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包括現澆混凝土梁,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頂部通過防水耐候膠粘接有防水掛板,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內部預埋有等距離分部有鋼筋,且現澆混凝土梁與預制墻體通過鋼筋穩固連接,所述預制墻體與現澆混凝土梁中留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側填充有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防水掛板、排水孔,防水掛板底部設置有弧形集水板,弧形集水板底部開設有排水孔,在水資源缺乏地區,本裝置既能進行防水,也可以收集水水資源,節能環保,防水掛板對預制墻體和現澆混凝凝土梁的接縫處進行一次防水,對預制墻體的接縫處填充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和防水泡沫棒進行二次防水、防水性能大大提升。
An assembled bottom waterproof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裝配式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
技術介紹
裝配式墻體是采用現澆式剪力墻的原理,利用鍍鋅輕鋼龍骨作為支撐骨架,高強玻鎂平板作為免拆面板,在玻鎂平板內部澆注環保、阻燃輕質漿料后最終成型的墻體;裝配式墻體是遵照國家發展綠色建材,告別秦磚漢瓦的文件精神,以節約能耗減少揚塵、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進度、減少人工、提高墻體質量為目標。全墻采用高強玻鎂平板為面板,以輕鋼龍骨為骨架,墻蕊以輕質、無毒、阻燃材料澆注成型。既保證墻面的平整度,又提高墻體的整體性、隔音性和抗震強度,完全符合墻體材料的發展趨勢,然而裝配式墻體的底部防水問題難以解決,尤其是外墻裝配式墻體的底部防水問題尤為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包括現澆混凝土梁,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頂部通過防水耐候膠粘接有防水掛板,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內部預埋有等距離分部有鋼筋,且現澆混凝土梁與預制墻體通過鋼筋穩固連接,所述預制墻體與現澆混凝土梁中留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側填充有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且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的一側粘接有防水泡沫棒,所述空腔的另一側填充有預制無機保溫砂漿,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一側通過鋼筋混凝土澆筑有疊合樓板,所述疊合樓板的一側頂部預埋有膨脹螺栓,且膨脹螺栓與墻底連接件穩固連接,所述現澆混凝土梁的頂部與預制墻體的底部對稱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部粘接有密封條,所述防水掛板的外壁開設有四個等距離分部的孔洞,且孔洞內部錘擊有墻釘。優選的,所述防水掛板的一側頂部開設等距離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內插接有鋼筋。優選的,所述防水掛板通過墻釘與預制墻體和現澆混凝土梁穩定連接。優選的,所述墻底連接件的底部澆筑有防水無收縮嵌縫砂漿。優選的,所述防水掛板底部中間開設有排水孔。優選的,所述墻底連接件的頂部與預制墻體通過墻面連接桿穩固連接,且墻底連接件的外壁設置有防水層。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通過設置有防水掛板、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防水泡沫棒,防水掛板的頂部與預制墻體進行插接,且對接口進行填充防水耐候密封膠,防水掛板對預制墻體和現澆混凝凝土梁的接縫處進行一次防水,對預制墻體的接縫處填充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和防水泡沫棒進行二次防水、防水性能大大提升。2.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通過設置有墻底連接件、墻底連接件、膨脹螺栓、墻面連接桿,對預制墻體的底部與疊合樓板的一側開設凹槽,凹槽的尺寸大于墻底連接件的尺寸,使用墻面連接件與膨脹螺栓固定墻底連接件,對墻底連接件的外壁鋪設防水層,且在防水層表面鋪設水泥砂漿保護層,對水泥砂漿保護層進行找平,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施工墻體不漏水,整體美觀。3.本專利技術提出的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通過設置有防水掛板、排水孔,防水掛板底部設置有弧形集水板,弧形集水板底部開設有排水孔,在水資源缺乏地區,本裝置既能進行防水,也可以收集水水資源,節能環保。