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包括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頂板、底板、連接頂板和底板用的連接架、可沿連接架縱向移動的活動架、用于驅動活動架的驅動裝置;頂板上安裝有第一回轉器,用于驅動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轉動;活動架上安裝有能夠在豎直面上轉動的第二回轉器;第二回轉器上設有安裝鉆機用的托架。采用本方案,在鉆孔時,將鉆機安裝到托架上,頂板上的第一回轉器能夠驅動主框架上的鉆機在水平面內轉動?;顒蛹苌系牡诙剞D器能夠通過托架驅動鉆機在豎直平面上轉動。鉆機能夠跟隨活動架沿著連接架縱向移動。通過第一回轉器、第二回轉器和連接架能夠分別調節鉆機的方位角、傾角和高度,滿足不同的鉆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時省力。
A rotary device of drilling mach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
本技術涉及鉆機
,具體涉及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
技術介紹
在采礦過程中,由于其采掘層內常伴有瓦斯和水等流體,不利于礦物資源的開采。在采礦前需要利用鉆機鉆孔,將瓦斯和水等流體排放后才能繼續工作。由于礦物的綜采工作面空間比較狹窄,并設置有掘進機、皮帶輸送機、液壓支架等設備,無法使用大型的鉆孔設備進行鉆孔。若采用小型的手持式鉆機或架柱式結構鉆機,則無法滿足鉆孔高度和角度的需求;若通過人力調整鉆機,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礦洞內的小型鉆機不便于調整鉆孔角度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通過在主框架上設置高度可調的活動架和兩個調節角度用的回轉器,能夠調節鉆機的方位角、傾角和高度,操作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包括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頂板、底板、連接頂板和底板用的連接架、可沿連接架縱向移動的活動架、用于驅動活動架的驅動裝置;頂板上安裝有第一回轉器,用于驅動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轉動;活動架上安裝有能夠在豎直面上轉動的第二回轉器;第二回轉器上設有安裝鉆機用的托架。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礦洞中鉆孔時,將鉆機安裝到托架上,頂板上的第一回轉器能夠驅動主框架上的鉆機在水平面內轉動?;顒蛹苌系牡诙剞D器能夠通過托架驅動鉆機在豎直平面上轉動。并且鉆機能夠跟隨活動架沿著連接架縱向移動。通過第一回轉器、第二回轉器和連接架能夠分別調節鉆機的方位角、傾角和高度,滿足不同的鉆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優選的,所述第一回轉器和第二回轉器均包括有殼體和設于殼體上的轉動盤和驅動馬達;轉動盤上安裝有蝸輪;驅動馬達通過蝸桿和蝸輪驅動轉動盤旋轉。通過蝸桿調節蝸輪的角度,其精確度高。優選的,所述頂板固定在第一回轉器的轉動盤或殼體上;所述活動架和所述托架擇一固定在第二回轉器的轉動盤上,另一個與第二回轉器的殼體連接。在安裝過程中,通過回轉器連接兩個可相對轉動的零部件時,只要不將兩零部件共同安裝到回轉器的殼體或轉動盤上,就能夠實現轉動,其安裝方便。優選的,所述連接架為設于頂板左右兩端的兩個導柱;導柱穿設在活動架上的導套中。通過設于左右的兩個導柱連接頂板和底板,保證主框架結構牢固。導套能夠避免活動架直接與導柱接觸,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并且活動架通過兩導柱進行導向,保證活動架只能夠沿導柱軸向移動,對鉆機的調節精度高。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固定在所述活動架上;液壓缸的桿體與頂板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優選的,所述底板上開設有避讓液壓缸用的避讓孔。處于頂板和底板之間的液壓缸有足夠的伸展空間。保證活動架具有較長的行程,鉆機高度調節范圍大。優選的,所述活動架為四塊板材圍成的中空狀;所述液壓缸的缸體和導套均固定在活動架內部。安裝方便,占用空間小。優選的,所述第一回轉器上安裝有懸掛用的柱塞;柱塞的上端沿其徑向開設有懸掛孔。方便將鉆機的回轉裝置掛起。優選的,所述鉆機的回轉裝置懸掛在支撐礦洞用的液壓支撐架上,液壓支撐架設有拉索斜拉住頂板。防止鉆機工作時因振動等原因導致連接松動,導致整個裝置和鉆機墜落。安全性好。優選的,所述頂板的四周開設有安裝吊環用的安裝孔。便于拉拽鉆機的回轉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能夠調節鉆機的方位角、傾角和高度,滿足不同的鉆孔需求,使用方便,省時省力;調節范圍大,調節精度高;安全性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安裝鉆機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主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回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將本技術在礦洞中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頂板1、底板2、連接架3、活動架4、驅動裝置5、第一回轉器6、第二回轉器7、轉動盤8、殼體9、驅動馬達10、避讓孔11、法蘭盤12、導套13、柱塞14、液壓支撐架15、拉索16、托架17、鉆機18、缸套19。