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貫穿開設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底座頂端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箱體,所述底座內開設有容納腔一和若干容納腔二,所述容納腔一內設有電機和轉軸一,所述轉軸一的底端與所述容納腔一的底端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電機位于所述轉軸一的一側且與所述容納腔一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一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底座的頂端和所述箱體延伸至所述箱體內且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底端與所述箱體的底端內壁抵觸,位于所述容納腔一內的所述轉軸一上固定設有錐齒輪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使得采集設備在特殊環境下進行數據采集,并且起到保護采集設備的作用。
A mobile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
本技術涉及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屬于數據采集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工業控制向高度自動化以及微電子技術的方向發展,故為數據采集平臺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數據采集平臺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可應用于環境監測、食品監測、設備故障監測、生產線狀態監測、道路信息采集等場合。對于環境的監測,數據采集平臺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在很多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人工進行信息采集肯定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目前所存在的環境數據采集平臺在此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因此,人工進行數據采集的局限性和特殊環境下數據采集的危險性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貫穿開設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底座頂端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箱體,所述底座內開設有容納腔一和若干容納腔二,所述容納腔一內設有電機和轉軸一,所述轉軸一的底端與所述容納腔一的底端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電機位于所述轉軸一的一側且與所述容納腔一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一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底座的頂端和所述箱體延伸至所述箱體內且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底端與所述箱體的底端內壁抵觸,位于所述容納腔一內的所述轉軸一上固定設有錐齒輪一,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二,所述轉軸二的另一端固定設有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一與所述錐齒輪二齒輪嚙合,所述轉盤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位盤,所述限位盤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采集裝置,所述限位盤的頂端環形設有限位凸塊,所述箱體頂端鉸接有若干蓋體,所述蓋體位于所述采集裝置的正上方,所述容納腔一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間位置處。進一步而言,所述容納腔二內均固定設有蓄電池。進一步而言,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電機、氣缸均與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進一步而言,所述蓋體相鄰的一側底端均固定設有與所述限位凸塊相匹配的限位塊。進一步而言,所述容納腔二均勻對稱分布在所述容納腔一的兩側。進一步而言,所述箱體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底端均與所述底座的頂端固定連接。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1、本技術通過設置了氣缸和限位盤,在使用時,通過終端設備連接采集裝置內的控制面板,進而控制氣缸工作,從而將限位盤頂起,進而將采集裝置頂起,使得蓋體被頂起,從而使采集裝置頂起至箱體外,此時蓋體上的限位凸塊與限位盤上的限位塊配合使用,使得限位盤被限制繼續向上移動,從而使得采集裝置被頂起至合適位置,當外界環境惡劣,足以損壞采集設備時,可以通過控制氣缸收縮,從而帶動采集裝置退回箱體內,此時蓋體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將再次將箱體合蓋,可以有效的防止采集裝置損壞;2、本技術通過設置了電機,啟動電機后,電機帶動轉軸二轉動,從而帶動錐齒輪二轉動,錐齒輪二帶動錐齒輪一轉動,從而帶動轉軸一轉動,使得轉盤轉動,從而帶動采集裝置轉動,可以有效的調整采集裝置的角度;3、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使得采集設備在特殊環境下進行數據采集,并且起到保護采集設備的作用。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限位盤的俯視圖。圖4是本技術蓋體的仰視圖。