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包括底座、減速電機、接線盒與第三步進電機,所述底座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下表面焊接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外表面均勻插設有投料槽,所述分料管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且滑槽的內側設有分料機構,所述分料管的下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二步進電機,所述第二步進電機的輸出端穿透分料管的下表面,所述混料桶的外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接線盒,所述混料桶的上表面插設有配比筒,所述配比筒的前端外表面穿透設置有觀察窗,且觀察窗的外周與配比筒粘合固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有控量機構與滑架。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自動化控制投料比例,實現精準控量,操作簡單,便于進行分批供料。
A throwing device of automatic control ratio feedin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供料裝置
,具體為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
技術介紹
化工產品加工設備工作時,需要加入多種物料,使物料混合反應得到新的物料,新物料的成分取決與多種物料的混合比例,因此物料的投放比例十分重要,現有的物料投擲裝置的控量結構,是通過控制物料投放閥門的開啟時間,來實現控量,影響配比精度。對此,中國專利申請號:201810380120.7公開了一種用于化工原料的全自動控量投料裝置,包括立柱、橫板、彈簧、滾輪、送料斗、電機、底板、連接塊和螺孔,所述立柱的底端設置有圓臺,所述立柱上嵌設有滑槽,所述立柱外壁上一側設置有彈簧,且所述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橫板,且所述橫板的另一端貫穿于另一個立柱,相鄰所述橫板之間卡接有滾輪,且所述橫板與滾輪上均設置有齒刃,下方所述橫板的下方設置有兩組橫桿,所述橫桿上一端貫穿于立柱,所述橫桿的兩端均設置有卡圈,所述橫桿上均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中央設置有卡板。能夠實現自動投料。然而其無法實現精準控量,物料需要先稱重,再裝入送料斗內進行送料,操作麻煩,影響工作效率,且無法進行分批供料,因此亟需設計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無法實現精準控量,操作麻煩,影響工作效率,無法進行分批供料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包括底座、減速電機、接線盒與第三步進電機,所述底座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下表面焊接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外表面均勻插設有投料槽,所述分料管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且滑槽的內側設有分料機構,所述分料管的下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二步進電機,所述第二步進電機的輸出端穿透分料管的下表面,所述混料桶的外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接線盒,所述混料桶的上表面插設有配比筒,所述配比筒的前端外表面穿透設置有觀察窗,且觀察窗的外周與配比筒粘合固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有控量機構與滑架,所述滑架設置于控量機構的左側,所述配比筒的上表面穿透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側插設有導料管,所述混料桶的上表面靠近配比筒的右側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底部通過螺栓與混料桶的上表面連接固定,所述支撐架的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攪拌桿,且攪拌桿的底端設置于混料桶的內側,所述攪拌桿的外表面焊接有攪拌葉片。優選的,所述投料槽的數量為四組,四組所述投料槽圍繞分料管呈環形排布,所述投料槽呈“U”形結構,且投料槽的內側與分料管的內側連通。優選的,所述配比筒的數量為六組,六組所述配比筒呈環形等距排布,所述配比筒的下表面穿透開設有通料孔,所述配比筒的底端內側開設有第二套倉,所述第二套倉的內側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三步進電機,且第三步進電機的輸出端套接有第二驅動齒輪,所述第二驅動齒輪的右側嚙合有連接齒輪,所述連接齒輪的底端通過轉軸與第二套倉的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連接齒輪的上表面設有出料量調節機構,所述出料量調節機構的上表面設有第二密封環,且第二密封環的頂端內嵌于第二套倉的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環圍繞通料孔排布。優選的,所述出料量調節機構包括轉盤、滾珠與下料孔,所述滾珠貫穿轉盤的表面,且滾珠與轉盤轉動連接,所述連接齒輪的頂端通過螺絲與轉盤的下表面連接固定,所述第二密封環的底端與轉盤的上表面抵觸。優選的,所述轉盤的表面穿透開設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的數量為三組,三組所述下料孔的內部直徑不同。優選的,所述控量機構包括套管、螺套、螺桿、第一步進電機、第一驅動齒輪、套筒、分割塊、第一密封環、通孔、壓力感應器、第一套倉、電推桿與隔板,所述套管的底端通過螺絲與配比筒的上表面連接固定,所述套管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內側貫穿設置有螺桿,且螺桿與螺套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步進電機的底端通過螺絲與套管的外表面連接固定,所述第一步進電機的輸出端套接有第一驅動齒輪,所述第一驅動齒輪與螺套的頂端外表面嚙合。優選的,所述螺桿的底端套設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焊接有分割塊,所述分割塊的內側開設有第一套倉,所述第一套倉的內側通過螺絲固定有電推桿,所述電推桿的輸出端通過螺絲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呈“L”形結構。優選的,所述分割塊的表面穿透開設有通孔,且隔板的另一端插設于通孔的內側,所述分割塊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密封環,所述第一密封環的外表面與配比筒的內壁抵觸,所述導料管的底端插設于通孔內,所述分割塊的下表面貼合有壓力感應器。優選的,所述分料機構包括分料盤、密封圈與排料孔,所述分料盤與滑槽組成轉動結構,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與滑槽的內壁抵觸,所述分料盤的外表面穿透開設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的內部形狀與投料槽的內部形狀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能夠自動化控制投料比例,實現精準控量,操作簡單,便于進行分批供料。