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及懸干式樹木,屬于樹造型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包括:獲取帶有枝干的主干;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所述枝干位于所述主干的下方,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得到懸干式樹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樹木的造型方法,能夠培育出較細的枝干支撐較粗的主干的懸干式樹木,達到類似懸浮的效果,樹木的整體造型更加新奇、靈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懸干式樹木采用上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培育而成,實現了類似懸浮效果的造型,整體造型更加新奇、靈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樹木的造型方法及懸干式樹木
本專利技術屬于樹造型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及懸干式樹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欣賞水平也在提高,對園林設計中景觀樹的造型要求也越來越高。自然環境中的樹木都是直立生長的,形狀單一、雷同,千樹一面,而采用傳統造型方法培育的景觀樹,雖然對主干和枝干進行了造型,或延長、或彎曲、或增加層次,但是樹木的主干始終沒有離開樹墩和土壤,整體仍然呈現出向上的形態,形態單一,沒有了新、奇、特的感覺,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景觀樹的審美要求。除以上外,傳統造型方法培育的景觀樹,整個造型以主干作為支撐部分,然而由于主干較為粗壯,使得整體造型較為笨重,無法實現一些更加靈動的造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及懸干式樹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傳統的樹木造型方法培育的景觀樹,形態單一,不夠靈動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包括: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所述枝干位于所述主干的下方,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得到懸干式樹木。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包括:將一段主干水平的埋入培育基質中,使所述主干上生出與所述主干垂直的枝干;將所述主干從培育基質中取出,得到帶有所述枝干的所述主干。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包括,在栽植在培育處的苗木上,選取帶有枝干的主干;所述的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包括,保持所述苗木主干的根部生長在所述培育處中,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所述培育處旁的低區傾斜,使所述主干呈橫態;將橫態的所述主干靠近所述低區一側的所述枝干植入所述低區中,使所述枝干生根;所述的得到懸干式樹木,包括,將橫態的所述主干與所述培育處分離,使橫態的所述主干由植入所述低區中的所述枝干支撐,得到所述懸干式樹木。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低區位于所述培育處的南側;所述的保持所述苗木主干的根部生長在所述培育處中,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所述培育處旁的低區傾斜,使所述主干呈橫態,包括,保持所述苗木主干的根部生長在所述培育處中,先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北傾斜,之后再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所述培育處旁的低區傾斜,使所述主干呈橫態。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還包括,在所述主干呈橫態之前,對所述苗木的主干和/或枝干進行造型。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對所述苗木的枝干進行造型包括:將所述苗木的枝干扭轉至朝向所述低區一側。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在栽植在培育處的苗木上,選取帶有枝干的主干,包括,在栽植在培育處的兩種以上的苗木上,分別選取帶有枝干的主干;所述的對所述苗木的主干和/或枝干進行造型,包括,將兩種以上的所述苗木的主干和/或枝干進行絞纏造型。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在所述的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所述培育處旁的低區傾斜的過程中,將所述苗木的主干遠離所述低區一側的樹根切斷。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在所述主干呈橫態之后,將橫態的所述主干與所述培育處中切斷的樹根嫁接。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樹木的造型方法,能夠培育出較細的枝干支撐較粗的主干的懸干式樹木,達到類似懸浮的效果,樹木的整體造型更加新奇、靈動。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懸干式樹木,采用上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培育而成。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懸干式樹木,采用上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培育而成,有益效果在于:懸干式樹木實現了類似懸浮效果的造型,整體造型更加新奇、靈動。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圖2中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在實施中,培育處種植的苗木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樹木的造型方法中用到的培育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再一實施例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在實施中,水平埋入培育基質中的主干的示意圖;圖6為圖5中的主干形成的懸干式樹木。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1-埋入部;2-造型部;21-第一半環;22-第二半環;23-下絞纏部;24-上絞纏部;25-枝干固定部;26-第一樹冠固定桿;27-第二樹冠固定桿;3-培育處;4-低區;5-主干;6-枝干。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6,現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進行說明。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包括:獲取側面帶有枝干6的主干5;保持主干5呈橫態、枝干6位于主干5的下方,將枝干6遠離主干5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枝干6生根;得到懸干式樹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樹木的造型方法,能夠培育出較細的枝干6支撐較粗的主干5的懸干式樹木,達到類似懸浮的效果,樹木的整體造型更加新奇、靈動。本實施例中,選擇柳樹、速生楊等易生根樹種的樹木,可以是截取樹木上帶有枝干的主干5,將主干5上的枝干6保留一定的長度截斷。然后將主干5保持水平,將主干5下側的枝干6豎直插入土壤中,對枝干6施以生根粉,進行日常的養護,使枝干6插入土壤中的部分生根,使得主干5通過枝干6的根系成活,最終形成懸干式樹木。請參閱圖5,作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獲取側面帶有枝干6的主干5,包括:將一段主干5水平的埋入培育基質中,使主干5上生出與主干5垂直的枝干6;將主干5從培育基質中取出,得到帶有枝干6的主干5。本實施例中,截取柳樹、速生楊等易生根樹種的主干5,然后將截取的主干5水平的埋入土壤中。對主干5施以生根粉,進行日常的養護,一段時間后水平的主干5向下生根、向上發芽,逐漸長出向上的枝干6。當主干5上的枝干6直徑達到10厘米以上,即有一定承載能力時,將主干5上的枝干6在一定的高度截斷,然后挖出主干5,去掉主干5下的根。之后把主干5水平吊起,將主干5上的枝干6向下插入土壤中30厘米以上,并施以生根粉,使枝干6生根,生長一段時間后,主干5能夠通過枝干6上的根系成活,形成懸干式樹木,如圖6所示。請參閱圖2,作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樹木的造型方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n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所述枝干位于所述主干的下方,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n得到懸干式樹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樹木的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
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所述枝干位于所述主干的下方,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
得到懸干式樹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包括:
將一段主干水平的埋入培育基質中,使所述主干上生出與所述主干垂直的枝干;
將所述主干從培育基質中取出,得到帶有所述枝干的所述主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獲取側面帶有枝干的主干,包括,
在栽植在培育處的苗木上,選取帶有枝干的主干;
所述的保持所述主干呈橫態,將所述枝干遠離所述主干的一端埋入培育基質中并使所述枝干生根,包括,
保持所述苗木主干的根部生長在所述培育處中,將所述苗木的主干向所述培育處旁的低區傾斜,使所述主干呈橫態;
將橫態的所述主干靠近所述低區一側的所述枝干植入所述低區中,使所述枝干生根;
所述的得到懸干式樹木,包括,
將橫態的所述主干與所述培育處分離,使橫態的所述主干由植入所述低區中的所述枝干支撐,得到所述懸干式樹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樹木的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區位于所述培育處的南側;
所述的保持所述苗木主干的根部生長在所述培育處中,將所述苗木的主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朋,史秋萍,趙華全,
申請(專利權)人:趙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