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其對支架進行定位,提供了生產效率,穩定性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支架切邊模具,下模板上設有退料板,退料板上設有第一凸弧面,第一凸弧面用于夾持廢料,下模板上設有凸模,凸模的頂面為第二凸弧面,第二凸弧面貼合支架用于支撐,凸模上插入定位柱固定,定位柱給支架提供更好穩定性,切邊過程中不易發生晃動,生產效率更高。
A cutting die for bracke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支架切邊模具
本技術屬于模具
,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支架切邊模具。
技術介紹
沖裁是利用沖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與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廢料分離的一種沖壓工序。沖裁是剪切、落料、沖孔、沖缺、沖槽、剖切、鑿切、切邊、切舌、切開、整修等分離工序的總稱。切邊是指利用沖模修邊工序件的邊緣,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直徑和形狀的沖壓模具,切邊是可以去除多余材料以生產出最終形狀,切去的為廢料。支架在現有生產過程中,在板料沖孔、翻孔完成后,需要進行切邊,將多余的廢料切除,而現有支架的切邊模具不能在切除過程中對支架起到定位作用,會使得支架偏移,造成切除不完成或切除錯誤,進而失敗,成品率低,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其對支架進行定位,提供了生產效率,穩定性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導柱,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導柱插入的導套;下模板與上模板對應設有限位柱;下模板上設有下彈簧;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第一下墊板,第一下墊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一通孔,下彈簧貫穿過第一下墊板,下彈簧設在第一通孔一側;第一下墊板的上方設有退料板,退料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二通孔,退料板與第一下墊板螺栓連接,下彈簧頂壓住退料板的下表面;退料板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弧面,兩個第一凸弧面平行設置分別位于第二通孔的兩側,第一凸弧面用于脫落支架;還包括凸模和定位柱;凸模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與下模板固定連接,凸模的頂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用于貼合支架底面,第二凸弧面高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平行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的中間開設有貫穿凸模的第三通孔,定位柱插入第三通孔內固定,定位柱凸出第二凸弧面用于固定支架上的翻孔;上模板上設有上彈簧;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第一上墊板,上彈簧貫穿第一上墊板;第一上墊板的下表面設有凹模,凹模的中間開設有第四通孔,凹模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凹弧面,第一凹弧面與第一凸弧面相適配;第四通孔的底部開設有相對設置的滑槽,第四通孔內設有壓料板,壓料板的底面凹陷形成第二凹弧面,第二凹弧面低于第一凹弧面,第二凹弧面與第二凸弧面相適配,支架被夾持在第二凹弧面與第二凸弧面之間;第二凹弧面中間凹陷形成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用于定位柱插入;壓料板的頂部外表面凸出形成相對的滑塊,滑塊可在滑槽內滑動,上彈簧頂壓住壓料板的頂面。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下彈簧嵌入下模板,下彈簧為四根,四根下彈簧貫穿過第一下墊板環繞第一通孔。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包括四根卸料螺絲,四根卸料螺絲分別位于退料板的四個角落并環繞第二通孔,卸料螺絲穿過退料板與第一下墊相連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第一通孔的底部開設卡槽,凸模的底部外表面凸出形成卡塊,卡塊嵌入卡槽內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并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下模板的下表面螺栓連接模腳。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本技術的支架切邊模具,下模板上設有退料板,退料板上設有第一凸弧面,第一凸弧面用于夾持廢料,下模板上設有凸模,凸模的頂面為第二凸弧面,第二凸弧面貼合支架用于支撐,凸模上插入定位柱固定,定位柱給支架提供更好穩定性,切邊過程中不易發生晃動,生產效率更高;上模板上設有壓料板,壓料板被上彈簧頂壓住,壓料板上設有第二凹弧面,第二弧面方便支架切邊后脫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支架切邊前結構示意圖。