設置有投料槽、配比筒、控量機構與分料機構,通過在混料桶上安裝有六組配比筒,能夠同時配比六種原料,通過第一步進電機驅動第一驅動齒輪轉動,使第一驅動齒輪帶動螺套轉動,能夠使螺套帶動螺桿在螺套內升降,來調節分割塊在配比筒內位置,進而調節配比筒內部的盛料空間,當配比筒內原料儲滿后,電推桿再驅動隔板插入通孔內,斷開供料,六組配比筒能夠同時如此操作,實現六種原料配比,通過調節分料盤使排料孔與不同位置的投料槽連通,能夠使混合原料流入不同的投料槽內,通過投料槽投入不同的加工設備內,進而達到能夠自動化控制投料比例,實現精準控量,操作簡單,便于進行分批供料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正視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正視剖視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圖3中分料機構的結構整體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中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中C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中D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圖7中出料量調節機構的結構俯視示意圖。圖中:1、底座;2、混料桶;3、投料槽;4、支撐架;5、減速電機;6、接線盒;7、配比筒;8、觀察窗;9、控量機構;91、套管;92、螺套;93、螺桿;94、第一步進電機;95、第一驅動齒輪;96、套筒;97、分割塊;98、第一密封環;99、通孔;910、壓力感應器;911、第一套倉;912、電推桿;913、隔板;10、滑架;11、導料管;12、攪拌桿;13、攪拌葉片;14、連接孔;15、分料管;16、滑槽;17、分料機構;171、分料盤;172、密封圈;173、排料孔;18、第二步進電機;19、通料孔;20、第二密封環;21、第二套倉;22、出料量調節機構;221、轉盤;222、滾珠;223、下料孔;23、連接齒輪;24、第二驅動齒輪;25、第三步進電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包括底座(1)、減速電機(5)、接線盒(6)與第三步進電機(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混料桶(2),所述混料桶(2)的下表面焊接有分料管(15),所述分料管(15)的外表面均勻插設有投料槽(3),所述分料管(15)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內側設有分料機構(17),所述分料管(15)的下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二步進電機(18),所述第二步進電機(18)的輸出端穿透分料管(15)的下表面,所述混料桶(2)的外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接線盒(6),所述混料桶(2)的上表面插設有配比筒(7),所述配比筒(7)的前端外表面穿透設置有觀察窗(8),且觀察窗(8)的外周與配比筒(7)粘合固定,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控量機構(9)與滑架(10),所述滑架(10)設置于控量機構(9)的左側,所述配比筒(7)的上表面穿透開設有連接孔(14),所述連接孔(14)的內側插設有導料管(11),所述混料桶(2)的上表面靠近配比筒(7)的右側設有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的底部通過螺栓與混料桶(2)的上表面連接固定,所述支撐架(4)的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減速電機(5),所述減速電機(5)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攪拌桿(12),且攪拌桿(12)的底端設置于混料桶(2)的內側,所述攪拌桿(12)的外表面焊接有攪拌葉片(1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包括底座(1)、減速電機(5)、接線盒(6)與第三步進電機(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混料桶(2),所述混料桶(2)的下表面焊接有分料管(15),所述分料管(15)的外表面均勻插設有投料槽(3),所述分料管(15)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16),且滑槽(16)的內側設有分料機構(17),所述分料管(15)的下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二步進電機(18),所述第二步進電機(18)的輸出端穿透分料管(15)的下表面,所述混料桶(2)的外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接線盒(6),所述混料桶(2)的上表面插設有配比筒(7),所述配比筒(7)的前端外表面穿透設置有觀察窗(8),且觀察窗(8)的外周與配比筒(7)粘合固定,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控量機構(9)與滑架(10),所述滑架(10)設置于控量機構(9)的左側,所述配比筒(7)的上表面穿透開設有連接孔(14),所述連接孔(14)的內側插設有導料管(11),所述混料桶(2)的上表面靠近配比筒(7)的右側設有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的底部通過螺栓與混料桶(2)的上表面連接固定,所述支撐架(4)的表面通過螺絲固定有減速電機(5),所述減速電機(5)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攪拌桿(12),且攪拌桿(12)的底端設置于混料桶(2)的內側,所述攪拌桿(12)的外表面焊接有攪拌葉片(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槽(3)的數量為四組,四組所述投料槽(3)圍繞分料管(15)呈環形排布,所述投料槽(3)呈“U”形結構,且投料槽(3)的內側與分料管(15)的內側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比筒(7)的數量為六組,六組所述配比筒(7)呈環形等距排布,所述配比筒(7)的下表面穿透開設有通料孔(19),所述配比筒(7)的底端內側開設有第二套倉(21),所述第二套倉(21)的內側通過螺絲固定有第三步進電機(25),且第三步進電機(25)的輸出端套接有第二驅動齒輪(24),所述第二驅動齒輪(24)的右側嚙合有連接齒輪(23),所述連接齒輪(23)的底端通過轉軸與第二套倉(21)的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連接齒輪(23)的上表面設有出料量調節機構(22),所述出料量調節機構(22)的上表面設有第二密封環(20),且第二密封環(20)的頂端內嵌于第二套倉(21)的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環(20)圍繞通料孔(19)排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化控比投料的投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量調節機構(22)包括轉盤(221)、滾珠(222)與下料孔(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啟鵬,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