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分配器外殼,包括分配器殼體,所述分配器殼體又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所述分配器殼體的左壁上安裝有信號接觸單元塊,所述分配器殼體的正面下端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分配器殼體右壁上安裝左側安裝有網絡適配接口,所述下殼體的背面四角均安裝有螺紋元件一,所述下殼體的正面后端開設有插接槽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將滑動塊的另一半將處于空腔塊與對穿槽口之間,并對長槽孔與對穿槽口進行固定,同時控制螺紋元件,將螺紋元件貫穿通過滑動塊的頂部正面,并扭動到焊接塊的內部,形成整體固定,插接塊在像插入的時候,滑槽口的位移將處于對穿槽口的背面開口處,并與對穿槽口的背面開口部位處于同一個橫向水平面上。
A kind of distributor shel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配器外殼
本技術屬于分配器
,具體為一種分配器外殼。
技術介紹
分配器是在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對各種工業信號變送、轉換、隔離、傳輸、運算的儀表,可與各種工業傳感器配合,取回參數信號,隔離變送傳輸,滿足用戶本地監視遠程數據采集的需求。上面是對分配器進行簡要的描述,文獻主要是對分配器外殼進行改進,傳統的分配器采用的時候螺紋原件進行固定,但是此類固定方法處在多種弊端,不方便分配器封裝,以及工業化組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分配器外殼。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分配器外殼,包括分配器殼體,所述分配器殼體又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所述分配器殼體的左壁上安裝有信號接觸單元塊,所述分配器殼體的正面下端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分配器殼體右壁上安裝左側安裝有網絡適配接口,所述下殼體的背面四角均安裝有螺紋元件一,所述下殼體的正面后端開設有插接槽口,所述上殼體的內腔后端固定連接有空腔塊,所述上殼體的外圍正面上固定連接有對穿塊,所述對穿塊的正面開設有對穿槽口對穿槽口,所述空腔塊的頂部開設有長槽孔,所述插接槽口的內腔中插接有插接塊。其中,所述空腔塊位于所述對穿塊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所述插接槽口與所述空腔塊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插接塊的正面靠上部位開設有滑槽口,所述對穿槽口的槽口內滑動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與對穿槽口的槽口大小相等。其中,所述下殼體與的外圍底部與所述上殼體的外圍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所述對穿槽口開設在密封條的正面上。其中,所述上殼體的正面靠上部位固定連接有焊接塊,所述焊接塊的頂部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頂部螺紋連接有螺紋元件二,所述螺紋元件二的底部貫穿滑動塊的頂部,并固定連接在焊接塊的頂部。其中,所述下殼體的外圍開口部位位凹槽狀,并于所述對穿塊處于同一個豎直水平面。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中,在分配器殼體的頂部后端開設插接槽口,并將插接塊插入到插接槽口的內腔中,插接塊接著向下位移,將會插入到空腔塊內,由于插接塊的正面上所開設的滑槽口,并位于滑槽口槽口內滑動連接的滑動塊在受到連接在對穿槽口槽口另一端的磁塊進行吸附,將滑動塊抽動到對穿槽口的內部。2、本技術中,將滑動塊的另一半將處于空腔塊與對穿槽口之間,并對長槽孔與對穿槽口進行固定,同時控制螺紋元件,將螺紋元件貫穿通過滑動塊的頂部正面,并扭動到焊接塊的內部,形成整體固定,插接塊在像插入的時候,滑槽口的位移將處于對穿槽口的背面開口處,并與對穿槽口的背面開口部位處于同一個橫向水平面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簡圖;圖2為本技術中分配器殼體仰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分配器殼體爆炸圖;圖4為本技術中插接塊與長槽孔連接圖;圖5為本技術中圖中A處放大圖。