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包括預埋樁,所述預埋樁的內部中心四角均固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部分貫穿預埋樁,所述預埋樁的上表面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四角均開有通孔,所述螺桿通過通孔貫穿底板。該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通過底板、頂板、功能組件和模板組件之間的配合,由于合金鋁料柱體在被擠壓過程中合金鋁料柱體是不斷的轉動的,因此擠壓完成后的鋁合金制品組織性能均勻性得到提高,致使擠壓制品不會存在表層與中心、頭部與尾部的組織性能不均勻現象發生,能夠使后續產品成型后的強度得到保障,利于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An aluminum alloy wheel extruding devi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roduct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
本技術涉及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
,具體為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
技術介紹
鋁合金車輪以其質量輕、散熱快、減震性能好、輪胎壽命長,安全可靠,外觀美麗,圖案豐富多彩,尺寸精確,平衡好,再加容易制造等優點,在汽車工業中脫穎而出,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在鋁合金車輪生產擠壓過程中,容易出現制品組織性能不均勻的情況發生,因為擠壓時金屬的流動不均勻,致使擠壓制品存在表層與中心、頭部與尾部的組織性能不均勻現象發生,因此后續產品成型后的強度得不到保障,產品不具備較好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目前在鋁合金車輪生產擠壓過程中,容易出現制品組織性能不均勻的情況發生,因為擠壓時金屬的流動不均勻,致使擠壓制品存在表層與中心、頭部與尾部的組織性能不均勻現象發生,因此后續產品成型后的強度得不到保障,產品不具備較好的市場競爭力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包括預埋樁,所述預埋樁的內部中心四角均固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部分貫穿預埋樁,所述預埋樁的上表面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四角均開有通孔,所述螺桿通過通孔貫穿底板,所述螺桿與通孔間隙配合,所述螺桿的外壁螺紋相連有螺母,所述螺母與底板相抵緊,所述底板的正上方設有功能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均固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頂端固接有頂板,所述頂板的下表面中心設有模板組件。優選的,所述功能組件包括箱殼、液壓缸和配重塊,所述箱殼的下表面左右兩側均固接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另一端與底板固定相連,所述箱殼的上表面中心插入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第一軸承與箱殼轉動相連,所述轉軸的頂端固接有動模,所述箱殼的左表面固接有罩殼,所述罩殼的內部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外壁上下兩端均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與罩殼固定相連,所述電機的右側固接有轉桿,所述轉桿通過第二軸承與箱殼轉動相連,所述轉桿的右側固接有第一傘形齒輪,所述第一傘形齒輪的右側嚙合連接有第二傘形齒輪,所述第二傘形齒輪固定套接在轉軸的外壁,所述箱殼的右表面固接有配重塊。優選的,兩個所述液壓缸相對于箱殼的中心點左右對稱。優選的,所述第二傘形齒輪與轉軸的中心點均位于同一條水平垂直線上。優選的,所述模板組件包括定模、短桿、圓柱、豎桿和第三軸承,所述定模位于頂板的正下方,所述定模的上表面四角均固接有短桿,所述短桿與頂板固定相連,所述定模的內部頂端中心插入有圓柱,所述圓柱與定模間隙配合,所述圓柱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豎桿,所述豎桿通過第三軸承與頂板轉動相連。優選的,四個所述短桿到定模中心點的距離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在進行使用時,通過底板、頂板、功能組件和模板組件之間的配合,由于合金鋁料柱體在被擠壓過程中合金鋁料柱體是不斷的轉動的,所以擠壓時金屬的流動性較為均勻,因此擠壓完成后的鋁合金制品組織性能均勻性得到提高,致使擠壓制品不會存在表層與中心、頭部與尾部的組織性能不均勻現象發生,能夠使后續產品成型后的強度得到保障,利于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功能組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頂板和模板組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預埋樁、螺桿和底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預埋樁,2、螺桿,3、底板,4、通孔,5、螺母,6、功能組件,601、箱殼,602、液壓缸,603、轉軸,604、第一軸承,605、動模,606、罩殼,607、電機,608、基座,609、轉桿,610、第二軸承,611、第一傘形齒輪,612、第二傘形齒輪,613、配重塊,7、支柱,8、頂板,9、模板組件,901、定模,902、短桿,903、圓柱,904、豎桿,905、第三軸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包括預埋樁1,預埋樁1固定埋入在水平面內部,預埋樁1的內部中心四角均固接有螺桿2,螺桿2的一部分貫穿預埋樁1,預埋樁1的上表面放置有底板3,底板3的上表面中心四角均開有通孔4,螺桿2通過通孔4貫穿底板3,螺桿2與通孔4間隙配合,螺桿2的外壁螺紋相連有螺母5,螺母5與底板3相抵緊,底板3的正上方設有功能組件6,底板3的上表面四角均固接有支柱7,支柱7的頂端固接有頂板8,頂板8的下表面中心設有模板組件9。