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藥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了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其包括外殼體,外殼體包括上頂板、環形側板以及下底板,下底板外表面上設有出料管和送料管,上頂板上設有伸入送料管內與送料管同軸設置的轉動軸,轉動軸外部套設有能夠隨轉動軸轉動的套筒,套筒外表面上固定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至送料管入口處延伸至送料管出口處;送料管的外側壁與外殼體的內側壁之間且位于送料管出口下部設有篩網板,篩網板將外殼體內部分隔成上部的進料腔和下部的攪拌腔。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多次混合,能夠使得粉末顆粒狀農藥原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且能夠避免結塊,充分解決了現有的攪拌裝置無法充分均勻攪拌的問題。
A stirring device for pesticide produ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藥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了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農藥生產加工過程中常常需要將不同原料進行混合,只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勻才能夠使得最終生產出的農藥發揮其最大程度的效果。現有技術中在對于農藥生產過程中原料混合一般采用攪拌的方式,對于液體類農藥原料混合時攪拌方式還能夠保證基本的功效;而對于顆粒粉末狀的農藥原料混合時攪拌則難以起到較好的混合效果,顆粒粉末狀的農藥原料無論在混合前、混合過程中還是混合后均容易結塊,即使不結塊也存在攪拌難度大,攪拌不均勻等現象,因此現有的攪拌混合方式難以適應顆粒粉末狀的農藥原料混合,而混合不均勻的農藥原料不僅不利于后續的生產加工,更對最終產品效果有嚴重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農藥生產攪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包括呈圓筒狀的外殼體,外殼體包括上頂板、環形側板以及呈漏斗狀的下底板,下底板外表面上設有向下延伸的呈圓筒狀的出料管,下底板內表面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呈圓筒狀的送料管,出料管與送料管內徑相等且均外殼體同軸設置,出料管內設有上端面能夠插至送料管下端面處的封口閥,送料管的上下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多個繞送料管軸線均勻布置的送料管出口和送料管入口;上頂板上設有伸入送料管內與送料管同軸設置的轉動軸,轉動軸外部套設有能夠隨轉動軸轉動的套筒,套筒外表面上固定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外側壁與送料管內側壁之間間隙配合,螺旋葉片至送料管入口處延伸至送料管出口處;送料管的外側壁與外殼體的內側壁之間且位于送料管出口下部設有篩網板,篩網板將外殼體內部分隔成上部的進料腔和下部的攪拌腔;外殼體側壁上且位于篩網板上部設有進料口。作為優選,送料管入口自送料管的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底端不封口的U形槽狀。使得掉落至下底板底端處的原料更大程度以及更加容易進入送料管內,原料在重力作用下能夠盡數直接滑至送料管內。作為優選,套筒內表面上設有自套筒上端部向下延伸的多個繞套筒軸向均勻布置的插槽,轉動軸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插槽內的插條。通過插槽與插條的結構配合,能夠實現對套筒在轉動軸上的周向限位,繼而能夠保證套筒能夠隨著轉動軸一起轉動。作為優選,套筒上端部伸出送料管且上端面為傾斜面,上頂板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套筒上端面配合的擋塊;套筒內部為階梯孔,階梯孔包括自套筒上端面向下延伸的與轉動軸外壁配合的轉軸孔和自套筒下端面向上延伸且直徑大于轉軸孔的彈簧安裝孔,轉軸孔與彈簧安裝孔的連接處形成臺階,轉動軸的下端部設有圓形凸塊,圓形凸塊上表面與臺階之間設有支撐彈簧,支撐彈簧正常狀態時套筒上端面上傾斜面的最低處抵靠在擋塊的下端面上。通過套筒上部的傾斜面與擋塊配合,能夠使得轉動軸轉動過程中套筒做上下往復運動,繼而使得套筒外螺旋葉片上的原料在進行周向混合過程中還能夠上下抖動進行縱向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勻。