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包括溶液箱、溶液腔和氣缸,溶液腔內部為圓柱狀腔體,且內部設置隔板,將腔內均勻分隔為一個或者多個灌裝腔室,每個灌裝腔室的頂部均通過進液管道與溶液箱連通;氣缸的輸出軸連接活塞桿,活塞桿水平設置,且貫穿溶液腔內部的每個灌裝腔室,每個灌裝腔室內的活塞桿上均周向設置活塞;活塞與灌裝腔室的內壁緊貼,且使每個灌裝腔室的剩余容積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每個灌裝腔室的底部均連接出液噴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設備成本低,采用活塞式的推流結構,精度高,可實現1ml以內的微量流體灌裝,灌裝效率高。
Multi channel micro fluid high precision filling syste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
本技術涉及微量流體灌裝
,尤其是涉及一種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
技術介紹
液體灌裝廣泛適用于食品、醫藥日化、油脂等各行業,可對不同高粘度流體進行灌裝。目前,自動化程度與灌裝精度較高的灌裝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液位傳感器計量灌裝,一種是稱重計量灌裝。但是,常見的灌裝機對于微量流體的灌裝很難實現高精度,尤其是對于1ml以內的微量灌裝,很難精確控制流量。另外,目前市售的能夠實現微量高精度灌裝的灌裝機的灌裝頭單頭價格非常昂貴,如果需要多路同時灌裝時,整個灌裝設備的成本非常高,且其組合和控制也非常麻煩,很難實現多路微量高精度同時灌裝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微量高精度灌裝設備昂貴、成本高,且不便于組合和控制,很難實現多路微量高精度同時灌裝的需求的技術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包括溶液箱、溶液腔和氣缸,所述溶液腔內部為圓柱狀腔體,且內部設置隔板,將腔內均勻分隔為一個或者多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頂部均通過進液管道與所述溶液箱連通;所述氣缸的輸出軸連接活塞桿,所述活塞桿水平設置,且貫穿所述溶液腔內部的每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內的活塞桿上均周向設置活塞;所述活塞與灌裝腔室的內壁緊貼,且使每個灌裝腔室的剩余容積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底部均連接出液噴管。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噴管的進液口上設置單向閥。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當所述活塞桿被水平方向向前推動,使活塞位于所述灌裝腔室的前端時,活塞將所述灌裝腔室頂部的進液口封堵,將溶液從出液噴管擠出;當所述活塞桿被反向抽拉,使活塞位于所述灌裝腔室的尾端時,活塞將所述灌裝腔室頂部的進液口打開,將所述溶液箱中的液體抽入灌裝腔室中。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每個所述灌裝腔室上均設置壓縮空氣進氣口,用于充入壓縮空氣使液體完全噴出,且壓縮空氣進氣口上均設置橡膠塞。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支撐架體,所述支撐架體包括架體和底座,所述溶液箱和溶液腔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架體上,且溶液腔位于所述溶液箱的下方。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灌裝臺,所述灌裝臺固定在所述支撐架體上,且位于所述出液噴管的出液口下方。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PLC控制系統,所述進液管道上均設置啟閉電磁閥,所述啟閉電磁閥和氣缸的控制端均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灌裝臺上設置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輸送機構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本技術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價格便宜,設備成本低。采用活塞式的推流結構,精度高,可實現1ml以內的微量流體灌裝,另外,本技術還可根據生產需求,制定多路灌裝頭同時灌裝,操作靈活,效率高。同時,流體從腔內擠出后系統會用壓縮空氣把剩余量吹出,保證灌裝精度,沒有殘留,且不會影響封裝。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的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溶液腔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的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根據圖1-2所示,說明本技術的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包括溶液箱1、溶液腔和氣缸2,所述溶液腔內部為圓柱狀腔體,且內部設置隔板3,將腔內均勻分隔為一個或者多個灌裝腔室4,每個所述灌裝腔室4的頂部均通過進液管道7與所述溶液箱1連通;所述氣缸2的輸出軸連接活塞桿5,所述活塞桿5水平設置,且貫穿所述溶液腔內部的每個灌裝腔室4,每個所述灌裝腔室4內的活塞桿5上均周向設置活塞6;所述活塞6與灌裝腔室4的內壁緊貼,且使每個灌裝腔室4的剩余容積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如圖2所示;每個所述灌裝腔室4的底部均連接出液噴管9。