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能調節室內溫度的高效節能對流式電散熱器。
技術介紹
目前室內使用的電熱器,它是由發熱元件分組串聯在一起進行整體加熱的,發熱元件通過加熱介質經外殼進行散熱,從而實現調節室內溫度。由于受到結構的限制,室內溫度受到了影響,其消耗電功率比較大,升溫慢,使用維修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功率小、升溫快、溫度高、散熱量大,使用安全可靠,維修方便的室內高效節能對流式電散熱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它由散熱體和散熱體外面聯接的外殼所構成。在散熱體的外部裝有散熱片,散熱體的內部固定有發光熱管,發光熱管內裝有電熱絲。外殼體上裝有電源插頭,電源開關以及溫控器,經導線與發光熱管內的電熱絲相聯結。在散熱體的下部還裝有腳輪。散熱體為散熱性能良好,易成型,耐高溫的有色金屬板沖壓或壓鑄成型。外罩由拉伸性能良好,易成型的金屬板材經模壓成型。發光熱管內的電熱絲為壽命長、效率高、耐高溫的電阻絲。本技術是由聯接電源插頭和溫控開關,通過溫控器控制,經導線控制電熱絲的溫度,并由固定在散熱體上的發光熱管發出的熱量以及發光熱管產生的輻射光能輻射到吸收光能的散熱體內壁上,將光能變為熱能,通過外殼的空腔體內部對流由散熱片將吸收光能的熱量和發光熱管散發的熱量一起散到室內,實現調節室內溫度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技術電路原理圖。其中1電源插頭、2電源開關、3溫控器、4外殼、5支架、6散熱片、7散熱體、8電熱絲、9發光熱管、10、導線、11、腳輪實施例說明本技術由散熱體7和散熱體7兩側聯結的外殼4及支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鳳義,張鳳奎,張林楠,
申請(專利權)人:張鳳義,張鳳奎,張林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