圖中標記:1、分配器殼體;2、信號接觸單元塊;3、固定塊;4、下殼體;5、網絡適配接口;6、上殼體;7、螺紋元件一;8、空腔塊;9、對穿塊;10、插接槽口;11、插接塊;12、長槽孔;13、對穿槽口;14、滑槽口;15、滑動塊;16、焊接塊;17、密封條;18、螺紋元件二。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1-5,一種分配器外殼,包括分配器殼體1,分配器殼體1又包括下殼體4和上殼體6,分配器殼體1的左壁上安裝有信號接觸單元塊2,分配器殼體1的正面下端安裝有固定塊3,分配器殼體1右壁上安裝左側安裝有網絡適配接口5,下殼體4的背面四角均安裝有螺紋元件一7,下殼體4的正面后端開設有插接槽口10,上殼體6的內腔后端固定連接有空腔塊8,上殼體6的外圍正面上固定連接有對穿塊9,對穿塊9的正面開設有對穿槽口對穿槽口13,空腔塊8的頂部開設有長槽孔12,插接槽口10的內腔中插接有插接塊11。進一步的,空腔塊8位于對穿塊9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插接槽口10與空腔塊8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進一步的,插接塊11的正面靠上部位開設有滑槽口14,對穿槽口13的槽口內滑動連接有滑動塊15,滑動塊15與對穿槽口13的槽口大小相等。進一步的,下殼體4與的外圍底部與上殼體6的外圍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17,對穿槽口13開設在密封條17的正面上。進一步的,上殼體6的正面靠上部位固定連接有焊接塊16,焊接塊16的頂部設置有滑動塊15,滑動塊15的頂部螺紋連接有螺紋元件二18,螺紋元件二18的底部貫穿滑動塊15的頂部,并固定連接在焊接塊16的頂部。進一步的,下殼體4的外圍開口部位位凹槽狀,并于對穿塊9處于同一個豎直水平面。工作原理:文案中分配器殼體1由下殼體4和上殼體6所組合而成,在分配器殼體1的頂部后端開設插接槽口10,并將插接塊11插入到插接槽口10的內腔中,插接塊11接著向下位移,將會插入到空腔塊8內,由于插接塊11的正面上所開設的滑槽口14,并位于滑槽口14槽口內滑動連接的滑動塊15在受到連接在對穿槽口13槽口另一端的磁塊進行吸附,將滑動塊15抽動到對穿槽口13的內部,而滑動塊15的另一半將處于空腔塊8與對穿槽口13之間,并對長槽孔12與對穿槽口13進行固定,同時控制螺紋元件二18,將螺紋元件二18貫穿通過滑動塊15的頂部正面,并扭動到焊接塊16的內部,形成整體固定;其中插接塊11在像插入的時候,滑槽口14的位移將處于對穿槽口13的背面開口處,并與對穿槽口13的背面開口部位處于同一個橫向水平面上。以上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分配器外殼,包括分配器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殼體(1)又包括下殼體(4)和上殼體(6),所述分配器殼體(1)的左壁上安裝有信號接觸單元塊(2),所述分配器殼體(1)的正面下端安裝有固定塊(3),所述分配器殼體(1)右壁上安裝左側安裝有網絡適配接口(5),所述下殼體(4)的背面四角均安裝有螺紋元件一(7),所述下殼體(4)的正面后端開設有插接槽口(10),所述上殼體(6)的內腔后端固定連接有空腔塊(8),所述上殼體(6)的外圍正面上固定連接有對穿塊(9),所述對穿塊(9)的正面開設有對穿槽口對穿槽口(13),所述空腔塊(8)的頂部開設有長槽孔(12),所述插接槽口(10)的內腔中插接有插接塊(1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配器外殼,包括分配器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殼體(1)又包括下殼體(4)和上殼體(6),所述分配器殼體(1)的左壁上安裝有信號接觸單元塊(2),所述分配器殼體(1)的正面下端安裝有固定塊(3),所述分配器殼體(1)右壁上安裝左側安裝有網絡適配接口(5),所述下殼體(4)的背面四角均安裝有螺紋元件一(7),所述下殼體(4)的正面后端開設有插接槽口(10),所述上殼體(6)的內腔后端固定連接有空腔塊(8),所述上殼體(6)的外圍正面上固定連接有對穿塊(9),所述對穿塊(9)的正面開設有對穿槽口對穿槽口(13),所述空腔塊(8)的頂部開設有長槽孔(12),所述插接槽口(10)的內腔中插接有插接塊(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配器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塊(8)位于所述對穿塊(9)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所述插接槽口(10)與所述空腔塊(8)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琳華,
申請(專利權)人:綿陽偉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