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的防水掛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防水掛板、2現澆混凝土梁、3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4防水泡沫棒、5墻釘、6預制墻體、7空腔、8疊合樓板、9鋼筋、10墻面連接桿、11密封條、12無機保溫砂漿、13墻底連接件、14防水無收縮嵌縫砂漿、15排水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2,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包括現澆混凝土梁2,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通過防水耐候膠粘接有防水掛板1,現澆混凝土梁2的內部預埋有等距離分部有鋼筋9,且現澆混凝土梁2與預制墻體6通過鋼筋9穩固連接,預制墻體6與現澆混凝土梁2中留有空腔7,空腔7的一側填充有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且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的一側粘接有防水泡沫棒4,空腔7的另一側填充有預制無機保溫砂漿12,現澆混凝土梁2的一側通過鋼筋混凝土澆筑有疊合樓板8,疊合樓板8的一側頂部預埋有膨脹螺栓,且膨脹螺栓與墻底連接件13穩固連接,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與預制墻體6的底部對稱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部粘接有密封條11,防水掛板1的外壁開設有四個等距離分部的孔洞,且孔洞內部錘擊有墻釘5。本專利技術中,防水掛板1的一側頂部開設等距離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內插接有鋼筋9,防水掛板1通過墻釘5與預制墻體6和現澆混凝土梁2穩定連接,墻底連接件13的底部澆筑有防水無收縮嵌縫砂漿14,防水掛板1底部中間開設有排水孔15,墻底連接件13的頂部與預制墻體6通過墻面連接桿穩固連接,且墻底連接件的外壁設置有防水層。工作原理:將鋼筋9穿過防水掛板1開設的通孔中,通過墻釘5將防水掛板1穩固連接在現澆混凝土梁2上,對預制墻體6和現澆混凝土梁的接縫空腔7的一端填充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和防水泡沫棒4,空腔7地另一端填充無機保溫砂漿12,對預制墻體6的底部與疊合樓板8的一側開設凹槽,凹槽的尺寸大于墻底連接件13的尺寸,使用墻面連接件10與膨脹螺栓固定墻底連接件,對墻底連接件13的外壁鋪設防水層,且在防水層表面鋪設水泥砂漿保護層,對水泥砂漿保護層進行找平。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包括現澆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通過防水耐候膠粘接有防水掛板(1),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內部預埋有等距離分部有鋼筋(9),且現澆混凝土梁(2)與預制墻體(6)通過鋼筋(9)穩固連接,所述預制墻體(6)與現澆混凝土梁(2)中留有空腔(7),所述空腔(7)的一側填充有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且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的一側粘接有防水泡沫棒(4),所述空腔(7)的另一側填充有預制無機保溫砂漿(12),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一側通過鋼筋混凝土澆筑有疊合樓板(8),所述疊合樓板(8)的一側頂部預埋有膨脹螺栓,且膨脹螺栓與墻底連接件(13)穩固連接,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與預制墻體(6)的底部對稱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部粘接有密封條(11),所述防水掛板(1)的外壁開設有四個等距離分部的孔洞,且孔洞內部錘擊有墻釘(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底部防水裝置,包括現澆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通過防水耐候膠粘接有防水掛板(1),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內部預埋有等距離分部有鋼筋(9),且現澆混凝土梁(2)與預制墻體(6)通過鋼筋(9)穩固連接,所述預制墻體(6)與現澆混凝土梁(2)中留有空腔(7),所述空腔(7)的一側填充有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且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3)的一側粘接有防水泡沫棒(4),所述空腔(7)的另一側填充有預制無機保溫砂漿(12),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一側通過鋼筋混凝土澆筑有疊合樓板(8),所述疊合樓板(8)的一側頂部預埋有膨脹螺栓,且膨脹螺栓與墻底連接件(13)穩固連接,所述現澆混凝土梁(2)的頂部與預制墻體(6)的底部對稱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部粘接有密封條(11),所述防水掛板(1)的外壁開設有四個等距離分部的孔洞,且孔洞內部錘擊有墻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賀建新,
申請(專利權)人:賀建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