作為優選,套筒上端面上設有三個繞套筒軸向均勻布置且收尾連接的傾斜面,三個傾斜面的最高處與最低處均分別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頂板的內表面上設有三個分別與三個傾斜面配合的擋塊。設置三個繞軸向均勻布置的擋塊,能夠使得擋塊與套筒之間施力受力均勻,從而能夠避免對轉動軸以及套筒造成運動干涉。作為優選,篩網板自中心向下傾斜設置且包括自中心向外依次設置的第一水平圓環板、第一錐形圓環板、第二水平圓環板、第二錐形圓環板以及第三水平圓環板,送料管外壁上設有位于第一水平圓環板下方的第一環形板,第一環形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多根向上延伸且上端部穿出第一水平圓環板的第一彈簧銷,第一水平圓環板與第一環形板之間設有套設在第一彈簧銷上的第一緩沖彈簧;外殼體的內壁上設有位于第三水平圓環板下方的第二環形板,第二環形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多根向上延伸且上端部穿出第三水平圓環板的第二彈簧銷,第三水平圓環板與第二環形板之間設有套設在第二彈簧銷上的第二緩沖彈簧。篩網板設計成自中心向外部傾斜的狀態,能夠使得篩網板上的原料能夠自篩網板中部向外部分散,實現對原料的徑向混合。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于上頂板上表面上且與轉動軸連接的驅動齒輪,上頂板上表面上還設有四個繞轉動軸軸線均勻布置且均勻驅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從動齒輪上連接有伸入外殼體內部的從動轉軸;第二水平圓環板上設有供從動轉軸穿過的穿孔,第二水平圓環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穿孔處設有第一調節塊,第一調節塊的上表面為傾斜面,從動轉軸上且位于第一調節塊的上方設有圓環塊,圓環塊的下表面上設有與第一調節塊上表面配合的第二調節塊,第一緩沖彈簧與第二緩沖彈簧處于正常狀態時第一調節塊上表面上傾斜面的最低處抵靠在第二調節塊的下表面上。通過設置第一調節塊與第二調節塊能夠使得從動轉軸轉動過程中驅動篩網板做上下往復運動,繼而使得篩網板上的原料能夠進行抖動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勻。作為優選,第一調節塊的上表面設有兩個繞套筒軸向均勻布置且收尾連接的傾斜面,兩個傾斜面的最高處與最低處均分別處于同一水平面,圓環塊的下表面上設有兩個分別與兩個傾斜面配合的第二調節塊。兩塊第二調節塊對稱布置,能夠使得第一調節塊與第二調節塊之間施力受力均勻,避免對從動轉軸造成運動干涉。作為優選,從動轉軸的且位于攪拌腔內的外側壁上設有攪拌槳葉。由于本攪拌裝置為大型攪拌裝置,其每次進料較多,難以避免攪拌腔內的原料不能夠及時的進入到送料管處,因而通過在從動轉軸上設置攪拌槳葉,不斷的對攪拌腔內的物料進行攪拌混合。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于上頂板上的蓋板,驅動齒輪、從動齒輪均設置于蓋板內。蓋板能夠起到對驅動齒輪、從動齒輪等驅動機構的保護作用。作為優選,轉動軸上端伸出蓋板且連接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以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減速機。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多次混合,能夠使得粉末顆粒狀農藥原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且能夠避免結塊,充分解決了現有的攪拌裝置無法充分均勻攪拌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剖視圖。圖3是圖2中篩網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送料管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轉動軸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2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2中從動轉軸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外殼體、2—上頂板、3—環形側板、4—下底板、5—出料管、6—送料管、7—封口閥、8—轉動軸、9—套筒、10—螺旋葉片、11—篩網板、12—進料腔、13—攪拌腔、14—進料口、15—插槽、16—插條、17—擋塊、18—轉軸孔、19—彈簧安裝孔、20—圓形凸塊、21—支撐彈簧、22—第一水平圓環板、23—第一錐形圓環板、24—第二水平圓環板、25—第二錐形圓環板、26—第三水平圓環板、27—第一環形板、28—第一彈簧銷、29—第二環形板、30—第二彈簧銷、31—驅動齒輪、32—從動