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為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整方便、可靠的椅背扶手高度調整裝置,提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它由套座體、撐桿、左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圓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椅子附屬裝置,特別是一種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習用的椅子的椅背扶手通常采用固定形式,無法根據使用者的身體進行調整,此外,亦部分具有調整裝置,但這些調整裝置,或結構復雜,或必須使用工具方能調整,致調整費時、費工、容易松動。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整方便、可靠的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本技術由套座體、撐桿、右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垂直于套孔并與套孔貫通的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與套座體套孔相對應并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圓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并令兩偏心凸柱中心距與右夾固塊上排狀半圓槽孔的兩半圓孔之間中心距相等,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以其頂部及與其上的左、右夾固塊、卡簧一起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并令其上兩偏心凸柱插置在左、右夾固塊的長條形槽道和排狀半圓槽孔之間。由于本技術由套座體、撐桿、右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垂直于套孔并與套孔貫通的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與套座體套孔相對應并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圓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并令兩偏心凸柱中心距與右夾固塊上排狀半圓槽孔的兩半圓孔之間中心距相等,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以其頂部及與其上的左、右夾固塊、卡簧一起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并令其上兩偏心凸柱插置在左、右夾固塊的長條形槽道和排狀半圓槽孔之間。使用時,將撐桿的另一端固定在椅體上,將套座體的另一端固定在椅背或扶手上,向上調整時,順時針旋轉旋鈕,使其上兩偏心凸柱隨之旋轉,致使偏心凸柱推擠左、右夾固塊克服卡簧彈力向兩側張伸,上偏心凸柱卡在半圓槽孔內向右偏移,而下偏心凸柱沿左夾固塊上長條形槽道在推擠左夾固塊的同時旋轉向上滑移,當其中心點超過上偏心凸柱中心時,在卡簧彈力作用下推壓左夾固塊向內移,并使下偏心凸柱隨之繼續旋轉向上滑移套入上一半圓槽孔內,使椅背或扶手在旋鈕帶動下向上調整一段離并卡固定位;反之,向下調整時,逆時針旋轉旋鈕,便可藉助旋鈕上兩偏心凸柱在左、右夾固塊的長條形槽道及排狀半圓槽孔內向下移動,便可將椅背或扶手向下調整一段距離并卡固定位,調整方便,無需任何工具,從而達到本技術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剖面圖圖4為本技術調整(向上)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闡述。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由套座體1、撐桿2、左夾固塊3、右夾固塊4、卡簧片5和旋鈕6組成,套裝體1一端設有套孔11,前側面設有垂直于套孔11并與套孔11貫通的旋鈕孔12;撐桿2頂部與套座體1套孔11相對應并設有孔槽21;左、右夾固塊3、4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31及由半圓孔411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41;旋鈕5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61,偏心凸柱61的直徑與左、右夾固塊3、4上長條形槽21的深度及半圓孔411深度之和相對應,并令兩偏心凸柱61中心距與右夾固塊4上排狀半圓槽孔41的兩相鄰半圓孔411之間中心距相等,如圖3所示,左、右夾固塊3、4置于撐桿2頂部孔槽21內,卡簧5卡在左、右夾固塊3、4上、下端,撐桿2以其頂部及與其上的左、右夾固塊3、4、卡簧5一起套入套座體1的套孔11內,旋鈕5穿套在套座體1的旋鈕孔12內,并令其上兩偏心凸柱61插置在左、右夾固塊3、4的長條形槽31和排狀半圓槽孔41之間后藉助止動片7防止其軸向串動。使用時,如圖1、圖4所示,將撐桿2的帶螺孔的另一端固定在椅體8上,將套座體1的另一端固定在椅背或扶手81上,向上調整時,順時針旋轉旋鈕6,使其上兩偏心凸柱61隨之旋轉,致使偏心凸柱61推擠左、右夾固塊3、4克服卡簧5彈力向兩側張伸,上偏心凸柱61卡在半圓孔411內向右偏移,而下偏心凸柱61沿左夾固塊3上長條形槽道31左推擠在夾固塊3的同時旋轉向上滑移,當其中心點超過上偏心凸柱61中心時,在卡簧5彈力作用下推壓左夾固塊3向內移,并使下偏心凸柱61隨之繼續旋轉向上滑移套入上一半圓孔411內,使椅背或扶手81在旋鈕6帶動下向上調整一段距離并卡固定位;反之,向下調整時,逆時針旋轉旋鈕6,便可藉助旋鈕6上兩偏心凸柱61在左、右夾固塊3、4長條形槽道31及排狀半圓槽孔41內向下移動,便可將椅背或扶手81向下調整一段距離,并卡固定位。權利要求1.一種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套座體、撐桿、右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垂直于套孔并與套孔貫通的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與套座體套孔相對應并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圓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并令兩偏心凸柱和心距與右夾固塊上排狀半圓槽孔的兩半圓孔之間中心距相等,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以其頂部及與其上的左、右夾固塊、卡簧一起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并令其上兩偏心凸柱插置在左、右夾固塊的長條形槽道和排狀半圓槽孔之間。專利摘要一種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為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整方便、可靠的椅背扶手高度調整裝置,提出本技術。它由套座體、撐桿、左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圓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文檔編號A47C1/022GK2230538SQ95217729公開日1996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28日專利技術者賴榮隆 申請人:賴榮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椅子用椅背扶手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套座體、撐桿、右夾固塊、右夾固塊、卡簧片和旋鈕組成,套座體一端設有套孔,前側面設有垂直于套孔并與套孔貫通的旋鈕孔;撐桿的頂部與套座體套孔相對應并設有孔槽;左、右夾固塊相對側分別設有長條形槽道及半孔構成的排狀半圓槽孔;旋鈕的一端對稱設有偏心凸柱,并令兩偏心凸柱中心距與右夾固塊上排狀半圓槽孔的兩半圓孔之間中心距相等,左、右夾固塊置于撐桿頂部孔槽內,卡簧卡在左、右夾固塊上、下端,撐桿以其頂部及與其上的左、右夾固塊、卡簧一起套入套座體的套孔內,旋鈕穿套在套座體的旋鈕孔內,并令其上兩偏心凸柱插置在左、右夾固塊的長條形槽道和排狀半圓槽孔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榮隆,
申請(專利權)人:賴榮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