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分盒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升降氣缸、擋板氣缸、分離氣缸、插板、撥片、復位扭簧,支撐框架內設有氣缸連接板,插板連接于氣缸連接板左側下方,撥片上端根部與插板通過鉸軸鉸接,鉸接處一側的插板上設有定位柱,根部上設有與定位柱限位導向連接的引導環槽,復位扭簧與鉸軸同軸連接,復位扭簧的一端與鉸軸左側的根部連接,其另一端與鉸軸上側的插板連接,氣缸連接板的右側下方連接有氣缸固定板,所述分離氣缸的缸體端與氣缸固定板連接,其活塞桿端與位于鉸軸下側的根部連接,升降氣缸架置固定于支撐框架的上端,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連接,插板的左側設有擋板,擋板氣缸的缸體端連接于支撐框架左側,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連接。
A box divid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盒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機械,特別是一種分盒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盒裝蔬菜、盒裝水果市場應用廣泛。料盒通過分盒機將料盒分離開;料盒通過輸送線將蔬菜或者水果裝到料盒里。現有技術的缺點: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分盒機分離的料盒只有盒體;沒有盒蓋的盒子;而且現有分離盒蓋的分盒機容易把料盒損壞;料盒落下不順,還會出現雙盒同時分離;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分盒裝置,從而滿足市場需求,解決客戶料盒分離問題,多種規格料盒通配性好,使料盒順暢滑落到輸送線上,達到客戶要求。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分盒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升降氣缸、擋板氣缸、分離氣缸、插板、撥片、復位扭簧,支撐框架內設有氣缸連接板,插板連接于氣缸連接板左側下方,撥片包括上端根部和下端撥部,撥片上端根部與插板通過鉸軸鉸接,鉸接處一側的插板上設有定位柱,根部上設有與定位柱限位導向連接的引導環槽,復位扭簧與鉸軸同軸連接,復位扭簧的一端與鉸軸左側的根部連接,其另一端與鉸軸上側的插板連接,氣缸連接板的右側下方連接有氣缸固定板,所述分離氣缸的缸體端與氣缸固定板連接,其活塞桿端與位于鉸軸下側的根部連接,升降氣缸架置固定于支撐框架的上端,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連接,插板的左側設有擋板,擋板氣缸的缸體端連接于支撐框架左側,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連接。對于本技術的一種優化,所述支撐框架包括四根立柱、面板、立柱固定座,面板的四只角上分別與各立柱的上端連接,立柱的下端分別連接有立柱固定座,左側兩根立柱之間連接有調節塊,該調節塊與兩根立柱之間可以進行位置調節后并進行固定,所述擋板氣缸的缸體端連接于調節塊中部,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連接;所述升降氣缸的缸體端與面板連接,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連接。對于本技術的一種優化,支撐框架的左側外設有光電感應器,且通過安裝板與調節塊連接。對于本技術的一種優化,所述擋板包括與擋板氣缸的活塞桿端連接的本體部,本體部朝向撥片一側的端部向下折彎構成擋部。對于本技術的一種優化,面板上設置有機架,機架內設有縱向布置的調節絲桿,所述升降氣缸的缸體外連接有與機架縱向導向連接的連接座,連接座縱向開設有調節螺孔,調節絲桿貫穿該調節螺孔內,調節絲桿上端與位于機架上方的調節手輪連接。本技術與
技術介紹
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結構合理,本機構安裝于料盒緩存裝置的緩存輸送線上,所述緩存輸送線斜向設置,通過擋板氣缸、分離氣缸、升降氣缸的動作,依次進行拔盒、分盒、檔盒的動作,其分離后能夠有序的出盒,整個過程準確、快捷,不容易對料盒造成破壞;2.通過設置調節塊與該側的立柱可以根據高度需求進行調節后固定;從而可以根據料盒型號大小作出調整;3.升降氣缸的缸體端通過連接座與縱向調節絲桿連接,從而可以縱向調節位置,與此同時,與升降氣缸活塞桿端連接的氣缸連接板及連接于上面的其他部分均在縱向位置可以進行調整,從而能夠適用于不同規格、大小的料盒的分盒動作。附圖說明圖1是分盒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分盒裝置的A向視圖。圖3是擋板氣缸與擋板的連接示意圖。圖4是分離氣缸、撥片、氣缸連接板等零部件的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參照圖1-4。一種分盒裝置,包括支撐框架1、升降氣缸2、擋板氣缸3、分離氣缸4、插板5、撥片6、復位扭簧7,支撐框架1內設有氣缸連接板8,插板5連接于氣缸連接板8左側下方,撥片6包括上端根部61和下端撥部62,撥片6上端根部61與插板5通過鉸軸9鉸接,鉸接處一側的插板5上設有定位柱51,根部61上設有與定位柱51限位導向連接的引導環槽63,復位扭簧7與鉸軸9同軸連接,復位扭簧7的一端與鉸軸9左側的根部61連接,其另一端與鉸軸9上側的插板5連接,氣缸連接板8的右側下方連接有氣缸固定板10,所述分離氣缸4的缸體端與氣缸固定板10連接,其活塞桿端與位于鉸軸9下側的根部61連接,升降氣缸2架置固定于支撐框架1的上端,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8連接,插板5的左側設有擋板11,擋板氣缸3的缸體端連接于支撐框架1左側,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11連接;撥片6可以轉動,不能固定死。