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磁熱水器是由電磁加熱轉換器、多種傳感器、外殼、金屬水管、鐵氧體磁條、水管骨架、導熱介質通道、電磁線圈、線圈骨架、回流管、余熱吸熱器、泵體、螺旋槳、散熱片、電機、大功率管IGBT、電路板、隔離板、液晶顯示板、功能設置開關等組成;其優點是電磁加熱轉換器的科學性和高效性,余熱吸熱器的利用,水、電路的隔離,既保證了機內電、磁元件的最佳工作性能,又提高了熱效率;解決了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使電路智能化、自動化;應用大功率管IGBT作驅動元件,使電路的無用功耗變的很小;總之,無功耗低,解決了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經試用,在同樣頻率之下電磁加熱的熱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所屬領域本技術為家用電器,特別涉及的是利用電能轉換成磁能的方式加熱的電磁熱水器。
技術介紹
本技術是在本人的專利《多功能熱水淋浴器》專利技術專利號97121006.3,和技術專利號97244827.6的基礎上改進研究出的第四代電磁熱水器。以上專利雖然實用性很好,也安全可靠,但存在著熱效率不夠高,沒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無功耗大等等缺點,并且沒解決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高,無功功耗很小,解決了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即熱式電磁熱水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具體說明如下一種電磁熱水器由外殼、外殼內的電磁加熱轉換器、電路板組成;電磁加熱轉換器為筒狀,最外層是環繞形金屬水管形成的水管層,其內芯為導熱介質回流管;由外面金屬水管層依次往筒芯排列著;絕緣隔離水管骨架層、導熱介質通道層、漆包線層、電磁加熱線圈骨架層、鐵氧體層、其管芯即為導熱介質回流管。上述外殼內還設余熱吸熱器、泵體,電機,余熱吸熱器安裝在緊貼電磁加熱轉換器的上方;泵體、電機設在電路板上方;與外殼連為一體的隔離板將電磁加熱轉換器與電路板分隔在密封不相通的兩側內腔中;其中的金屬水管上端進入余熱吸熱器內環繞至少1圈后再引出外殼作為進水口,金屬水管下端引出外殼為出水器。上述余熱吸熱器余熱吸熱器外殼是絕緣材料制成,內含導熱介質,其內腔依次與導熱介質通道、回流管、泵回流管、泵體、泵出孔、首尾串連相通,泵出孔即是余熱吸熱器的進口,形成封閉循環通道,電機上的風扇、大功率管上的散熱器均位于泵體中導熱介質內。上述電磁加熱轉換器中絕緣隔離水管骨架與電磁加熱線圈骨架之間由固定螺絲連接為一個密封架體,電磁加熱線圈封在其中。上述漆包線層是指由至少3根細漆包線合股成的粗漆包線繞制而成的漆包線層;上述鐵氧體層是指,由至少3根細鐵氧體條環繞分布組成。本技術的優點很明顯,電磁加熱轉換器的結構具有科學性和高效性;余熱吸熱器將整機發熱元件的熱量循環利用,即保證了機內電、磁元件的最佳工作性能,又回收利用提高了熱效率;而且水管和電器件封閉隔離;采用電磁加熱轉換器和電路的科學設計解決了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電路中采用微型單片機做作主控元件,使電路智能化、自動化;電路中應用現代大功率管IGBT作驅動元件,使電路的無用功耗變的很小;總之,改進結構和電路后的本技術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無功耗低,并且解決了電磁對空間和電器的干擾,絕對安全可靠;經樣機試用,在同樣的頻率之下電磁加熱的熱效率提高1倍以上,其產品更具有大批生產的加工性。附圖說明圖1為電磁熱水器主視示意圖圖2為電磁熱水器主視剖示圖圖3為電磁熱水器俯視剖示圖圖4為電磁熱水器仰視剖示圖圖5為電磁熱水器電路板主控電路部分示意圖圖6為電磁熱水器電路板功率驅動及電源部分示意圖附圖中;1.冷水進水口,2.出水口,3.固定螺絲,4.上限傳感器,5.信號線,6.溫度傳感器,7.固定螺絲,8.信號線,9.固定螺絲,10.外殼,11.介質下孔,12.金屬水管,13.鐵氧體磁條,14.水管骨架,15.導熱介質通道,16.電磁線圈,17.線圈骨架,18.回流管,19.介質上孔,20.回流上孔,21.盤繞管,22.