齒輪、33—從動轉軸、34—第一調節塊、3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包括呈圓筒狀的外殼體(1),外殼體(1)包括上頂板(2)、環形側板(3)以及呈漏斗狀的下底板(4),其特征在于:下底板(4)外表面上設有向下延伸的呈圓筒狀的出料管(5),下底板(4)內表面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呈圓筒狀的送料管(6),出料管(5)與送料管(6)內徑相等且均外殼體(1)同軸設置,出料管(5)內設有上端面能夠插至送料管(6)下端面處的封口閥(7),送料管(6)的上下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多個繞送料管(6)軸線均勻布置的送料管出口(42)和送料管入口(41);/n上頂板(2)上設有伸入送料管(6)內與送料管(6)同軸設置的轉動軸(8),轉動軸(8)外部套設有能夠隨轉動軸(8)轉動的套筒(9),套筒(9)外表面上固定有螺旋葉片(10),螺旋葉片(10)外側壁與送料管(6)內側壁之間間隙配合,螺旋葉片(10)至送料管入口(41)處延伸至送料管出口(42)處;送料管(6)的外側壁與外殼體(1)的內側壁之間且位于送料管出口(42)下部設有篩網板(11),篩網板(11)將外殼體(1)內部分隔成上部的進料腔(12)和下部的攪拌腔(13);外殼體(1)側壁上且位于篩網板(11)上部設有進料口(1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包括呈圓筒狀的外殼體(1),外殼體(1)包括上頂板(2)、環形側板(3)以及呈漏斗狀的下底板(4),其特征在于:下底板(4)外表面上設有向下延伸的呈圓筒狀的出料管(5),下底板(4)內表面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呈圓筒狀的送料管(6),出料管(5)與送料管(6)內徑相等且均外殼體(1)同軸設置,出料管(5)內設有上端面能夠插至送料管(6)下端面處的封口閥(7),送料管(6)的上下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多個繞送料管(6)軸線均勻布置的送料管出口(42)和送料管入口(41);
上頂板(2)上設有伸入送料管(6)內與送料管(6)同軸設置的轉動軸(8),轉動軸(8)外部套設有能夠隨轉動軸(8)轉動的套筒(9),套筒(9)外表面上固定有螺旋葉片(10),螺旋葉片(10)外側壁與送料管(6)內側壁之間間隙配合,螺旋葉片(10)至送料管入口(41)處延伸至送料管出口(42)處;送料管(6)的外側壁與外殼體(1)的內側壁之間且位于送料管出口(42)下部設有篩網板(11),篩網板(11)將外殼體(1)內部分隔成上部的進料腔(12)和下部的攪拌腔(13);外殼體(1)側壁上且位于篩網板(11)上部設有進料口(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送料管入口(41)自送料管(6)的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底端不封口的U形槽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套筒(9)內表面上設有自套筒(9)上端部向下延伸的多個繞套筒(9)軸向均勻布置的插槽(15),轉動軸(8)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插槽(15)內的插條(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套筒(9)上端部伸出送料管(6)且上端面為傾斜面,上頂板(2)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套筒(9)上端面配合的擋塊(17);套筒(9)內部為階梯孔,階梯孔包括自套筒(9)上端面向下延伸的與轉動軸(8)外壁配合的轉軸孔(18)和自套筒(9)下端面向上延伸且直徑大于轉軸孔(18)的彈簧安裝孔(19),轉軸孔(18)與彈簧安裝孔(19)的連接處形成臺階,轉動軸(8)的下端部設有圓形凸塊(20),圓形凸塊(20)上表面與臺階之間設有支撐彈簧(21),支撐彈簧(21)正常狀態時套筒(9)上端面上傾斜面的最低處抵靠在擋塊(17)的下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農藥生產用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套筒(9)上端面上設有三個繞套筒(9)軸向均勻布置且收尾連接的傾斜面,三個傾斜面的最高處與最低處均分別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頂板(2)的內表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菲,
申請(專利權)人:王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