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公共浴用熱水系統(tǒng)。技術背景目前,公共浴用熱水系統(tǒng)鍋爐產生的熱水需裝泵把熱水提升到高位水箱,鍋爐水位、補水、抽水都需人工控制,操作頻繁,鍋爐水位下降易出現干燒段。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泵自控浴水系統(tǒng)。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本技術主要由鍋爐、高位水箱、恒溫水箱及控制系統(tǒng)構成。鍋爐由上升管、下降管和高位水箱連通,高位水箱和恒溫水箱連通。高位水箱的水位由浮球閥控制,恒溫水箱的水溫由溫度控制系統(tǒng)控制,溫度控制系統(tǒng)由電磁閥和溫控器組成。鍋爐本體上部裝的溫度顯示器具有定溫警示功能,下降管裝有強磁除垢器。無泵自控浴水鍋爐也可以在高溫水箱下部裝設開水箱,利用間隔時間兼供開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系統(tǒng)無需裝水泵,節(jié)約了泵的投資,并節(jié)省了電費和泵的維修費用。2、實現自動控制減輕了操作者的工作量。3、鍋爐本體始終處于滿水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熱效率并保護鍋爐。附圖說明圖1、無泵自控浴水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圖2、高位水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恒溫水箱的結構示意圖。標號名稱1、鍋爐2、溫度顯示器3、下降管4、上升管5、強磁除垢器6、噴頭7、進水管8、高位水箱9、恒溫水箱10、上升管接頭11、下降管接頭12、補水管13、導流隔板14、浮球箱15、浮球閥16、調溫冷水管17、熱水管18、通天管19、冷水管20、電磁閥21、旁通管22、調溫管23、熱水管接頭24、混水器25、溫控器26、恒溫水管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可知,鍋爐1由上升管4、下降管3和高位水箱8連通,高位水箱下部設有導流隔板13,工作時鍋爐、上升管、下降管和高位水箱構成自然循環(huán)熱水系統(tǒng),鍋爐始終 ...
【技術保護點】
無泵自控浴水系統(tǒng)包括鍋爐、高位水箱、恒溫水箱其特征在于:上升管下部和鍋爐上部連通,上部和高位水箱上升管接頭連接,下降管下部和鍋爐下部連通,恒溫水箱熱水管接頭和高位水箱熱水管連接,恒溫水箱的冷水管和高位水箱的調溫冷水管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紹允,鮮祖洪,鮮興文,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科弘廚房工程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7[中國|西安]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