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包括支架和壓塊,所述支架的前表面下端固定有托架,且托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底墊,所述支架的前表面固定有背墊,所述支架的前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內部通過活動槽與控制桿相互連接,同時控制桿的外端通過控制槽與連接管相互連接,所述連接管的前端通過連接塊與承接塊相互連接,且承接塊的中部固定有橫梁,同時橫梁的內部中間轉動連接有承接輪,所述承接輪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從動輪和控制輪,所述壓塊的上端中部通過轉槽與控制柱相互連接,所述壓塊的左右兩端均通過連接軸與支撐軸相互連接。該玻璃原片儲藏架,不僅便于對不同數量的玻璃進行固定,同時增加裝置的穩定性。
Glass storage rack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玻璃原片儲藏架
本技術涉及玻璃原片
,具體涉及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
技術介紹
玻璃原片是指平板玻璃廠生產的固定尺寸的玻璃,尺寸通常以一些英制常規數據為多,顧客所需的玻璃尺寸是千變萬化的,玻璃廠不可能都滿足,多尺寸為了方便大批量生產、裝箱、運輸,這種玻璃基本不能直接使用,還需進行改裁。但是目前大部分玻璃原片儲藏架采用皮帶固定方式,容易對玻璃的邊緣處造成壓碎,對玻璃原片的儲藏造成安全隱患。針對上述問題,在原有玻璃原片儲藏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解決了目前大部分玻璃原片儲藏架采用皮帶固定方式,容易對玻璃的邊緣處造成壓碎,對玻璃原片的儲藏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包括支架和壓塊,所述支架的前表面下端固定有托架,且托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底墊,所述支架的前表面固定有背墊,且支架的下表面左右兩端均固定有支腳,同時支腳的內側設置有置物槽,所述支架的前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內部通過活動槽與控制桿相互連接,同時控制桿的外端通過控制槽與連接管相互連接,所述連接管的前端通過連接塊與承接塊相互連接,且承接塊的中部固定有橫梁,同時橫梁的內部中間轉動連接有承接輪,所述承接輪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從動輪和控制輪,且控制輪的上端連接有電機,所述壓塊的上端中部通過轉槽與控制柱相互連接,且控制柱貫穿于承接輪的內部,所述壓塊的左右兩端均通過連接軸與支撐軸相互連接,且支撐軸的上端通過伸縮槽和支撐彈簧與支撐套相互連接,同時支撐套的上端通過轉軸與橫梁相互連接。優選的,所述托架與支架為焊接一體化結構,且二者為90°夾角。優選的,所述支撐板關于支架的垂直軸線對稱分布有兩個,且支撐板的內部與控制桿轉動連接。優選的,所述控制桿的外表面和控制槽的內表面均呈螺紋狀結構,且二者螺紋連接。優選的,所述承接輪、從動輪和控制輪的外表面均呈鋸齒狀結構,且三者嚙合連接。優選的,所述承接輪的內表面和控制柱的外表面均呈螺紋狀結構,且控制柱通過轉槽與壓塊轉動連接。優選的,所述支撐軸通過伸縮槽和支撐彈簧與支撐套構成伸縮機構,且支撐彈簧的初始長度等于伸縮槽的深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該玻璃原片儲藏架,托架與支架的焊接結構增加了二者連接的穩固性,同時二者的90°夾角便于對使玻璃傾斜放置,提高裝置對玻璃的儲藏效率,支撐板的分布便于對橫梁進行支撐,提高橫梁的穩固性,控制桿與支撐板的轉動連接便于使用者對控制桿進行旋轉,控制桿與控制槽的螺紋連接便于使用者對連接管的上下高度進行調節,便于使用者對橫梁和壓塊與支架之間的直線距離進行調節,提高裝置對不同數量的玻璃的固定,承接輪、從動輪和控制輪的嚙合連接便于增加承接輪轉動時的穩定性,同時增加控制輪和電機對承接輪的驅動效率,承接輪與控制柱的螺紋連接便于對壓塊的高度進行調節和固定,提高壓塊的使用效率,支撐軸與支撐套的伸縮機構便于頂動支撐軸向下移動,增加支撐軸和支撐套與橫梁之間的穩固性。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支撐板與承接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承接輪與控制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支架—1、托架—2、底墊—3、背墊—4、支腳—5、置物槽—6、支撐板—7、控制桿—8、活動槽—9、控制槽—10、連接管—11、連接塊—12、承接塊—13、橫梁—14、承接輪—15、從動輪—16、控制輪—17、電機—18、控制柱—19、轉槽—20、壓塊—21、連接軸—22、支撐軸—23、伸縮槽—24、支撐彈簧—25、支撐套—26、轉軸—27。