透明視窗2可采用透明的醫用高分子材質,例如PC、PET等。患者平臥在手術臺上后,本專利技術置于患者頭部上方,隔離罩巾3將患者頭部14罩住,在透明視窗上設置手術操作孔4,并通過形成阻氣閥的密封膜片實現對空氣的隔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包括支架、透明視窗與隔離罩巾,支架包含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視窗設有手術操作孔,手術操作孔內設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設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氣閥;所述支架的支腿為可伸縮式支腿,支腿的頂端與透明視窗的底部相鉸接使支腿能夠翻折。/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包括支架、透明視窗與隔離罩巾,支架包含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視窗設有手術操作孔,手術操作孔內設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設有切口使密封膜片形成阻氣閥;所述支架的支腿為可伸縮式支腿,支腿的頂端與透明視窗的底部相鉸接使支腿能夠翻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罩巾的裙邊設有用于和被操作者頭部周圍貼合的膠帶;透明視窗上還設有呼吸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頭罩還包括壓條,所述透明視窗邊沿設有環形的壓條安裝槽,隔離罩巾通過壓條壓接于壓條安裝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飛濺隔離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片的切口呈十字形或米字形。
5.根據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曉宇,楊志元,苗長勝,王德偉,
申請(專利權)人:周曉宇,安徽奧弗醫療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