所述支撐框架1包括四根立柱12、面板13、立柱固定座14,面板13的四只角上分別與各立柱12的上端連接,立柱12的下端分別連接有立柱固定座14,左側兩根立柱12之間連接有調節塊15,所述擋板氣缸3的缸體端連接于調節塊15中部,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11連接;所述升降氣缸2的缸體端與面板13連接,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8連接。所述擋板11包括與擋板氣缸3的活塞桿端連接的本體部110,本體部110朝向撥片6一側的端部向下折彎構成擋部111。支撐框架1的左側外設有光電感應器20,且通過安裝板21與調節塊15連接。從而通過光電感應器感應料盒是否準確到位。面板13上設置有機架14,機架14內設有縱向布置的調節絲桿17,所述升降氣缸2的缸體外連接有與機架14縱向導向連接的連接座18,連接座18縱向開設有調節螺孔,調節絲桿17貫穿該調節螺孔內,調節絲桿17上端與位于機架14上方的調節手輪16連接。通過轉動調節后輪16實現連接座18的上下位置及連接于連接座上的升降氣缸2缸體端實現縱向位置的調整,與此同時,與升降氣缸2活塞桿端連接的氣缸連接板及連接于氣缸連接板上的其他部件同時縱向調整位置,從而可以適用于不同規格、大小的料箱的進行拔箱、擋箱、分離動作。所述分盒機的操作原理如下:分盒機設置于料盒緩存裝置的出盒口一側,料盒緩存裝置可以放置200個料盒;插板5的位置調整到位;擋板11將料盒擋住,使料盒垂直于料盒緩存裝置上;當插板5通過升降氣缸2向下伸出時,擋板11通過擋板氣缸3收回,插板5到位后,分離氣缸4推動撥片6,將料盒分離開;料盒分離開后,擋板11通過分離氣缸4伸出,將料盒擋住,擋板氣缸3收回,撥片6通過復位扭簧7,撥片6恢復到原位,插板5通過升降氣缸2收回,完成撥盒、檔盒動作。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實施例雖然對本技術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明,只是對本技術的簡單說明,而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術實質精神內的專利技術創造,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分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框架(1)、升降氣缸(2)、擋板氣缸(3)、分離氣缸(4)、插板(5)、撥片(6)、復位扭簧(7),支撐框架(1)內設有氣缸連接板(8),插板(5)連接于氣缸連接板(8)左側下方,撥片(6)包括上端根部(61)和下端撥部(62),撥片(6)上端根部(61)與插板(5)通過鉸軸(9)鉸接,鉸接處一側的插板(5)上設有定位柱(51),根部(61)上設有與定位柱(51)限位導向連接的引導環槽(63),復位扭簧(7)與鉸軸(9)同軸連接,復位扭簧(7)的一端與鉸軸(9)左側的根部(61)連接,其另一端與鉸軸(9)上側的插板(5)連接,氣缸連接板(8)的右側下方連接有氣缸固定板(10),所述分離氣缸(4)的缸體端與氣缸固定板(10)連接,其活塞桿端與位于鉸軸(9)下側的根部(61)連接,升降氣缸(2)架置固定于支撐框架(1)的上端,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8)連接,插板(5)的左側設有擋板(11),擋板氣缸(3)的缸體端連接于支撐框架(1)左側,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11)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框架(1)、升降氣缸(2)、擋板氣缸(3)、分離氣缸(4)、插板(5)、撥片(6)、復位扭簧(7),支撐框架(1)內設有氣缸連接板(8),插板(5)連接于氣缸連接板(8)左側下方,撥片(6)包括上端根部(61)和下端撥部(62),撥片(6)上端根部(61)與插板(5)通過鉸軸(9)鉸接,鉸接處一側的插板(5)上設有定位柱(51),根部(61)上設有與定位柱(51)限位導向連接的引導環槽(63),復位扭簧(7)與鉸軸(9)同軸連接,復位扭簧(7)的一端與鉸軸(9)左側的根部(61)連接,其另一端與鉸軸(9)上側的插板(5)連接,氣缸連接板(8)的右側下方連接有氣缸固定板(10),所述分離氣缸(4)的缸體端與氣缸固定板(10)連接,其活塞桿端與位于鉸軸(9)下側的根部(61)連接,升降氣缸(2)架置固定于支撐框架(1)的上端,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氣缸連接板(8)連接,插板(5)的左側設有擋板(11),擋板氣缸(3)的缸體端連接于支撐框架(1)左側,其活塞桿端朝下與擋板(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盒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光朋,吳顏明,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中衡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