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包括支架1、托架2、底墊3、背墊4、支腳5、置物槽6、支撐板7、控制桿8、活動槽9、控制槽10、連接管11、連接塊12、承接塊13、橫梁14、承接輪15、從動輪16、控制輪17、電機18、控制柱19、轉槽20、壓塊21、連接軸22、支撐軸23、伸縮槽24、支撐彈簧25、支撐套26和轉軸27,支架1的前表面下端固定有托架2,且托架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墊3,支架1的前表面固定有背墊4,且支架1的下表面左右兩端均固定有支腳5,同時支腳5的內側設置有置物槽6,支架1的前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撐板7,且支撐板7的內部通過活動槽9與控制桿8相互連接,同時控制桿8的外端通過控制槽10與連接管11相互連接,連接管11的前端通過連接塊12與承接塊13相互連接,且承接塊13的中部固定有橫梁14,同時橫梁14的內部中間轉動連接有承接輪15,承接輪15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從動輪16和控制輪17,且控制輪17的上端連接有電機18,壓塊21的上端中部通過轉槽20與控制柱19相互連接,且控制柱19貫穿于承接輪15的內部,壓塊21的左右兩端均通過連接軸22與支撐軸23相互連接,且支撐軸23的上端通過伸縮槽24和支撐彈簧25與支撐套26相互連接,同時支撐套26的上端通過轉軸27與橫梁14相互連接;托架2與支架1為焊接一體化結構,且二者為90°夾角,托架2與支架1的焊接結構增加了二者連接的穩固性,同時二者的90°夾角便于對使玻璃傾斜放置,提高裝置對玻璃的儲藏效率;支撐板7關于支架1的垂直軸線對稱分布有兩個,且支撐板7的內部與控制桿8轉動連接,支撐板7的分布便于對橫梁14進行支撐,提高橫梁14的穩固性;控制桿8的外表面和控制槽10的內表面均呈螺紋狀結構,且二者螺紋連接,控制桿8與支撐板7的轉動連接便于使用者對控制桿8進行旋轉,控制桿8與控制槽10的螺紋連接便于使用者對連接管11的上下高度進行調節,便于使用者對橫梁14和壓塊21與支架1之間的直線距離進行調節,提高裝置對不同數量的玻璃的固定;承接輪15、從動輪16和控制輪17的外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壓塊(21),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下端固定有托架(2),且托架(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墊(3),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固定有背墊(4),且支架(1)的下表面左右兩端均固定有支腳(5),同時支腳(5)的內側設置有置物槽(6),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撐板(7),且支撐板(7)的內部通過活動槽(9)與控制桿(8)相互連接,同時控制桿(8)的外端通過控制槽(10)與連接管(11)相互連接,所述連接管(11)的前端通過連接塊(12)與承接塊(13)相互連接,且承接塊(13)的中部固定有橫梁(14),同時橫梁(14)的內部中間轉動連接有承接輪(15),所述承接輪(15)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從動輪(16)和控制輪(17),且控制輪(17)的上端連接有電機(18),所述壓塊(21)的上端中部通過轉槽(20)與控制柱(19)相互連接,且控制柱(19)貫穿于承接輪(15)的內部,所述壓塊(21)的左右兩端均通過連接軸(22)與支撐軸(23)相互連接,且支撐軸(23)的上端通過伸縮槽(24)和支撐彈簧(25)與支撐套(26)相互連接,同時支撐套(26)的上端通過轉軸(27)與橫梁(14)相互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玻璃原片儲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壓塊(21),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下端固定有托架(2),且托架(2)的上表面固定有底墊(3),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固定有背墊(4),且支架(1)的下表面左右兩端均固定有支腳(5),同時支腳(5)的內側設置有置物槽(6),所述支架(1)的前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撐板(7),且支撐板(7)的內部通過活動槽(9)與控制桿(8)相互連接,同時控制桿(8)的外端通過控制槽(10)與連接管(11)相互連接,所述連接管(11)的前端通過連接塊(12)與承接塊(13)相互連接,且承接塊(13)的中部固定有橫梁(14),同時橫梁(14)的內部中間轉動連接有承接輪(15),所述承接輪(15)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從動輪(16)和控制輪(17),且控制輪(17)的上端連接有電機(18),所述壓塊(21)的上端中部通過轉槽(20)與控制柱(19)相互連接,且控制柱(19)貫穿于承接輪(15)的內部,所述壓塊(21)的左右兩端均通過連接軸(22)與支撐軸(23)相互連接,且支撐軸(23)的上端通過伸縮槽(24)和支撐彈簧(25)與支撐套(26)相互連接,同時支撐套(26)的上端通過轉軸(27)與橫梁(14)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平華,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渝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