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瀝青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罐,攪拌管下端的開口中設有一底板,攪拌罐內部設有兩根軸桿,軸桿均焊接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固定環,固定環的外壁面上均兩兩焊接一組以上的固定塊,上下對于的固定塊之間均焊接一圓桿,圓桿上均套有一套管,套管的外側面上均焊接固定一攪拌板,圓桿上端和下端均套有一彈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通過正反轉的的軸桿,能使攪拌板之間不斷的發生碰撞,碰撞產生的撞擊力能將瀝青打散,使瀝青能向任意方向的濺射,增加了分布的均勻性,且通過上下推動瀝青,能使攪拌板攪拌到不同深度的瀝青,增加了瀝青上下分布的均勻性,增加了瀝青質量。
Asphalt mixing pla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瀝青攪拌裝置
本技術涉及瀝青施工
,具體涉及一種瀝青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有黏度的有機液體,呈液態。現有技術中,對瀝青攪拌時,一般只是驅動攪拌葉進行攪拌,其攪拌效率非常低下,不能調整上下瀝青的分布,影響瀝青的均勻性,造成質量的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瀝青攪拌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瀝青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罐,攪拌罐中間平行,兩側呈弧形結構設置,攪拌罐下端開口設置,攪拌管下端的開口中設有一底板,底板的形狀與攪拌罐內部的形狀相同,底板的外圈面上粘連固定安裝一橡膠層,橡膠層的外壁面與攪拌罐的內壁面相抵,底板的中間處設有兩個第一軸孔,攪拌罐的頂面上正對于第一軸孔處均設有一第二軸孔,左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正轉電機,右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反轉電機,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下端均通過螺栓固定于攪拌罐的外壁面上,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的轉軸上均焊接一軸桿,軸桿下端穿過第二軸孔和第一軸孔延伸至外界,軸桿位于攪拌罐內部的一段上均焊接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固定環,固定環的外壁面上均兩兩焊接一組以上的固定塊,上下對于的固定塊之間均焊接一圓桿,圓桿上均套有一套管,套管的外側面上均焊接固定一攪拌板,圓桿上端和下端均套有一彈簧。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彈簧一端均焊接固定于套管的端面上,另一端均焊接固定于固定塊的內壁面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攪拌罐的底面上焊接一“L”型結構的安裝板,安裝板正對于底板的中心處通過螺栓固定一電動推桿,電動推桿的活塞桿通過螺栓固定于底板的底面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攪拌罐頂面的中心處設有一加料孔,加料孔中螺紋連接一第一密封蓋,攪拌罐的左側面上設有一出料孔,出料孔中螺紋連接一第二密封蓋,第一、第二密封蓋的外壁面上均焊接兩根握桿。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的外部均通過螺栓固定一罩住電機的罩體,罩體上均設有一布線孔,電機的輸入端均連接一電線,電線一端穿過布線孔與外界電源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通過正反轉的的軸桿,能使攪拌板之間不斷的發生碰撞,碰撞產生的撞擊力能將瀝青打散,使瀝青能向任意方向的濺射,增加了分布的均勻性,且通過上下推動瀝青,能使攪拌板攪拌到不同深度的瀝青,增加了瀝青上下分布的均勻性,增加了瀝青質量。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處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瀝青攪拌轉置,包括攪拌罐5,攪拌罐5中間平行,兩側呈弧形結構設置,攪拌罐5下端開口設置,攪拌管5下端的開口中設有一底板9,底板9的形狀與攪拌罐5內部的形狀相同,底板9的外圈面上粘連固定安裝一橡膠層,橡膠層的外壁面與攪拌罐5的內壁面相抵,底板9的中間處設有兩個第一軸孔,攪拌罐5的頂面上正對于第一軸孔處均設有一第二軸孔,左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正轉電機21,右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反轉電機3,正轉電機21和反轉電機3下端均通過螺栓固定于攪拌罐5的外壁面上,正轉電機21和反轉電機3的轉軸上均焊接一軸桿8,軸桿8下端穿過第二軸孔和第一軸孔延伸至外界,軸桿8位于攪拌罐5內部的一段上均焊接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固定環13,固定環13的外壁面上均兩兩焊接一組以上的固定塊4,上下對于的固定塊4之間均焊接一圓桿15,圓桿15上均套有一套管7,套管7的外側面上均焊接固定一攪拌板6,圓桿15上端和下端均套有一彈簧14。