圖10是支架切邊后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下模板01,導柱010,限位柱011,上模板02,導套020,下彈簧03,第一下墊板04,第一通孔040,卡槽041,退料板05,第二通孔050,第一凸弧面051,凸模06,第二凸弧面060,第三通孔061,卡塊062,定位柱07,上彈簧08,第一上墊板09,凹模10,第四通孔100,第一凹弧面101,滑槽102,壓料板11,第二凹弧面110,第一凹坑111,滑塊112,卸料螺絲12,模腳1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本實施例給出了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包括下模板01和上模板02;下模板01的上表面設有導柱010,上模板02的下表面設有導柱010插入的導套020;下模板01與上模板02對應設有限位柱011;導柱010和導套020起到精準的定位作用,進行活動引導模具行程;限位柱011對上模板02和下模板01的行程限位,避免兩者過于接近造成凸模06和凹面損壞;下模板01上設有下彈簧03,下彈簧03嵌入下模板01形成固定連接;下模板01的上表面設有第一下墊板04,下模板01與第一下墊板04螺栓連接方便拆裝,第一下墊板04的中間開設有第一通孔040,下彈簧03貫穿過第一下墊板04,下彈簧03設在第一通孔040一側;第一下墊板04的上方設有退料板05,退料板05的中間開設有第二通孔050,退料板05與第一下墊板04螺栓連接,下彈簧03頂壓住退料板05的下表面;退料板05下行壓縮下彈簧03,反之,下彈簧03舒展復位,退料板05被頂壓上行;退料板05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弧面051,兩個第一凸弧面051平行設置分別位于第二通孔050的兩側,第一凸弧面051用于脫落支架;第一凸弧面051用于頂起支架從凸模06上脫離,退料板05向下被沖壓切除多余廢料,退料板05向下承載多余廢料;還包括凸模06和定位柱07;凸模06插入第一通孔040和第二通孔050內與下模板01固定連接,凸模06的頂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弧面060,第二凸弧面060用于貼合支架底面,第二凸弧面060高于第一凸弧面051,第二凸弧面060平行于第一凸弧面051;第二凸弧面060用于承載支架保持形狀;第二凸弧面060的中間開設有貫穿凸模06的第三通孔061,定位柱07插入第三通孔061內固定,定位柱07凸出第二凸弧面060用于固定支架上的翻孔;定位柱07用于給支架起到定位作用,支架在切邊過程中,不易發生偏移,生產效率高;上模板02上設有上彈簧08,上彈簧08嵌入上模板02固定;上模板02的下表面設有第一上墊板09,第一上墊板09與上模板02螺栓連接,上彈簧08貫穿第一上墊板09;第一上墊板09的下表面設有凹模10,凹模10的中間開設有第四通孔100,凹模10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凹弧面101,第一凹弧面101與第一凸弧面051相適配,夾持住支架的廢料,第四通孔100用于切除支架的多余部件進行切邊工序;第四通孔100的底部開設有相對設置的滑槽10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導柱,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導柱插入的導套;下模板與上模板對應設有限位柱;其特征在于:/n下模板上設有下彈簧;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第一下墊板,第一下墊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一通孔,下彈簧貫穿過第一下墊板,下彈簧設在第一通孔一側;/n第一下墊板的上方設有退料板,退料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二通孔,退料板與第一下墊板螺栓連接,下彈簧頂壓住退料板的下表面;/n退料板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弧面,兩個第一凸弧面平行設置分別位于第二通孔的兩側,第一凸弧面用于脫落支架;/n還包括凸模和定位柱;凸模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與下模板固定連接,凸模的頂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用于貼合支架底面,第二凸弧面高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平行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的中間開設有貫穿凸模的第三通孔,定位柱插入第三通孔內固定,定位柱凸出第二凸弧面用于固定支架上的翻孔;/n上模板上設有上彈簧;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第一上墊板,上彈簧貫穿第一上墊板;第一上墊板的下表面設有凹模,凹模的中間開設有第四通孔,凹模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凹弧面,第一凹弧面與第一凸弧面相適配;第四通孔的底部開設有相對設置的滑槽,第四通孔內設有壓料板,壓料板的底面凹陷形成第二凹弧面,第二凹弧面低于第一凹弧面,第二凹弧面與第二凸弧面相適配,支架被夾持在第二凹弧面與第二凸弧面之間;第二凹弧面中間凹陷形成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用于定位柱插入;壓料板的頂部外表面凸出形成相對的滑塊,滑塊可在滑槽內滑動,上彈簧頂壓住壓料板的頂面。/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支架切邊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導柱,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導柱插入的導套;下模板與上模板對應設有限位柱;其特征在于:
下模板上設有下彈簧;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第一下墊板,第一下墊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一通孔,下彈簧貫穿過第一下墊板,下彈簧設在第一通孔一側;
第一下墊板的上方設有退料板,退料板的中間開設有第二通孔,退料板與第一下墊板螺栓連接,下彈簧頂壓住退料板的下表面;
退料板的上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凸弧面,兩個第一凸弧面平行設置分別位于第二通孔的兩側,第一凸弧面用于脫落支架;
還包括凸模和定位柱;凸模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與下模板固定連接,凸模的頂面凸出形成第二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用于貼合支架底面,第二凸弧面高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平行于第一凸弧面;第二凸弧面的中間開設有貫穿凸模的第三通孔,定位柱插入第三通孔內固定,定位柱凸出第二凸弧面用于固定支架上的翻孔;
上模板上設有上彈簧;上模板的下表面設有第一上墊板,上彈簧貫穿第一上墊板;第一上墊板的下表面設有凹模,凹模的中間開設有第四通孔,凹模的下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中健,鄭康,沈俊卿,
申請(專利權)人:平湖愛馳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