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連接在椅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椅框架包括: 第一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 第二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 第一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 第二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 第一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一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 第二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二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 第一靠背桿與第二靠背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 第一椅座桿與第二椅座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 第一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一靠背桿樞接,前端與第一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 第二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二靠背桿轉軸連接,前端與第二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該技術在201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家具類,涉及到一種室外、室內均可使用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而現有的折疊躺椅其折疊機構多與折疊椅相似,例專利號為94225907.6的一種竹木結構躺椅,它由竹板簾、靠背框、扶手、后立柱、前立柱和定位框組成,扶手、前后立柱和定位框組成一個四連桿機構,躺椅的傾斜度可在30°~45°范圍內調節,而扶手始終處于大致水平位置,各部件之間用機制鋼質軸銷連接;采用該種結構后,其躺椅為各支架的縱向折疊,兩側橫向不可折疊,所占空間相對來講也較大;并且受其折疊后高度的影響,椅面長度有限,當使用者躺下時,其腳會懸掉于椅面外,因此在躺椅的前端,為了舒適使用者往往會擺放一個小凳子,來擱放腳。本技術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舒適、靠背角度可調節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本技術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連接在椅框架上;椅框架包括第一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第二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第一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第二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第一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一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第二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二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第一靠背桿與第二靠背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第一椅座桿與第二椅座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第一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一靠背桿樞接,前端與第一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第二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二靠背桿轉軸連接,前端與第二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拉桿包括左拉片、右拉片,左、右拉片端部樞接,左拉片樞接處上方設有限位凸耳。第一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連接件與第一靠背桿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一靠背桿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第二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連接件與第二靠背桿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二靠背桿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第一椅座桿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滑道;第二椅座桿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滑道。所述的滑道的設有若干斜齒槽。所述的滑道為平滑軌道。采用上述結構后,椅框架由可限位轉動的拉桿連接于兩組靠背桿及椅座桿而構成,因此靠背桿之間、椅座桿之間可折疊靠合在一起,而靠背桿與椅座桿的轉輪通過軸銷連接,扶手架的一端與靠背桿轉軸連接,另一端與椅座桿滑動連接,因此靠背桿、椅座桿及扶手架可相互間轉動折疊在一起;由于采用了軟性椅面,不會對各桿之間的折疊產生阻礙作用,因此本技術具有輕便、可縱橫向折疊成束桿來存放及運輸時,減少所占空間等特點,便于適于推廣應用。由于椅座桿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度桿,桿的長度可根據需要設計,不需考慮折疊后的高度,椅面可設計較長,以避免使用時,腳部露在椅面外;而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相配合使用的滑道,滑道設有若干斜齒槽,可根據需要將扶手架的滑銷進行限位,以調節靠背與椅座的不同角度,所以本技術還具有使用方便舒適、靠背角度可調節、具有多功能的特點。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椅框架折疊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二的滑道結構示意圖; 拉桿23包括左拉片231、右拉片232,左、右拉片端部樞接,左拉片231樞接處上方設有限位凸耳2311。第一扶手架24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241,連接件241與第一靠背桿21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一靠背桿21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24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242;第二扶手架24’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241’,連接件241’與第二靠背桿21’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二靠背桿21’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24’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242’。第一椅座桿22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22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平滑軌道222;第二椅座桿22’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22’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平滑軌道222’。采用上述結構后,椅框架2由可限位轉動的拉桿23連接于兩組靠背桿及椅座桿而構成,因此靠背桿21、21’之間、椅座桿22、22’之間可折疊靠合在一起,而兩靠背桿21、21’與兩椅座桿22、22’的轉輪通過軸銷連接,扶手架的一端與靠背桿轉軸連接,另一端與椅座桿滑動連接,因此靠背桿、椅座桿及扶手架可相互間轉動折疊在一起;由于采用了軟性椅面,不會對各桿之間的折疊產生阻礙作用。由于椅座桿22、22’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度桿,桿的長度可根據需要設計,不需考慮折疊后的高度,椅面可設計較長,以避免使用時,腳部露在椅面外;而椅座桿22、22’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242、242’相配合使用的滑道222、222’。實施例二,如圖4所示,與實旋例一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椅座桿22的底部設有若干斜齒槽222,該斜齒槽222可根據需要將第一扶手架24的滑銷242進行限位。第二椅座桿的底部設有若干斜齒槽,該斜齒槽可根據需要將第二扶手架的滑銷進行限位。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連接在椅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椅框架包括第一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第二靠背桿,底部裝有轉輪;第一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第二椅座桿,后部裝有轉輪;第一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一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第二靠背桿底部的轉輪與第二椅座桿后部的轉輪通過銷軸連接;第一靠背桿與第二靠背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第一椅座桿與第二椅座桿之間至少裝有一根可限位轉動的拉桿;第一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一靠背桿樞接,前端與第一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第二扶手架的后端與第二靠背桿轉軸連接,前端與第二椅座桿為可限位的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拉桿包括左拉片、右拉片,左、右拉片端部樞接,左拉片樞接處上方設有限位凸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連接件與第一靠背桿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一靠背桿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第二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連接件,連接件與第二靠背桿樞接,其樞接處設有與第二靠背桿形狀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滑銷。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椅座桿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滑道;第二椅座桿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弧形桿,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配合使用的滑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設有若干斜齒槽。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為平滑軌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的是一種便攜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連接在椅框架上;椅框架由可限位轉動的拉桿連接于兩組靠背桿及椅座桿而構成,因此靠背桿之間、椅座桿之間可相互折疊,而靠背桿與椅座桿的轉輪通過軸銷連接,扶手架的一端與靠背桿轉軸連接,另一端與椅座桿滑動連接,因此靠背桿、椅座桿及扶手架可相互間轉動折疊;而椅座桿的底部設有一段與滑銷相配合使用的滑道,滑道設有若干斜齒槽,可根據需要將扶手架的滑銷進行限位,以調節靠背與椅座的不同角度,因此本技術具有輕便、可縱橫向折疊成束桿來存放及運輸時,減少所占空間、使用方便舒適、靠背角度可調節、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托尼,艾文,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進雄企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