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包括作業架以及應急吊掛組件,作業架包括框架、平板、連接座和長固定螺栓相互固定;應急吊掛組件包括伸入至作業架中的吊帶,吊帶的上端通過卷帶與雙頭螺柱固定,雙頭螺柱的中部為與光滑柱,兩端為旋向相反并螺接管套的螺紋柱,卷帶的外側套設有限位套,限位套的下側開設有條形穿孔,電梯井中位于作業架上方側壁對稱開設有插槽,吊帶的下端連接有帶安全帶的背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應急吊掛組件與作業架分離,主要利用雙頭螺柱和兩端套管構成的橫梁提供支撐,當出現意外墜落時,卷帶帶動雙頭螺柱旋轉,兩側的管套相互遠離以增加橫梁的長度,避免橫梁受力彎曲而滑落,實現應急保護。
An emergency protection device for working in limited spa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
本技術涉及應急保護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在樓房、尤其是高層樓房的建筑施工過程中,通過在建筑的電梯井中支設、拆除模板以及作內粉刷施工等過程中,常規的施工方法是采用鋼管、扣件搭設成井字形腳手架,然后在井字形腳手架上鋪上木板,操作人員站立在木板進行施工操作。這種常規的井字形腳手架存在以下問題:由于井字架是用鋼管搭設而成,需要將鋼管切割成合適長度“切割使用后容易丟失和不利于管理”;鋼管需要使用管扣連接,在電梯井內施工不僅施工困難,容易出現管扣脫落。為此,公開號為CN104234401B的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電梯井施工作業架,涉及一種作業架,四根連接角鐵的中部角朝內分別連接在方框B的四角,方框A的四角分別與四根連接角鐵的一端連接,四個三角架的其中兩個分別連接在四根連接角鐵上部兩根的上部面中部至另一端之間,兩個三角架的平面朝向連接角鐵的另一端,另兩個三角架分別連接在四根連接角鐵下部兩根的下部面中部至另一端之間,另兩個三角架的平面朝向連接角鐵的另一端;四根三角擋鐵分別連接在四根連接角鐵的另一端兩側外部面上,在方框A、方框B上鋪設有作業板。但是這種電梯井施工作業架存在不足之處,其雖然提高了安全性,但是仍存在不足之處,其安全帶作為防跌落安全機構是與作業架連為一體的,當架體出現松動時其安全性不能保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輔助改進的作業架一起為操作人員提供安全保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包括設于電梯井中的作業架以及與作業架分離的應急吊掛組件,所述作業架包括兩個框架,所述框架為由兩個橫板和一個立板構成的U形框,所述橫板的寬度大于電梯井沿橫板長度方向的寬度,兩個所述框架中下層的橫板位于電梯井內的部分共同焊接有便于操作人員站立施工的平板,所述橫板相對于電梯井突出的部分固定有連接座,上下對應的兩個連接座通過長固定螺栓相互固定;所述應急吊掛組件包括伸入至作業架中的吊帶,所述吊帶的上端通過卷帶與雙頭螺柱固定,所述雙頭螺柱的中部為與卷帶內端固定的光滑柱,兩端為旋向相反的螺紋柱且螺紋柱的外側各螺接有一個管套,所述卷帶的外側套設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下側開設有條形穿孔,所述電梯井中位于作業架上方側壁對稱開設有便于插入管套的插槽,所述吊帶的下端連接有帶安全帶的背墊。進一步地,上述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中,所述作業架的立板外側與電梯井的內壁相抵。進一步地,上述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中,所述雙頭螺柱在卷帶拉動作用下旋轉時,能夠帶動兩側的管套相互遠離,進而增加整體桿件的長度。進一步地,上述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中,所述卷帶由金屬材料制成。進一步地,上述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中,所述背墊的外側縫制有便于放置應急對話機用的口袋。進一步地,上述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中,所述吊帶及安全帶為尼龍織帶,所述背墊也由尼龍材料制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一方面簡化作業架結構,作業架自身無需通過固定件與電梯井固定,便于組裝和后續的拆卸;另一方面應急吊掛組件與作業架分離,主要利用雙頭螺柱和兩端套管構成的橫梁提供支撐,當出現意外墜落時,卷帶自身受力變形實現緩沖,同時帶動雙頭螺柱一定幅度的旋轉,帶動兩側的管套相互遠離,進而增加橫梁的長度,避免橫梁受力彎曲而滑落,實現應急保護。