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生水龍頭,包括水龍頭本體,水龍頭本體安裝在進水管上,進水管的出口端通過關節狀轉動裝置與U型出水管相連。出水管隨需求轉動至任何方向時,球體上都有小孔對準進水管與第一殼體連接的進水口,保證出水管任意轉動時出口水壓、水量穩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像骨關節一樣轉動,滿足生活中的多種需求。
A bionic fauce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仿生水龍頭
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特別涉及一種仿生水龍頭。
技術介紹
傳統的水龍頭水流朝下,每當用手捧水低頭洗臉時,水流容易打濕頭發,也不便沖洗臉頰。同時用手捧水洗臉間隙,水流仍然在嘩嘩的流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洗臉打開水龍頭沖洗面部潔面乳時,沾滿泡沫的手會污染水龍頭手柄,沖洗完面部泡沫再次關閉水龍頭時,已沖洗干凈的手又被沾了泡沫的水龍頭手柄污染;水池四周池壁有臟物需要清洗時,由于水龍頭水流范圍有限,水池無法沖洗干凈。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仿生水龍頭,水龍頭可以像骨關節一樣轉動,出水口可以自由轉動,滿足生活中的多種需求。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仿生水龍頭,包括水龍頭本體1,水龍頭本體1安裝在進水管2上,進水管2的出口端通過關節狀轉動裝置3與U型出水管4相連。所述的關節狀轉動裝置3包括一個球體5,所述的球體5直徑處設置有直通孔6,所述的直通孔6一端通過第一殼體8與進水管2相連通,直通孔6另一端連接U型出水管4;所述的第一殼體8位于球體5外側,通過與螺栓12與第二殼體9相連,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用于固定球體5。所述的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所述的第二殼體9與球體5通過第二密封圈11密封。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為O型橡膠密封圈。所述的球體5通過螺栓12被第一殼體8、第二殼體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壓緊固定。所述的球體5靠近進水管2一端的直通孔6周圍開有數量小孔7,小孔7與直通孔6相連通。所述的球體5為直徑約為45mm的圓球,直通孔6為經過球心且直徑為8mm的圓孔通道,小孔7為直徑5mm的圓孔通道。所述的進水管2為不銹鋼進水管。所述的出水管4為U型不銹鋼出水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設置關節狀轉動裝置3,在根據不同需求時轉動U型出水管4時,能滿足生活中的多種需求,具有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正常清洗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洗臉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沖洗池壁雜物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沖洗水龍頭手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仿生水龍頭,包括水龍頭本體1,水龍頭本體1安裝在進水管2上,進水管2的出口端通過關節狀轉動裝置3與U型出水管4相連。所述的關節狀轉動裝置3包括一個球體5、第一殼體8、第二殼體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螺栓12。所述的球體直徑處設置有直通孔6,所述的直通孔6一端通過第一殼體8與進水管2相連通,直通孔6另一端連接U型出水管4;所述的第一殼體8位于球體5外側,通過與螺栓12與第二殼體9相連,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用于固定球體5。所述的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所述的第二殼體9與球體5通過第二密封圈11密封。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為O型橡膠密封圈。所述的球體5通過螺栓12被第一殼體8、第二殼體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壓緊固定。所述的球體5靠近進水管2一端的直通孔6周圍開有數量小孔7,小孔7與直通孔6相連通。所述的球體5為直徑約為45mm的圓球,直通孔6為經過球心且直徑為8mm的圓孔通道,小孔7為直徑5mm的圓孔通道。所述的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之間通過第一密封圈10密封。所述的第二殼體9與球體5通過第二密封圈11密封。所述的進水管2為不銹鋼進水管。所述的出水管4為U型不銹鋼出水管。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出水管4隨需求轉動至任何方向時,球體5上都有小孔對準進水管2與第一殼體8連接的進水口,保證出水管4任意轉動時出口水壓、水量穩定。第二密封圈11為具有彈性的O型橡膠密封圈,被第二殼體9與球體5壓緊,在密封球體5和第二殼體9之間縫隙的同時,被壓緊的橡膠第二密封圈11與球體5之間的摩擦力使球體5在沒有人為轉動出水管4時不能自行轉動,從而保證U型出水管4轉動至任意位置時保持位置固定。制作材料:不銹鋼管(用于制作不銹鋼進水管和U型不銹鋼出水管)、水龍頭(閥門)1個、尼龍棒(用于制作關節狀轉動裝置)、螺栓4套、配套的密封圈(密封墊)。制作過程:1.將不銹鋼管制作成不銹鋼進水管和U型不銹鋼出水管;2.用尼龍棒制作關節狀轉動裝置,具體做法:制作一個直徑約為45mm的圓球,過球心給圓球開一內徑約為8mm的直通孔,在其中一個孔周圍鉆一些內徑為5mm的小孔,并使其與8mm的直通孔相通;3.根據圓球尺寸制作關節狀轉動裝置的殼體,并安裝“O”型橡膠密封圈4.將制作好的尼龍球與殼體安裝成關節狀轉動裝置,5.將不銹鋼進水管、閥門、關節狀轉動裝置、U型不銹鋼出水管連接,制作成仿生水龍頭。實施例1:如圖2,水龍頭出水口朝下時,即傳統清洗狀態,可以正常清洗;實施例2;如圖3,水龍頭出水口朝上時,水流呈拋物線狀流出,通過水龍頭控制水流適當的壓力,水流直接灑在人的面部,就可以連續沖洗面頰,沖洗效率更高,也不會打濕頭發,同時了節約了水資源;實施例3如圖4,水池壁有臟物時,將“U”型不銹鋼出水口旋轉至水池壁臟物處,就可以輕松沖洗干凈池壁臟物;實施例4:如圖5,當水龍頭的手柄被潔面乳的泡沫污染時,可以將水龍頭出水口旋轉朝向水龍頭手柄,將手柄上的泡沫沖洗干凈,這樣,在洗漱結束關閉水龍頭時就不會被手柄上的泡沫污染已沖洗干凈的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仿生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龍頭本體(1),水龍頭本體(1)安裝在進水管(2)上,進水管(2)的出口端通過關節狀轉動裝置(3)與U型出水管(4)相連;/n所述的關節狀轉動裝置(3)包括一個球體(5),所述的球體(5)直徑處設置有直通孔(6),所述的直通孔(6)一端通過第一殼體(8)與進水管(2)相連通,直通孔(6)另一端連接U型出水管(4);/n所述的第一殼體(8)位于球體(5)外側,通過與螺栓(12)與第二殼體(9)相連,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用于固定球體(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仿生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龍頭本體(1),水龍頭本體(1)安裝在進水管(2)上,進水管(2)的出口端通過關節狀轉動裝置(3)與U型出水管(4)相連;
所述的關節狀轉動裝置(3)包括一個球體(5),所述的球體(5)直徑處設置有直通孔(6),所述的直通孔(6)一端通過第一殼體(8)與進水管(2)相連通,直通孔(6)另一端連接U型出水管(4);
所述的第一殼體(8)位于球體(5)外側,通過與螺栓(12)與第二殼體(9)相連,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用于固定球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生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殼體(8)和第二殼體(9)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
所述的第二殼體(9)與球體(5)通過第二密封圈(11)密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晨曦,
申請(專利權)人:張晨曦,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