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供水、供氣的鍋爐裝置,尤其是一種二次反燒熱管無壓供氣的多用爐。目前,國內已有的二次反燒開水爐,其熱效率只能達到60%,主要是由于爐膛的受熱面積沒有達到極值,煙囪的直徑和高度沒有和爐膛的幾何尺寸相配套。工作時不僅煤的消耗量大,而且用途單一,或只能供水,或只能供氣。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用爐,它不僅能提供飲用水,而且能無壓供氣,并且節約能源,煤的熱效率可達到78%。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工作時將煤送入上燃燒室燃燒,對上吸熱爐排進行加熱,再由下燃燒室充分燃燒,對上下兩道吸熱爐排反復施行加熱,從而使爐內的受熱面積達到最大值,其產生的熱能分別由兩道吸熱爐排及爐體上部的導熱管和爐膽內壁充分吸收,并且煙道中的余熱在經過預熱水箱時,被水箱中的導熱管再次吸收,對水箱中的水施行預熱,然后經由導管將水箱中預熱過的水循環到爐體內再次加熱至燒開,再由供水咀供出,從而大大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煤的熱效率可達78%。在工作時,同時,將無壓控制閥門常開,其它閥門關閉,以保證爐內無壓,當需要供氣時,先打開供氣閥門,后關閉無壓控制閥門,即可無壓供氣。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中1排渣孔2下爐口3下燃燒室4下吸熱爐排5上爐口6上燃燒室7上吸熱爐排8水位計9、14導熱管10爐體11無壓控制閥門12汽笛13預熱水箱15加水漏斗16煙囪17、18、26閥門19供氣管20、21、23清垢孔22供水咀24爐膽內壁25排垢孔27防爆膜28、29供氣閥門使用前先從加水漏斗(15)注入自來水(也可由閥門26注入),經閥門(18)進入爐內,由水位計(8)控制水位,并將預熱水箱(13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用茶水爐,它主要由爐體、爐膛、燃燒室、閥門、煙囪、供水管、防暴安全裝置構成,其特征是:在爐膛內設置了上、下兩道吸熱爐排和導熱管,并配有預熱水箱和無壓控制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慶建,朱勁松,
申請(專利權)人:劉慶建,朱勁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