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雙頭螺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作業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卷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框架,2-平板,3-連接座,4-長固定螺栓,5-吊帶,6-卷帶,7-雙頭螺柱,701-滑柱,702-螺紋柱,8-限位套,9-管套,10-背墊,11-安全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閱附圖1-4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包括設于電梯井中的作業架以及與作業架分離的應急吊掛組件。作業架包括兩個框架1,框架1為由兩個橫板和一個立板構成的U形框,橫板的寬度大于電梯井沿橫板長度方向的寬度。兩個框架1中下層的橫板位于電梯井內的部分共同焊接有便于操作人員站立施工的平板2,橫板相對于電梯井突出的部分固定有連接座3,上下對應的兩個連接座3通過長固定螺栓4相互固定,作業架的立板外側與電梯井的內壁相抵。應急吊掛組件包括伸入至作業架中的吊帶5,吊帶5的上端通過卷帶6與雙頭螺柱7固定。雙頭螺柱7的中部為與卷帶6內端固定的光滑柱701,兩端為旋向相反的螺紋柱702且螺紋柱702的外側各螺接有一個管套9。卷帶6的外側套設有限位套8,限位套8的下側開設有條形穿孔,電梯井中位于作業架上方側壁對稱開設有便于插入管套9的插槽。吊帶5的下端連接有帶安全帶11的背墊10。雙頭螺柱7在卷帶6拉動作用下旋轉時,能夠帶動兩側的管套9相互遠離,進而增加整體桿件的長度。卷帶6由金屬材料制成。背墊10的外側縫制有便于放置應急對話機用的口袋。吊帶5及安全帶11為尼龍織帶,背墊10也由尼龍材料制成。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本實施例結構設計合理,一方面簡化作業架結構,作業架自身無需通過固定件與電梯井固定,便于組裝和后續的拆卸;另一方面應急吊掛組件與作業架分離,主要利用雙頭螺柱7和兩端套管構成的橫梁提供支撐,當出現意外墜落時,卷帶6自身受力變形實現緩沖,同時帶動雙頭螺柱7一定幅度的旋轉,帶動兩側的管套9相互遠離,進而增加橫梁的長度,避免橫梁受力彎曲而滑落,實現應急保護。以上公開的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技術僅為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技術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
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術。本技術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電梯井中的作業架以及與作業架分離的應急吊掛組件,所述作業架包括兩個框架,所述框架為由兩個橫板和一個立板構成的U形框,所述橫板的寬度大于電梯井沿橫板長度方向的寬度,兩個所述框架中下層的橫板位于電梯井內的部分共同焊接有便于操作人員站立施工的平板,所述橫板相對于電梯井突出的部分固定有連接座,上下對應的兩個連接座通過長固定螺栓相互固定;所述應急吊掛組件包括伸入至作業架中的吊帶,所述吊帶的上端通過卷帶與雙頭螺柱固定,所述雙頭螺柱的中部為與卷帶內端固定的光滑柱,兩端為旋向相反的螺紋柱且螺紋柱的外側各螺接有一個管套,所述卷帶的外側套設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下側開設有條形穿孔,所述電梯井中位于作業架上方側壁對稱開設有便于插入管套的插槽,所述吊帶的下端連接有帶安全帶的背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電梯井中的作業架以及與作業架分離的應急吊掛組件,所述作業架包括兩個框架,所述框架為由兩個橫板和一個立板構成的U形框,所述橫板的寬度大于電梯井沿橫板長度方向的寬度,兩個所述框架中下層的橫板位于電梯井內的部分共同焊接有便于操作人員站立施工的平板,所述橫板相對于電梯井突出的部分固定有連接座,上下對應的兩個連接座通過長固定螺栓相互固定;所述應急吊掛組件包括伸入至作業架中的吊帶,所述吊帶的上端通過卷帶與雙頭螺柱固定,所述雙頭螺柱的中部為與卷帶內端固定的光滑柱,兩端為旋向相反的螺紋柱且螺紋柱的外側各螺接有一個管套,所述卷帶的外側套設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下側開設有條形穿孔,所述電梯井中位于作業架上方側壁對稱開設有便于插入管套的插槽,所述吊帶的下端連接有帶安全帶的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朋,韓華鋒,陳鐵鋒,潘毅,吳偉,
申請(專利權)人:趙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寧夏;6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