本實施方式中,溶液箱1中的液體通過進液管道7流入溶液腔中,溶液腔中可根據需求通過隔板3分隔為多個灌裝腔室4,附圖1中,為分隔為三個灌裝腔室4的結構示意圖,即包括了三路灌裝通道。氣缸2帶動活塞桿5在水平方向來回做往復運動,其中每個灌裝腔室4內的容積為當前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即本裝置的關鍵在于,精確控制每個灌裝腔室4內的活塞6的尺寸,進而控制灌裝腔室4內剩余容積的大小,使剩余容積的大小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活塞桿5在氣缸2的所用下向前推進使,將灌裝腔室4內的液體通過出液噴管9擠出,實現微量灌裝,活塞桿5在氣缸2作用下向后抽拉時,腔室內部的負壓將溶液箱1內的液體抽至灌裝腔室4內部,以使活塞桿5的往復抽拉,實現機械化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噴管9的進液口上設置單向閥,圖中未示出。出液噴管9上設置單向閥,使活塞桿5在向前推動時,單向閥在液體的擠壓下打開,使液體流下,活塞桿5在向后抽拉時,單向閥在負壓的作用下關閉,進而也使從溶液箱1中流入灌裝腔室4內的液體不會從出液噴管9中流出,從而使單次的灌裝液體流量得到了精確的控制。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當所述活塞桿5被水平方向向前推動,使活塞6位于所述灌裝腔室4的前端時,活塞6將所述灌裝腔室4頂部的進液口封堵,將溶液從出液噴管9擠出;當所述活塞桿5被反向抽拉,使活塞6位于所述灌裝腔室4的尾端時,活塞6將所述灌裝腔室4頂部的進液口打開,將所述溶液箱1中的液體抽入灌裝腔室4中。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每個所述灌裝腔室4上均設置壓縮空氣進氣口,用于充入壓縮空氣使液體完全噴出,且壓縮空氣進氣口上均設置橡膠塞。在操作時,向所述壓縮空氣進去口充入壓縮空氣,以確保灌裝腔室4內的液體被完全擠壓出去,避免腔室內部有液體殘留,進一步保證灌裝的精確性。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支撐架體,所述支撐架體包括架體11和底座12,所述溶液箱1和溶液腔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架體11上,且溶液腔位于所述溶液箱1的下方。本實施方式中,溶液箱1和溶液腔均是固定在支撐架體上,從而形成整體的灌裝設備。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灌裝臺10,所述灌裝臺10固定在所述支撐架體上,且位于所述出液噴管9的出液口下方。灌裝臺10上用于放置灌裝瓶等設備。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包括PLC控制系統,所述進液管道7上均設置啟閉電磁閥8,所述啟閉電磁閥8和氣缸2的控制端均與所述PLC控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箱、溶液腔和氣缸,所述溶液腔內部為圓柱狀腔體,且內部設置隔板,將腔內均勻分隔為一個或者多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頂部均通過進液管道與所述溶液箱連通;所述氣缸的輸出軸連接活塞桿,所述活塞桿水平設置,且貫穿所述溶液腔內部的每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內的活塞桿上均周向設置活塞;所述活塞與灌裝腔室的內壁緊貼,且使每個灌裝腔室的剩余容積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底部均連接出液噴管。/n
【技術特征摘要】
1.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箱、溶液腔和氣缸,所述溶液腔內部為圓柱狀腔體,且內部設置隔板,將腔內均勻分隔為一個或者多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頂部均通過進液管道與所述溶液箱連通;所述氣缸的輸出軸連接活塞桿,所述活塞桿水平設置,且貫穿所述溶液腔內部的每個灌裝腔室,每個所述灌裝腔室內的活塞桿上均周向設置活塞;所述活塞與灌裝腔室的內壁緊貼,且使每個灌裝腔室的剩余容積與單次待灌裝的液體體積相同;每個所述灌裝腔室的底部均連接出液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噴管的進液口上設置單向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微量流體高精度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活塞桿被水平方向向前推動,使活塞位于所述灌裝腔室的前端時,活塞將所述灌裝腔室頂部的進液口封堵,將溶液從出液噴管擠出;當所述活塞桿被反向抽拉,使活塞位于所述灌裝腔室的尾端時,活塞將所述灌裝腔室頂部的進液口打開,將所述溶液箱中的液體抽入灌裝腔室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金龍,肖君,汪俊,邢碩,陳小龍,金芬芬,陳杰,張曉平,蔣東林,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國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