圖中標號:1、底座;2、固定孔;3、箱體;4、容納腔一;5、容納腔二;6、電機;7、轉軸一;8、轉盤;9、錐齒輪一;10、轉軸二;11、錐齒輪二;12、氣缸;13、限位盤;14、采集裝置;15、限位凸塊;16、蓋體;17、太陽能電池板;18、蓄電池;19、限位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圖4所示,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底座1,底座1上貫穿開設有若干固定孔2,底座1頂端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箱體3,底座1內開設有容納腔一4和若干容納腔二5,容納腔一4內設有電機6和轉軸一7,轉軸一7的底端與容納腔一4的底端內壁轉動連接,電機6位于轉軸一7的一側且與容納腔一4的內壁固定連接,轉軸一7的另一端貫穿底座1的頂端和箱體3延伸至箱體3內且固定連接有轉盤8,轉盤8的底端與箱體3的底端內壁抵觸,位于容納腔一4內的轉軸一7上固定設有錐齒輪一9,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二10,轉軸二10的另一端固定設有錐齒輪二11,錐齒輪一9與錐齒輪二11齒輪嚙合,轉盤8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氣缸12,氣缸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位盤13,限位盤13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采集裝置14,采集裝置14內設有控制面板,通過終端裝置與控制面板無線連接,從而可以通過終端裝置控制電機6、氣缸12和采集裝置14的啟停,限位盤13的頂端環形設有限位凸塊15,箱體3頂端鉸接有若干蓋體16,蓋體16位于采集裝置14的正上方,箱體3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太陽能電池板17。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容納腔二5內均固定設有蓄電池18,太陽能電池板17、電機6、氣缸12均與蓄電池18電性連接,使用時,通過太陽能電池板17對蓄電池18進行充電,然后蓄電池18對電機6、氣缸12和采集裝置14進行供電。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蓋體16相鄰的一側底端均固定設有與限位凸塊15相匹配的限位塊19,當采集裝置14被氣缸12頂起時,采集裝置14將頂起蓋體16,當蓋體16被頂起一定位置后,通過限位塊19與限位凸塊15相匹配使用,使得限位盤13被限制繼續向上移動,從而限制蓋體16被完全頂開。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容納腔一4位于底座1的中間位置處,容納腔二5均勻對稱分布在容納腔一4的兩側,太陽能電池板17的底端均與底座1的頂端固定連接,這里說明,電機6、氣缸12均為現有技術,故而涉及其它的現有技術這里不再贅述。為了方便理解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就本技術在實際過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工作原理:在使用時,使用者先將裝置固定在合適位置,然后通過終端設備連接采集裝置14內的控制面板,進而控制氣缸12工作,從而將限位盤13頂起,進而將采集裝置14頂起,使得蓋體16被頂起,從而使采集裝置14頂起至箱體3外,此時蓋體16上的限位凸塊15與限位盤13上的限位塊19配合使用,使得限位盤13被限制繼續向上移動,從而使得采集裝置14被頂起至合適位置,此時啟動電機6后,電機6帶動轉軸二10轉動,從而帶動錐齒輪二11轉動,錐齒輪二11帶動錐齒輪一9轉動,從而帶動轉軸一7轉動,使得轉盤8轉動,從而帶動采集裝置14轉動,當外界環境惡劣,足以損壞采集設備時,可以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貫穿開設有若干固定孔(2),所述底座(1)頂端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箱體(3),所述底座(1)內開設有容納腔一(4)和若干容納腔二(5),所述容納腔一(4)內設有電機(6)和轉軸一(7),所述轉軸一(7)的底端與所述容納腔一(4)的底端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電機(6)位于所述轉軸一(7)的一側且與所述容納腔一(4)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一(7)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底座(1)的頂端和所述箱體(3)延伸至所述箱體(3)內且固定連接有轉盤(8),所述轉盤(8)的底端與所述箱體(3)的底端內壁抵觸,位于所述容納腔一(4)內的所述轉軸一(7)上固定設有錐齒輪一(9),所述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二(10),所述轉軸二(10)的另一端固定設有錐齒輪二(11),所述錐齒輪一(9)與所述錐齒輪二(11)齒輪嚙合,所述轉盤(8)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氣缸(12),所述氣缸(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位盤(13),所述限位盤(13)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采集裝置(14),所述限位盤(13)的頂端環形設有限位凸塊(15),所述箱體(3)頂端鉸接有若干蓋體(16),所述蓋體(16)位于所述采集裝置(14)的正上方,所述箱體(3)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太陽能電池板(1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貫穿開設有若干固定孔(2),所述底座(1)頂端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箱體(3),所述底座(1)內開設有容納腔一(4)和若干容納腔二(5),所述容納腔一(4)內設有電機(6)和轉軸一(7),所述轉軸一(7)的底端與所述容納腔一(4)的底端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電機(6)位于所述轉軸一(7)的一側且與所述容納腔一(4)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一(7)的另一端貫穿所述底座(1)的頂端和所述箱體(3)延伸至所述箱體(3)內且固定連接有轉盤(8),所述轉盤(8)的底端與所述箱體(3)的底端內壁抵觸,位于所述容納腔一(4)內的所述轉軸一(7)上固定設有錐齒輪一(9),所述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二(10),所述轉軸二(10)的另一端固定設有錐齒輪二(11),所述錐齒輪一(9)與所述錐齒輪二(11)齒輪嚙合,所述轉盤(8)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氣缸(12),所述氣缸(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限位盤(13),所述限位盤(13)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固定設有采集裝置(14),所述限位盤(13)的頂端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千樹,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億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