本實施例中,彈簧14一端均焊接固定于套管7的端面上,另一端均焊接固定于固定塊4的內壁面上。本實施例中,攪拌罐5的底面上焊接一“L”型結構的安裝板10,安裝板10正對于底板9的中心處通過螺栓固定一電動推桿11,電動推桿11的活塞桿通過螺栓固定于底板9的底面上。本實施例中,攪拌罐5頂面的中心處設有一加料孔,加料孔中螺紋連接一第一密封蓋1,攪拌罐5的左側面上設有一出料孔,出料孔中螺紋連接一第二密封蓋12,第一、第二密封蓋的外壁面上均焊接兩根握桿。本實施例中,正轉電機21和反轉電機3的外部均通過螺栓固定一罩住電機的罩體2,罩體2上均設有一布線孔,電機的輸入端均連接一電線,電線一端穿過布線孔與外界電源連通。其中,第一、第二軸孔中均安裝一橡膠圈,橡膠圈的內圈面均與軸桿的外壁面相抵,從而增加了密封性。瀝青材料順著加料孔倒入攪拌罐中,完成后,啟動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正轉電機能帶動左側的軸桿正向旋轉,也使攪拌板正向旋轉,反轉電機能帶動右側的軸桿反向旋轉,也使攪拌板反向旋轉,兩者相反旋轉后,左右兩側的攪拌板之間會直接的撞擊在一起,撞擊時產生的撞擊力或者沖擊力能有效的打散瀝青,使瀝青向任意方向濺射,增加了瀝青分布的均勻性,其中,由于攪拌板安裝于套管上,而套管套設于圓桿上,并通過彈簧與套管連接,從而在撞擊到一起后,再次的旋轉后,兩塊攪拌板都會以套管為圓心的向外扭轉,直至使兩塊攪拌板順利通過,在通過后,通過彈簧的反扭轉力能有效的將攪拌板轉回原位,使得下次能繼續的撞擊。其中,在攪拌的過程中,可啟動電動推桿,電動推桿為現有技術,一般受控于電動推桿手控器,從而通過手控器就能啟動電動推桿,使電動推桿的活塞桿不斷的伸出和縮回,在伸出和縮回的過程中能不斷的推動底板,使底板沿著軸桿上下移動,底板的推動會帶動內部的瀝青,使瀝青的高度不斷的發生變化,從而攪拌板能攪拌到不同高度的瀝青,增加了瀝青上下分布的均勻性,增加了瀝青質量。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瀝青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罐,攪拌罐中間平行,兩側呈弧形結構設置,攪拌罐下端開口設置,攪拌管下端的開口中設有一底板,底板的形狀與攪拌罐內部的形狀相同,底板的外圈面上粘連固定安裝一橡膠層,橡膠層的外壁面與攪拌罐的內壁面相抵,底板的中間處設有兩個第一軸孔,攪拌罐的頂面上正對于第一軸孔處均設有一第二軸孔,左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正轉電機,右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反轉電機,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下端均通過螺栓固定于攪拌罐的外壁面上,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的轉軸上均焊接一軸桿,軸桿下端穿過第二軸孔和第一軸孔延伸至外界,軸桿位于攪拌罐內部的一段上均焊接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固定環,固定環的外壁面上均兩兩焊接一組以上的固定塊,上下對于的固定塊之間均焊接一圓桿,圓桿上均套有一套管,套管的外側面上均焊接固定一攪拌板,圓桿上端和下端均套有一彈簧。/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瀝青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罐,攪拌罐中間平行,兩側呈弧形結構設置,攪拌罐下端開口設置,攪拌管下端的開口中設有一底板,底板的形狀與攪拌罐內部的形狀相同,底板的外圈面上粘連固定安裝一橡膠層,橡膠層的外壁面與攪拌罐的內壁面相抵,底板的中間處設有兩個第一軸孔,攪拌罐的頂面上正對于第一軸孔處均設有一第二軸孔,左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正轉電機,右側的第二軸孔上端設有一反轉電機,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下端均通過螺栓固定于攪拌罐的外壁面上,正轉電機和反轉電機的轉軸上均焊接一軸桿,軸桿下端穿過第二軸孔和第一軸孔延伸至外界,軸桿位于攪拌罐內部的一段上均焊接固定安裝一個以上的固定環,固定環的外壁面上均兩兩焊接一組以上的固定塊,上下對于的固定塊之間均焊接一圓桿,圓桿上均套有一套管,套管的外側面上均焊接固定一攪拌板,圓桿上端和下端均套有一彈簧。
2.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樓賢民,
申請(專利權)人:滕州市遠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