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包括底座、主體、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吸氣機構包括氣泵、進氣管、水箱、入氣管和降溫組件,降溫組件包括擋板、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連桿和往復組件,除濕機構包括干燥箱、蓋板、包圍網、第一氣缸和轉動組件,該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通過吸氣機構便于延長水溶液與空氣的接觸時間,保證對熱空氣的吸熱降溫效果,不僅如此,通過干燥機構便于持續對空氣進行除濕干燥,使得主體內的空氣在通過水箱內降溫后,經過干燥箱進行干燥,從出氣管上的噴頭噴出,形成循環的空氣流動,無需引入外部空氣,保證散熱降溫散熱穩定可靠運行,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
技術介紹
環網柜(RingMainUnit)是一組輸配電氣設備(高壓開關設備)裝在金屬或非金屬絕緣柜體內或做成拼裝間隔式環網供電單元的電氣設備,其核心部分采用負荷開關和熔斷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價格低、可提高供電參數和性能以及供電安全等優點。它被廣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區、高層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廠企業等負荷中心的配電站以及箱式變電站中。現有的環網柜在運行時,為了便于通風散熱,通常會在設備表面設置多個散熱孔,便于空氣流通,同時設置濾網,防止灰塵進入環網柜內,但是采用這種通風方式進行散熱降溫時,其原理是利用外部空氣替換環網柜內部的空氣,由于外部空氣中含有一定的濕度,長期通風散熱后,不僅會使得環網柜內濕度增加,對環網柜的運行產生安全隱患,同時,由于外部灰塵中含有灰塵雜質,會堵塞濾網,導致空氣流通不暢,影響環網柜的散熱降溫,導致現有的環網柜實用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包括底座、主體、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所述底座固定在主體的上方,所述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均設置在主體的上方,所述主體內設有PLC、出氣管和若干噴頭,所述出氣管的一端與除濕機構連接,所述出氣管的另一端水平固定在主體內的底部,所述噴頭均勻分布在出氣管的遠離除濕機構的一端;所述吸氣機構包括氣泵、進氣管、水箱、入氣管和降溫組件,所述氣泵和水箱均固定在主體的上方,所述氣泵與PLC電連接,所述氣泵與主體的頂部連通,所述氣泵與進氣管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位于水箱內的底部的中心處,所述降溫組件包括擋板、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連桿和往復組件,所述擋板的外周固定在水箱的內壁上,所述擋板的中心處的形狀為圓錐面形,所述擋板的中心處設有開孔,所述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均與開孔相匹配,所述往復單元、第一密封塞、連桿和第二密封塞從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擋板的遠離進氣管的一端設有開口;所述除濕機構包括干燥箱、蓋板、包圍網、第一氣缸和轉動組件,所述干燥箱固定在主體的上方,所述入氣管與干燥箱的上部連通,所述蓋板蓋設在干燥箱上,所述包圍網的外周與干燥箱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包圍網通過第一氣缸與干燥箱內的底部連接,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升降單元、升降板、第二氣缸和傳動單元,所述升降單元與升降板傳動連接,所述升降板通過傳動單元與蓋板連接,所述傳動單元與第二氣缸的氣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的缸體與第一氣缸的缸體連通,所述第二氣缸的缸體固定在主體的上方。作為優選,為了驅動第一密封塞上下往復移動,所述往復單元包括第一電機、驅動桿、從動桿、往復板和兩個吊桿,所述吊桿的兩端分別與擋板和水箱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在兩個吊桿之間,所述第一電機與PLC電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與驅動桿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桿通過從動桿與往復板鉸接,所述第一密封塞固定在往復板的下方,所述往復板的兩端分別套設在兩個吊桿上。作為優選,為了向水箱內補充水溶液,所述底座的上方設有水泵和輸水管,所述水泵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水泵與PLC電連接,所述水泵通過輸水管與水箱的上部連通。作為優選,為了檢測水箱內的水量,所述水箱內的頂部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與PLC電連接。作為優選,為了檢測天氣狀況,所述水箱的上方設有降雨傳感器,所述降雨傳感器與PLC電連接。作為優選,為了帶動蓋板升降移動,所述傳動單元包括齒條、齒輪和連接單元,所述齒條固定在升降板的上方,所述齒條與第二氣缸的氣桿固定連接,所述齒條位于齒輪的遠離水箱的一側,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齒輪通過連接單元與蓋板連接。作為優選,為了便于蓋板轉動,所述連接單元包括轉軸、連接架和兩個套管,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個套管內,所述套管固定在干燥箱上,所述轉軸通過連接架與蓋板固定連接。作為優選,為了驅動升降板升降移動,所述升降單元包括第二電機、絲桿和軸承,所述第二電機和軸承均固定在干燥箱上,所述第二電機與PLC電連接,所述第二電機與絲桿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絲桿的另一端設置在軸承內,所述升降板套設在絲桿上,所述升降板的與絲桿的連接處設有與絲桿匹配的螺紋。作為優選,為了避免絲桿銹蝕,所述絲桿上設有防腐鍍鋅層。作為優選,為了檢測包圍框內側的硅膠干燥劑是否吸收飽和,所述包圍網的下方設有濕度計,所述濕度計與PLC電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通過吸氣機構便于延長水溶液與空氣的接觸時間,保證對熱空氣的吸熱降溫效果,不僅如此,通過干燥機構便于持續對空氣進行除濕干燥,使得主體內的空氣在通過水箱內降溫后,經過干燥箱進行干燥,從出氣管上的噴頭噴出,形成循環的空氣流動,無需引入外部空氣,保證散熱降溫散熱穩定可靠運行,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的吸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的除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部放大圖;圖中:1.底座,2.主體,3.出氣管,4.噴頭,5.氣泵,6.進氣管,7.水箱,8.入氣管,9.擋板,10.第一密封塞,11.第二密封塞,12.干燥箱,13.蓋板,14.包圍網,15.第一氣缸,16.升降板,17.第二氣缸,18.第一電機,19.驅動桿,20.從動桿,21.往復板,22.吊桿,23.水泵,24.輸水管,25.液位傳感器,26.降雨傳感器,27.齒條,28.齒輪,29.轉軸,30.連接架,31.套管,32.第二電機,33.絲桿,34.