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頂板1、底板2、連接頂板1和底板2用的連接架3、可沿連接架3縱向移動的活動架4、用于驅動活動架4的驅動裝置5;頂板1上安裝有第一回轉器6,用于驅動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轉動;活動架4上安裝有能夠在豎直面上轉動的第二回轉器7;第二回轉器7上設有安裝鉆機18用的托架17。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回轉器6和第二回轉器7均包括有殼體9和設于殼體9上的轉動盤8和驅動馬達10;轉動盤8上安裝有蝸輪;驅動馬達10通過蝸桿和蝸輪驅動轉動盤8旋轉。其中,驅動馬達10優選用液壓馬達。第一回轉器6和第二回轉器7均為現有技術,如公告號為CN103046866B的專利文件中曾公開。為方便安裝,所述頂板1固定在第一回轉器6的轉動盤8或殼體9上;所述活動架4和所述托架17擇一固定在第二回轉器7的轉動盤8上,另一個與第二回轉器7的殼體9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頂板1直接連接第一回轉器6的殼體9,所述活動架4通過墊板與第二回轉器7的殼體9連接;所述托架17通過法蘭盤12固定在第二回轉器7的轉動盤8上。其中,上述連接架3優選為設于頂板1左右兩端的兩個導柱;導柱穿設在活動架4上的導套13中。導柱的兩端通過螺母鎖緊在頂板1和底板2上;也可設置普通的條形支架作為連接架3,在條形支架上開設T形、L形等常見導軌供活動架4移動。上述驅動裝置5為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固定在所述活動架4上的缸套19中;液壓缸的桿體前端通過連接塊固定在頂板1的底部。在底板2上開設有避讓液壓缸用的避讓孔11。為方便安裝,所述活動架4為四塊板材圍成的中空狀;所述缸套19和導套13均固定在活動架4內部。為方便懸掛,所述第一回轉器6的轉動盤8通過法蘭盤12連接有懸掛用的柱塞14;柱塞14的上端沿其徑向開設有懸掛孔。如圖5所示,鉆機18回轉裝置通過柱塞14懸掛在支撐礦洞用的液壓支撐架15上,液壓支撐架15設有拉索16斜拉住頂板1。為方便拉拽,在頂板1的四周開設有安裝吊環用的安裝孔。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其它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頂板(1)、底板(2)、連接頂板(1)和底板(2)用的連接架(3)、可沿連接架(3)縱向移動的活動架(4)、用于驅動活動架(4)的驅動裝置(5);頂板(1)上安裝有第一回轉器(6),用于驅動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轉動;活動架(4)上安裝有能夠在豎直面上轉動的第二回轉器(7);第二回轉器(7)上設有安裝鉆機(18)用的托架(1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鉆機的回轉裝置,包括有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有頂板(1)、底板(2)、連接頂板(1)和底板(2)用的連接架(3)、可沿連接架(3)縱向移動的活動架(4)、用于驅動活動架(4)的驅動裝置(5);頂板(1)上安裝有第一回轉器(6),用于驅動主框架在水平面上轉動;活動架(4)上安裝有能夠在豎直面上轉動的第二回轉器(7);第二回轉器(7)上設有安裝鉆機(18)用的托架(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的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轉器(6)和第二回轉器(7)均包括有殼體(9)和設于殼體(9)上的轉動盤(8)和驅動馬達(10);轉動盤(8)上安裝有蝸輪;驅動馬達(10)通過蝸桿和蝸輪驅動轉動盤(8)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鉆機的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1)固定在第一回轉器(6)的轉動盤(8)或殼體(9)上;所述活動架(4)和所述托架(17)擇一固定在第二回轉器(7)的轉動盤(8)上,另一個與第二回轉器(7)的殼體(9)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鉆機的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3)為設于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本華,閆憲良,劉海東,胡代洪,歐云科,楊廷彬,王江濤,魏虎,李超,簡福蓉,曹雪,王正軍,王曉容,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平山礦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