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主要由壓縮機(1)、蒸發器(2)、膨脹閥(3)及冷凝器(4)構成制冷部分,通過管路依次將壓縮機(1)、冷凝器(4)、膨脹閥(3)及蒸發器(2)連接構成制冷循環回路,其特征是:在制冷部分的冷凝器(4)中還安裝有用于熱交換用的熱回收器(5),熱回收器(5)通過管路與水泵(6)及熱水容器(7)連接形成熱回收部分,水泵(6)的入口端連接有補水閥(8),用于限制冷水流向的單向閥(9)安裝于熱回收管路中的補水閥(8)前端,熱水容器(7)安裝于熱交換器(5)出口端至用戶管路(26)之間。(*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屬于制冷空調領域的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排放廢熱氣再利用的制冷裝置。
技術介紹
很久以來在制冷機應用過程中,制冷產生的廢熱氣通過風冷冷凝器或冷卻塔,直接排放至大氣中。近幾年的城市發展迅速,空調機應用日益普及,大量的廢熱氣不斷排放,對城市大氣環境構成了嚴重的熱污染。形成之大量的室內空調排出的熱氣,大氣溫度更高,使原本采用簡單的自然通風換氣尚可的場所也迫不得已非裝用空調不可,形成惡性循環,既浪費能源,又使大氣環境惡劣,城市的溫室效應加劇,不利于保護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象,本技術設計出一種冷凝熱回收裝置,該裝置既可以回收冷凝熱,又可以提高制冷效率,結構簡單實用,為環保、節能提供了硬件基礎。?????????????????????????????????????????????1、蒸發器2、膨脹閥3及冷凝器4構成制冷部分,通過管路依次將壓縮機1、冷凝器4、膨脹閥3及蒸發器2連接構成制冷循環回路,其特點是,在制冷部分的冷凝器4上游還安裝有用于熱交換用的熱回收器5,熱回收器5通過管路與水泵6及熱水容器7等連接形成熱回收部分,水泵6的入口端連接有補水閥8,水泵6的入口端連接有補水閥8,用于限制冷水流向的單向閥9安裝于熱回收管路中的補水閥8前端,熱水容器7安裝于熱交換器5出口端至用戶管路26之間。為了能夠充分利用制冷過程中產生出的熱量,盡可能提高熱水溫度,本技術中的熱回收器5安裝于冷凝器4的上游。本技術中的熱回收器5采用逆流式換熱器,以能夠充分實現熱交換。為了解決使用中制冷與用熱非同步矛盾,在輸出管路中設置保溫的熱水容器7,當用戶已有供熱水設備時,可以利用原有容器。-->為了方便熱回收部分的維修,在熱水容器7的下部裝有泄水閥10。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制冷部分與常規制冷空調一樣,通過制冷劑在壓縮機1、冷凝器4、膨脹閥3及蒸發器2之間氣、液轉換循環,與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吸收室內熱量,對室內進行制冷降溫;制冷劑循環至熱回收器5處時,與熱回收器5中的水溶液進行間壁式熱交換,將冷凝熱量傳遞給熱回收器5的水中,水溫升高的同時制冷劑溫度下降和液化;升溫后的熱水通過管路送至熱水容器7中,可供用戶使用。依舊用戶熱平衡實際情況可能有兩種使用工況,部分熱回收時,制冷劑循環至冷凝器4的風扇處時溫度已降低和部分液化,通過冷凝器時排出熱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制冷部分對環境的熱污染;全部熱回收時,可停止冷凝器工作,完全消除對環境的熱污染。冷凝器(4)可以是風冷型也可以是水冷型,道理相同。本技術所設計的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的優點是:12.該裝置中水與制冷劑為直接一次且為逆流換熱,熱交換充分,所提供的熱水溫度高;3.考慮到實際應用中供冷與供熱需求的不同步性,非熱回收時制冷部分仍可獨立運行,靈活實用;4.構造簡單,體積小,節省材料。本技術用于需制冷又需供熱的場所,如:住宅小區、賓館、飯店以及制藥廠、食品廠等等,應用廣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熱回收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A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另一種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熱回收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一種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主要由壓縮機1、蒸發器2、膨脹閥3、冷凝器4及熱回收器5構成,通過管路依次將壓縮機1、冷凝器4、膨脹閥3及蒸發器2連接構成制冷循環回路部分,而在冷凝器4的上游安裝有熱回收器5,熱回收器5的結構如圖2、3所-->示,本實施例采用的是套管式結構,外管11是一根大直徑的金屬管,管內套有一根或數根小直徑的高效傳熱管12,如圖3中的B、C所示,其中B圖為內部為多根高效傳熱管12,C圖為內部為一根高效傳熱管12;熱回收器5的兩管端部焊有接頭20、21,把內、外管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兩個空間。接頭20上帶有冷水入口22及制冷劑出口23;接頭21上帶有熱水出口24及制冷劑入口25。熱回收器5的高效傳熱管12內為水,而高效傳熱管12與外管11之間為制冷劑。外管11與制冷劑循環管路連接,高效傳熱管12與水管路連接,熱回收部分包括有水泵6、熱水容器7、補水閥8及相關管路配件,水泵6用于提供水流動力,在水泵6的入口端連接有補水閥8,單向閥9用于限制冷水流向,熱回收器5至熱用戶管路26中裝有熱水容器7,可以與其它熱水加熱器27共用。為方便維修及冬季泄水防凍,在熱水容器7下部的管路中安裝有泄水閥10。該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在應用過程中,高溫高壓的制冷劑蒸汽進入熱回收器5內的高效傳熱管12與外管11之間,與高效傳熱管12內的水進行熱交換,通過冷凝器4,放出熱量后冷凝成液態。熱回收器5采用逆流式換熱方式,即水在高效傳熱管12內的流動方向與外管11中制冷劑流動方向相反,該種方式的換熱效率最高,熱交換后的熱水從熱水出口24經連接管路通至熱水容器7,通過熱水容器7提供給用戶使用。該裝置通過補水閥8控制補充水量(等于用水量)。由上述可看出,通過該裝置可將制冷過程中的冷凝熱再利用,消除制冷所產生的廢熱氣對大氣造成的熱污染,不僅有利于環保,還給人門生活提供了方便,即可供給日常用熱水,實現一機多用。本實施例中的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比較適用于小型機組。實施例2如圖4所示的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其結構與實施例1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在熱回收部分的管路連接方式不同,增加了熱水循環管路(熱用戶管路26至單向閥間)。該種連接方式可避免由于熱水管路較長,長期停用后初放水時流出較多積存冷水而浪費水的現象。另外,再熱回收器5采用多管并列的方式,如圖5所示,以擴大流量,降低阻力。本實施例中的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具有與實施例1相同的優點,比較適用于中、大型的制冷機組。上述實施例僅為具體的舉例說明,不作為本技術的權利保護的限制范圍,權利要求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凝熱回收制冷裝置,主要由壓縮機(1)、蒸發器(2)、膨脹閥(3)及冷凝器(4)構成制冷部分,通過管路依次將壓縮機(1)、冷凝器(4)、膨脹閥(3)及蒸發器(2)連接構成制冷循環回路,其特征是:在制冷部分的冷凝器(4)中還安裝有用于熱交換用的熱回收器(5),熱回收器(5)通過管路與水泵(6)及熱水容器(7)連接形成熱回收部分,水泵(6)的入口端連接有補水閥(8),用于限制冷水流向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沙金良,劉厚培,
申請(專利權)人:沙金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