功能組件6包括箱殼601、液壓缸602和配重塊613,箱殼601的下表面左右兩側均固接有液壓缸602,液壓缸602為HOB系列液壓缸,液壓缸602的內部套接有活塞桿,液壓缸602是將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的、做直線往復運動的液壓執行元件,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并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液壓泵是液壓系統的動力元件,從液壓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壓力油排出,送到液壓缸602由液壓缸602帶動活塞桿執行往復收縮的一種元件,活塞桿是支持活塞做功的連接部件,液壓缸602的另一端與底板3固定相連,箱殼601的上表面中心插入有轉軸603,轉軸603通過第一軸承604與箱殼601轉動相連,第一軸承604的內圈與轉軸603固定相連,第一軸承604的外圈與箱殼601固定相連,轉軸603的頂端固接有動模605,動模605的內部頂端中心加工有深度為2mm的圓槽,能夠與合金鋁料進行卡接,可以增加合金鋁料與動模605之間的穩定性,箱殼601的左表面固接有罩殼606,罩殼606的內部設有電機607,電機607的型號為ECMA-E11320RS,工作時需要通過導線與外界電源進行連接,電機607的外壁上下兩端均固接有基座608,基座608與罩殼606固定相連,電機607的右側固接有轉桿609,電機607的輸出軸與轉桿609固定相連,轉桿609通過第二軸承610與箱殼601轉動相連,第二軸承610的內圈與轉桿609固定相連,第二軸承610的外圈與箱殼601固定相連,轉桿609的右側固接有第一傘形齒輪611,第一傘形齒輪611的右側嚙合連接有第二傘形齒輪612,第二傘形齒輪612固定套接在轉軸603的外壁,箱殼601的右表面固接有配重塊613,兩個液壓缸602相對于箱殼601的中心點左右對稱,便于箱殼601的均勻受力,第二傘形齒輪612與轉軸603的中心點均位于同一條水平垂直線上,當第一傘形齒輪611對第二傘形齒輪612進行傳動時,可以使轉軸60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包括預埋樁(1),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樁(1)的內部中心四角均固接有螺桿(2),所述螺桿(2)的一部分貫穿預埋樁(1),所述預埋樁(1)的上表面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中心四角均開有通孔(4),所述螺桿(2)通過通孔(4)貫穿底板(3),所述螺桿(2)與通孔(4)間隙配合,所述螺桿(2)的外壁螺紋相連有螺母(5),所述螺母(5)與底板(3)相抵緊,所述底板(3)的正上方設有功能組件(6),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四角均固接有支柱(7),所述支柱(7)的頂端固接有頂板(8),所述頂板(8)的下表面中心設有模板組件(9)。/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包括預埋樁(1),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樁(1)的內部中心四角均固接有螺桿(2),所述螺桿(2)的一部分貫穿預埋樁(1),所述預埋樁(1)的上表面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中心四角均開有通孔(4),所述螺桿(2)通過通孔(4)貫穿底板(3),所述螺桿(2)與通孔(4)間隙配合,所述螺桿(2)的外壁螺紋相連有螺母(5),所述螺母(5)與底板(3)相抵緊,所述底板(3)的正上方設有功能組件(6),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四角均固接有支柱(7),所述支柱(7)的頂端固接有頂板(8),所述頂板(8)的下表面中心設有模板組件(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夠提高制品組織性能均勻的鋁合金車輪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組件(6)包括箱殼(601)、液壓缸(602)和配重塊(613),所述箱殼(601)的下表面左右兩側均固接有液壓缸(602),所述液壓缸(602)的另一端與底板(3)固定相連,所述箱殼(601)的上表面中心插入有轉軸(603),所述轉軸(603)通過第一軸承(604)與箱殼(601)轉動相連,所述轉軸(603)的頂端固接有動模(605),所述箱殼(601)的左表面固接有罩殼(606),所述罩殼(606)的內部設有電機(607),所述電機(607)的外壁上下兩端均固接有基座(608),所述基座(608)與罩殼(606)固定相連,所述電機(607)的右側固接有轉桿(609),所述轉桿(609)通過第二軸承(610)與箱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亮,吳玉琪,羅振華,蔣如山,肖根斌,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瑞奧麥特輕金屬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