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控制方法、電路板及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當控制模塊控制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供電模塊為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供電,以使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且蓄電模塊開始蓄電;當控制模塊控制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蓄電模塊為發光模塊供電,以使發光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在這種方式中,可以降低發光模塊的功耗,進而降低供電模塊的功耗。
A control metho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控制方法、電路板及電子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電路
,尤指一種控制方法、電路板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都配備了遙控器,以便用戶遠程操控電子設備。通常,遙控器中設置有紅外發光二極管,以發射紅外光線。現有技術中,遙控器內部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用于控制晶體管(transistor)Q1電路,來實現紅外發光二級管D1導通和關斷。由于Q1的基級電流較小,即Q1通路上的電流較小,所以R2、D1、Q2通路上的電流約等于BAT1的輸出電流。因為R1、Q2會消耗一定的功耗,所以BAT1利用效率較低。可見,現有技術中,遙控器的電路結構中,紅外發光二極管D1消耗的電流較大,進而導致遙控器所需要的電池(圖1中的BAT1)電流較大,功耗較高,電池利用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方法、電路板及電子設備,提高了電源的利用效率,從而降低電池功耗。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方法,應用于一電路板,所述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其中,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連接;所述方法包括: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為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且所述蓄電模塊開始蓄電;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所述蓄電模塊為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送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可選地,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第一開關模塊連接,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高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低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發光模塊的導通電壓確定占空比;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或者斷開狀態。可選地,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二開關模塊;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控制模塊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一占空比;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若控制模塊沒有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所述電路板處于不工作狀態。可選地,所述發光模塊包括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電路板,所述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其中,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用于為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發光模塊供電;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所述蓄電模塊開始蓄電;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所述蓄電模塊還用于為所述發光模塊供電,所述發送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可選地,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開關模塊連接,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高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低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可選地,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發光模塊的導通電壓確定占空比;所述控制模塊還用于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或者斷開狀態。可選地,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二開關模塊;所述第二開關模塊連接于所述蓄電模塊與所述發光模塊之間,所述第二開關模塊還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其中,若控制模塊用于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一占空比;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若控制模塊沒有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所述電路板處于不工作狀態。第三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如上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種設置的電路板,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中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其中,蓄電模塊和供電模塊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連接;當控制模塊控制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供電模塊為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供電,以使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且蓄電模塊開始蓄電;當控制模塊控制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蓄電模塊為發光模塊供電,以使發送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在這種方式中,可以降低發光模塊的功耗,進而降低供電模塊功耗。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紅外發射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遙控器電路板的具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MCU向Q1發送的電壓波形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MCU向Q2發送的電壓波形的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附圖中各部件的形狀和大小不反映真實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說明本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考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該電路板可以應用于例如以紅外遙控器、紅外激光設備和其它紅外設備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不作限定。下文以電路板應用于紅外遙控器為例。如圖2所示,電路板包括:供電模塊201,控制模塊202,第一開關模塊203、蓄電模塊204和發光模塊205。蓄電模塊204和控制模塊202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203連接。控制模塊202可以控制第一開關模塊203處于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第一開關模塊203處于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時,發光模塊205消耗的功耗可以不同。請結合圖2和圖3所示,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流程圖可以適用于圖2所示的電路板或類似的電路板中。如圖3所示,所述流程包括:S301、當控制模塊202控制第一開關模塊203處于導通狀態時,供電模塊201為蓄電模塊204和發光模塊205供電;發光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控制方法,應用于一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其中,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連接;所述方法包括:/n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為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且所述蓄電模塊開始蓄電;/n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所述蓄電模塊為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控制方法,應用于一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包括:控制模塊,供電模塊,蓄電模塊和發光模塊;其中,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之間通過第一開關模塊連接;所述方法包括:
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為所述蓄電模塊和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一功耗發光,且所述蓄電模塊開始蓄電;
當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所述供電模塊處于關閉狀態,所述蓄電模塊為所述發光模塊供電,以使所述發光模塊以第二功耗發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開關模塊連接,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高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當所述控制模塊輸出低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發光模塊的導通電壓確定占空比;
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處于導通或者斷開狀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二開關模塊;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控制模塊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導通狀態時,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一占空比;當所述控制模塊基于所述紅外波形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處于斷開狀態時,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占空比為第二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一占空比;
若控制模塊沒有向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發送紅外波形,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所述電路板處于不工作狀態。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模塊包括至少一個紅外發光二極管。
6.一種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賀吉,馮玉明,陳俊超,劉洪華,藍楊,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