余熱吸熱器,23.泵出孔,24.泵體,25.螺旋槳,26.散熱片,27.固定螺絲,28.電機,29.大功率管IGBT,30.固定螺絲,31.電路板,32.電源線,33.電源變壓器,34.電源插頭,35.泵回流管,36.隔離板,37.固定螺絲,38.液晶顯示板,39.功能設置開關,40.降溫開關41.升溫開關,42.電源開關,43.商標位置,44.品名位置,45.導線。由圖1可知,外殼(10)前板兼作控制面板,安裝電源開關(42)、降溫開關(40)、升溫開關(41)、功能設置開關(39)、電源插頭(34)、液晶顯示板(38),并留有商標位置(43)和品名位置(44);由圖2入可知,電磁加熱轉換器是該項專利的專利技術點,是一個同心多層結構的圓筒形狀,其最外一層是螺旋水管層,由一根至少1米長的金屬水管(12)繞制成的圓筒形狀層,緊貼金屬水管(12)層的里面相貼此是一層絕緣隔離的水管骨架(14),水管骨架(14)里面為導熱介質通道(15),導熱介質通道(15)里面是一層電磁加熱線圈(16),電磁加熱線圈(16)里面的是一層絕緣隔離的電磁加熱線圈骨架(17),線圈骨架(17)里面是一層由至少3根鐵氧體磁條(13)均勻分布在其周圈組成的鐵氧體層,鐵氧體層里面即為位于圓筒內芯的導熱介質回流管(18)。由圖2可看出,與外殼(10)連接為一體的隔離板(36)將外殼(10)腔內的兩大主件機械與電器兩部分全部隔離密封,使意外事故減少發生;在外殼(10)腔內隔離板(36)左側設電磁加熱轉換器,電磁加熱轉換器由固定螺絲(3)固定在外殼(10)上,其上方貼設余熱吸熱器泵體(24)部分是由電機(28)、螺旋槳(25)、大功率管IGBT(29)、散熱片(26)、泵回流管(35)、泵出孔(23)組成;大功率管IGBT(29)與散熱片(26);隔離板(36)右側腔內設有,由固定螺絲(27)固定在外殼(10)上的用于控制電磁加熱轉換器和控制功率驅動部分的電路板(31);電路板(31)上方設固定在外殼(10)上的泵體(24)和電機(28);在電路板(31)下方,由固定螺絲(37)將電源變壓器(33)固定在外殼(10)上;水管骨架(14)由固定螺絲(7)固定在外殼(10)上。還可看出金屬水管(12)下端引出外殼(10)為出水口(2),其上端在余熱吸熱器(22)內盤繞至少2圈稱盤繞管(21)后,引出外殼(10)作為進水口(1)。圖2中,金屬水管(12)外壁中部貼設熱水器上限傳感器(4),在出水口(2)外貼設出水口溫度傳感器(6);大功率管通過固定螺絲(30)固定。上述金屬水管(12)繞制成的圓筒形狀層與電磁加熱線圈(16)應是安裝在同一軸線上的兩個不同層面的結構;電磁加熱線圈(16)由至少2根細的漆包線饒成一根粗漆包線再饒制成的電磁加熱線圈(16)為最好;在同一骨架上繞2組電磁加熱線圈(16)即電路圖中的L3、L4,為佳,兩組電磁加熱線圈(16)是工作在一個不同時間中,即IGBT1導通時,IGBT2斷開的工作狀態。還可看出用固定螺絲(7)將絕緣隔離水管骨架(14)與電磁加熱線圈骨架(17)連接為一體后,將電磁加熱線圈(16)封閉,并通過導熱介質通道(15)將電磁加熱線圈(16)中產生的無用熱能吸收利用;上述隔離板(36)、絕緣隔離水管骨架(14)以及電磁加熱線圈骨架(17)均不設置也可以實現電磁加熱水管的目的,但不安全,一旦出現意外,就會出現漏電傷人事故。余熱吸熱器(22)外殼是用非導電材料制成的;在絕緣隔離水管骨架(14)層內是留有至少2毫米徑距的導熱介質通道(15),通道內壁是電磁加熱線圈(16),電磁加熱線圈(16)是用數根細的漆包線繞成一根粗漆包線再饒制成的線圈,電磁加熱線圈(16)里面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的電磁加熱線圈骨架(17),電磁加熱線圈骨架(17)里面是一層由至少3根細鐵氧體磁條(13)沿周圈分布組成的導磁鐵氧體層,導磁鐵氧體層里面即是導熱介質回流管(18);要求上述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熱水器,由外殼、外殼內的電磁加熱轉換器、電路板組成,其特征在于:電磁加熱轉換器為筒狀,最外層是環繞形金屬水管形成的水管層,其內芯為導熱介質回流管;由外面的金屬水管層往筒芯依次設有絕緣隔離水管骨架層、導熱介質通道層、漆包線層、電磁加熱線圈骨架層、鐵氧體層、管芯即導熱介質回流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永光,程君,
申請(專利權)人:張永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