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頂面貫穿固設有多個套筒,所述套筒套設在凈化管上,所述凈化管底面固設有浮塊,所述凈化管下部開設有若干通水孔,所述凈化管內位于凈化管底部填充有若干用于過濾糞水的浮萍,所述箱體左側面上部設置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密封蓋螺紋連接,所述箱體右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與第二密封蓋螺紋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凈化管內填充浮萍,利用浮萍過濾養殖廢水,將廢水中的魚糞截留在浮萍表面,水通過浮萍之間的間隙流淌至凈化管底部并通過通水孔流出,且浮萍在過濾魚糞的同時,可以吸收廢水中過剩的營養物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
本專利技術涉及種養循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
技術介紹
在魚類養殖與蔬果種植的種養循環過程中,需要把含有糞便的養殖廢水凈化,使水與糞便分離開來,使糞便作為肥料用于蔬果種植,并將水中過剩的營養物質去除,重新用于魚類養殖,這一凈化過程往往需要多個步驟和多臺設備完成,較為繁瑣,且由于魚糞在水中為柔軟的游離狀態,分離時較為困難,需要作出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頂面貫穿固設有多個套筒,所述套筒套設在凈化管上,所述凈化管底面固設有浮塊,所述凈化管下部開設有若干通水孔,所述凈化管內位于凈化管底部填充有若干用于過濾糞水的浮萍,所述箱體左側面上部設置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密封蓋螺紋連接,所述箱體右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與第二密封蓋螺紋連接。優選的,所述浮塊底面固設有若干螺紋管,所述螺紋管與螺紋桿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與鉛塊固接。優選的,所述凈化管內位于凈化管底部設置有輸水機構,所述輸水機構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上垂直固設有多個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進水端位于小型水泵底部,所述進水端與軟管連接,所述小型水泵的出水端位于小型水泵頂部,所述出水端與輸水管連接,所述輸水管表面沿輸水管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出水口。優選的,所述凈化管內設置有糞便取出機構,所述糞便取出機構包括隔離網、若干鋼絲、固定圈;若干所述鋼絲沿隔離網頂面邊緣垂直固設,所述固定圈與鋼絲遠離隔離網的一端固接。優選的,所述固定圈內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兩端分別與固定圈固接,所述連接桿中部垂直固設有握把。優選的,所述軟管遠離小型水泵的一端設置有過濾網。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凈化管內填充浮萍,利用浮萍過濾養殖廢水,將廢水中的魚糞截留在浮萍表面,水通過浮萍之間的間隙流淌至凈化管底部并通過通水孔流出,且浮萍在過濾魚糞的同時,可以吸收廢水中過剩的營養物質。2、輸水機構可以將水抽送至位于上部未與水接觸的浮萍上,避免位于上部的浮萍因缺水枯萎。3、將浮萍放置在隔離網上方,在收集到足夠多的魚糞后,握住握把可以將糞便取出機構拎出,從而將浮萍和位于浮萍頂部的魚糞一并取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輸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糞便取出機構的主視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糞便取出機構的俯視示意圖;附圖標記:1-進水管;2-密封蓋;3-套筒;4-箱體;5-凈化管;6-通水孔;7-浮塊;8-第二密封蓋;9-出水管;10-螺紋桿;11-鉛塊;12-螺紋管;13-出水口;14-輸水管;15-小型水泵;16-浮板;17-軟管;18-過濾網;19-握把;20-固定圈;21-鋼絲;22-隔離網;23-連接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5所示,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包括箱體4,箱體4頂面貫穿固設有多個套筒3,套筒3套設在凈化管5上,凈化管5底面固設有浮塊7,凈化管5下部開設有若干通水孔6,凈化管5內位于凈化管5底部填充有若干用于過濾糞水的浮萍,箱體4左側面上部設置有進水管1,進水管1與密封蓋2螺紋連接,箱體4右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水管9,出水管9與第二密封蓋8螺紋連接。浮塊7底面固設有若干螺紋管12,螺紋管12與螺紋桿10螺紋連接,螺紋桿10與鉛塊11固接。凈化管5內位于凈化管5底部設置有輸水機構,輸水機構包括浮板16,浮板16上垂直固設有多個小型水泵15,小型水泵15的進水端位于小型水泵15底部,進水端與軟管17連接,軟管17遠離小型水泵15的一端設置有過濾網18,小型水泵15的出水端位于小型水泵15頂部,出水端與輸水管14連接,輸水管14表面沿輸水管14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出水口13。凈化管5內設置有糞便取出機構,糞便取出機構包括隔離網22、若干鋼絲21、固定圈20;若干鋼絲21沿隔離網22頂面邊緣垂直固設,固定圈20與鋼絲21遠離隔離網22的一端固接,固定圈20內設置有連接桿23,連接桿23兩端分別與固定圈20固接,連接桿23中部垂直固設有握把19。工作原理:將輸水機構放置在凈化管5內,然后將糞便取出機構放置在凈化管5內,使輸水機構上的輸水管14穿過糞便取出機構上的隔離網22,然后向凈化管5內填充浮萍,填充完成后,在浮塊7底面安裝合適數量的鉛塊11以調節浮塊7的浮力,使凈化管5投入箱體4內之后,凈化管5下部可以浸入水中,從而使凈化管5內的浮萍可以部分浸入水中,通過凈化管5頂部向凈化管5內引入含有魚糞的養殖廢水,浮萍將廢水中的魚糞截留在浮萍表面,水通過浮萍之間的間隙流淌至凈化管5底部并通過通水孔6流出至箱體4內,浸入水中的浮萍可以吸收廢水中過剩的營養物質。小型水泵15可以通過軟管17將水經輸水管14抽送至位于上部未與水接觸的浮萍上,避免位于上部的浮萍因缺水枯萎。在收集到足夠多的魚糞后,握住握把19可以將糞便取出機構拎出,從而將浮萍和位于浮萍頂部的魚糞一并取出.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包括箱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4)頂面貫穿固設有多個套筒(3),所述套筒(3)套設在凈化管(5)上,所述凈化管(5)底面固設有浮塊(7),所述凈化管(5)下部開設有若干通水孔(6),所述凈化管(5)內位于凈化管(5)底部填充有若干用于過濾糞水的浮萍,所述箱體(4)左側面上部設置有進水管(1),所述進水管(1)與密封蓋(2)螺紋連接,所述箱體(4)右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與第二密封蓋(8)螺紋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包括箱體(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4)頂面貫穿固設有多個套筒(3),所述套筒(3)套設在凈化管(5)上,所述凈化管(5)底面固設有浮塊(7),所述凈化管(5)下部開設有若干通水孔(6),所述凈化管(5)內位于凈化管(5)底部填充有若干用于過濾糞水的浮萍,所述箱體(4)左側面上部設置有進水管(1),所述進水管(1)與密封蓋(2)螺紋連接,所述箱體(4)右側面下部設置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與第二密封蓋(8)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塊(7)底面固設有若干螺紋管(12),所述螺紋管(12)與螺紋桿(10)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10)與鉛塊(11)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養循環用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管(5)內位于凈化管(5)底部設置有輸水機構,所述輸水機構包括浮板(16),所述浮板(16)上垂直固設有多個小型水泵(15),所述小型水泵(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金良,金勇,馬宗新,姜青山,王艷,陳麗娟,趙洋,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有機良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