軸承,35.濕度計。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包括底座1、主體2、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所述底座1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均設置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主體2內設有PLC、出氣管3和若干噴頭4,所述出氣管3的一端與除濕機構連接,所述出氣管3的另一端水平固定在主體2內的底部,所述噴頭4均勻分布在出氣管3的遠離除濕機構的一端;PLC,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其實質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一般用于數據的處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輸出,用于實現中央控制。該環網柜中,底座1固定安裝在地面上,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體(2)、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所述底座(1)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均設置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主體(2)內設有PLC、出氣管(3)和若干噴頭(4),所述出氣管(3)的一端與除濕機構連接,所述出氣管(3)的另一端水平固定在主體(2)內的底部,所述噴頭(4)均勻分布在出氣管(3)的遠離除濕機構的一端;/n所述吸氣機構包括氣泵(5)、進氣管(6)、水箱(7)、入氣管(8)和降溫組件,所述氣泵(5)和水箱(7)均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氣泵(5)與PLC電連接,所述氣泵(5)與主體(2)的頂部連通,所述氣泵(5)與進氣管(6)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氣管(6)的另一端位于水箱(7)內的底部的中心處,所述降溫組件包括擋板(9)、第一密封塞(10)、第二密封塞(11)、連桿和往復組件,所述擋板(9)的外周固定在水箱(7)的內壁上,所述擋板(9)的中心處的形狀為圓錐面形,所述擋板(9)的中心處設有開孔,所述第一密封塞(10)和第二密封塞(11)均與開孔相匹配,所述往復單元、第一密封塞(10)、連桿和第二密封塞(11)從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擋板(9)的遠離進氣管(6)的一端設有開口;/n所述除濕機構包括干燥箱(12)、蓋板(13)、包圍網(14)、第一氣缸(15)和轉動組件,所述干燥箱(12)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入氣管(8)與干燥箱(12)的上部連通,所述蓋板(13)蓋設在干燥箱(12)上,所述包圍網(14)的外周與干燥箱(12)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包圍網(14)通過第一氣缸(15)與干燥箱(12)內的底部連接,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升降單元、升降板(16)、第二氣缸(17)和傳動單元,所述升降單元與升降板(16)傳動連接,所述升降板(16)通過傳動單元與蓋板(13)連接,所述傳動單元與第二氣缸(17)的氣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17)的缸體與第一氣缸(15)的缸體連通,所述第二氣缸(17)的缸體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體(2)、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所述底座(1)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吸氣機構和除濕機構均設置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主體(2)內設有PLC、出氣管(3)和若干噴頭(4),所述出氣管(3)的一端與除濕機構連接,所述出氣管(3)的另一端水平固定在主體(2)內的底部,所述噴頭(4)均勻分布在出氣管(3)的遠離除濕機構的一端;
所述吸氣機構包括氣泵(5)、進氣管(6)、水箱(7)、入氣管(8)和降溫組件,所述氣泵(5)和水箱(7)均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氣泵(5)與PLC電連接,所述氣泵(5)與主體(2)的頂部連通,所述氣泵(5)與進氣管(6)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氣管(6)的另一端位于水箱(7)內的底部的中心處,所述降溫組件包括擋板(9)、第一密封塞(10)、第二密封塞(11)、連桿和往復組件,所述擋板(9)的外周固定在水箱(7)的內壁上,所述擋板(9)的中心處的形狀為圓錐面形,所述擋板(9)的中心處設有開孔,所述第一密封塞(10)和第二密封塞(11)均與開孔相匹配,所述往復單元、第一密封塞(10)、連桿和第二密封塞(11)從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擋板(9)的遠離進氣管(6)的一端設有開口;
所述除濕機構包括干燥箱(12)、蓋板(13)、包圍網(14)、第一氣缸(15)和轉動組件,所述干燥箱(12)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所述入氣管(8)與干燥箱(12)的上部連通,所述蓋板(13)蓋設在干燥箱(12)上,所述包圍網(14)的外周與干燥箱(12)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包圍網(14)通過第一氣缸(15)與干燥箱(12)內的底部連接,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升降單元、升降板(16)、第二氣缸(17)和傳動單元,所述升降單元與升降板(16)傳動連接,所述升降板(16)通過傳動單元與蓋板(13)連接,所述傳動單元與第二氣缸(17)的氣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17)的缸體與第一氣缸(15)的缸體連通,所述第二氣缸(17)的缸體固定在主體(2)的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力網絡的便于散熱降溫的環網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單元包括第一電機(18)、驅動桿(19)、從動桿(20)、往復板(21)和兩個吊桿(22),所述吊桿(22)的兩端分別與擋板(9)和水箱(7)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8)固定在兩個吊桿(22)之間,所述第一電機(18)與PLC電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8)與驅動桿(19)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桿(19)通過從動桿(20)與往復板(21)鉸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聰,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沙唯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